【Mastameta】說文解字(綜合版)3-18

又發了。圖片暫時不動,這次只更新文字版。

感谢M大侠,这回正常了。 :smiling_face_with_three_hearts:

3.4 更新

  1. WFG 2.23版加了新的代表篆文的字目,大多針對小徐的篆文。我補上所缺的,一百多代表字。每個字目都得手工排進文本,但這工作很幹脆,確定需要加的資料。
  2. WFG 把《說文》內文原用IDS(⿰⿱)描述的字形加入全宋體,大多是不成字的部件,出現在解說字形的注文。我收了大概半百這類的私有區字形。
  3. 內文方面,我們兩個版本早有分歧,邊用邊改,各有所關注和忽略的。沒有個簡單的比對方式,但我有這個思路:《說文》電子版主要問題來自當初Unicode缺其字,使得電子版代用字形不準確的標准字,如果WFG後來有所修理,主要是增補私有區字,或平面二的字(B-H區)。所以我利用了EmEditor的統計功能,統計了所有私有區字與平面二字的頻率,來判斷WFG版多用了哪些字碼,提醒我值得關注的地方。比如說,某字在彼版出現20次,在此版只出現10次,一定有文章。就這樣觀察兩百字,進行修理。

又改良了圖像板頁碼信息:

  • 大徐本 藤花榭刻本,用【頁碼】.【行號】.【字號】格式。方便多了。
  • 段注本 經韻樓刻本,用【頁碼】.【a|b|c|d】【行號】格式。
    “a” 指右上角小頁,"d"指左下角小頁。好用。

感謝 唐棣之華 修理 100 字條的段注本標點。

#527 樓 加了三個文件,歡迎壇友幫忙修理段注本的標點。

2 Likes

M大望您原谅我钻牛角尖地离题说一句
事实上按照国家标准带引号、书名号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辞源这么干也只是遵守规则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国家标准

3 Likes

那好,我喜歡的風格剛好符合標準做法哈哈

辭源標點各式,細看也會發現不一致,任何有幅度的字典都這樣

1 Like

3.8 更新。必須下載 .1.MDD

在“字形演變”後面,列出WFG發的四版大徐本圖片。

【𢎘】
image
大徐本字目改用陳昌治本圖片,最能顯出大、小徐的區別。(原來的大徐圖片是東拼西湊的,來源很雜。)

四版大徐本圖片有四萬片,不少有噪音小點,甚至有行線連到字體。不方便批量處理,因為各版狀況不同,板內效果又不均勻,我測試了幾下,每每輸出萬字呵呵,不好弄,所以噪音問題暫時擱著。除了畫質瑕玷,整體界面效果還不錯。

【巸】

image
文字版新加的字,有的字形看得不順眼,尤其是掃描和手寫的,所以我用 細明/全宋體 風格重新造了,如:􄊙􄲸􅑚𰙆𲎋𱃍󵣷󵤄󵣥󵣨󵢝󵠲󵠴󵣔󵠪󵠷󵣍󵢖󵡳󵡵󵁂󵤟󵠨󵠶󵠿󵡒󵡕󵡗󵡝󵡟󵡤󵢁󵢉󵢖󵢞󵤗󵢰󵢿󵣇󵣑󵣒󵣘󵣩󵣭󵣵󵣹󵣼󵣽󵣿󵤁󵤂󵤆󵤇󵤈󵤉󵤘󵤙󵤚󵤛󵤜󵤷󵤹󵤺󵤻󵤼󵤽󵤾󵤿󵥀󵥁

5 Likes
  1. [国宝档案]越王勾践剑_CCTV节目官网-CCTV-4_央视网(cctv.com) 1分54秒
    • image
  2. mdx中

关于剑:

  1. 剑形的命名:以握柄为上、剑尖为下,称剑首、剑柄、剑格(护手)、剑身、剑尖等,如下图
  2. 而字形的命名:最古——鐱,其右侧——剑身却置于上、剑首置下
    • 而且!不采用整体的剑形象形简化,却分开成形:!
    • 因为剑柄的顺序自身是从“首”到“格”,顺序符合1中的命名:上面是圆形剑首,中间是柄,下面是垫片。
    • 但右上的剑尖却是反着朝上的!用亼 + “只只”表示:剑尖 + 2 × 剑面。
  3. 而刻字( 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的首尾顺序又倒过来了,变成剑首在下才是正序的文字,如下图


由此,説文解字中这张图中的“鳥篆”类型的这“鐱”一实例,是不是画錯了?

  • 而且其还包括菱形和三角形实心,我没搜索到勾践其他出土剑啊
  • 晓得了,可能是其他越王的。越王是个职位,有时用来叫最出名的那个,但一般也可以叫其他越王,他儿子和四世孙比较有出息。。。 :laughing:
3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