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我们或许不妨稍稍略微偶尔间或大略……熟悉一下这些传统汉字(繁体字)。

楼上几位朋友可能误会了。
这一份“台湾小学语文生字表”,不是给普通小学生的,而是针对在座的所有网友——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好歹你我这辈子也算识过了一趟中国字,何不掌握一些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基础的传统中国字(繁体字)呢?

呵呵。

你咋知道这个论坛的人没有掌握这些字,就算有些人有极个别字没认识,一查不就了然了,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列一大堆数据?

同理,您何不多掌握几门语言?坛里这么多词典,而且您都这么牛了,多掌握几门语言对你来说不是轻而易举?

难得朋友有空,爱开玩笑。
哈哈哈哈。

就好比,我说: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我们至少应该学会做饭吧。否则呢,这辈子光好吃,而懒做,感觉似乎有些许愧疚,有些许遗憾罢。

结果,朋友策马扬鞭,慨然回道:

同理,您何不多掌握几门菜系?您都这么牛了,多掌握一些甚么“佛跳墙”啊,“满汉全席”啊,鲁菜十大菜啊,粤菜八大菜啊……对你来说,不也是湿湿碎,轻而易举?

区区在下,一把老骨头,缚鸡或尚可,抬杠则力有所不逮者也。

不好意思话说过了,我无意抬杠,只是您话说的太绝对,"何不"q的前提为"没有"p,既然p的真假不确定,那么q的真假值亦不确定,那您为何如此肯定地语出此言?

dada这位仁兄很具批判精神

q蕴涵p。。。

楼主把这些字按照简体字简化方法整理一下可能会更有意义,毕竟把非类推字和简化规则记住了,类推字自然不会不认识(虽然有些复杂的第一次见可能需要反应一下,比如这些字里比较靠后的 瀰 竇 顱)。

大部分中国人也都至少能在不单独学习繁体的情况下认识常见的纯类推字,我觉得网上随便找一个网友来认这九百多字,保守地说也至少能顺利认出三百个以上,而本坛网友平均认上八百个我觉得也不足为奇(这完全足以应对日常使用了,因为不认识的字放在语境里也很容易猜出来)。所以仅仅是把这些字列举出来,再说“大家应该认识这些字”,意义并不大,反而总给人感觉有种优越感。

另一方面,语言是工具,用得到就掌握,普通人用不到的不掌握才是理所当然。比如经常看到有广东人喊着复兴粤语,说粤语是广东人的根不能忘之类;实际上,如果所有人都要统一掌握一门标准语言,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在没有别人要求的情况下再学一门语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规律。想要复兴粤语,可能要定都广州,把粤语定成新官话才行;想让华裔都会中文,可能要等到中国实力超过美国,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才行。:goutou:

看您一本正经写下这种话,“优越感”完全没有,唯,感觉有一丝淡淡的荒唐。
楼主反反复复强调:“这是小学五、六年级的生字表”,“这是最最最最基础的传统中国字”——实在难以想象,这世间有谁会拿小学生的识字水平,来秀什么“优越感”。
反躬自省了好半天,感觉一张老脸真心没那么厚吧。小学生的识字水平,自个藏着掖着都来不及,竟然会被人视作“秀优越感”。

就好比,我说: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我们至少应该学会做饭吧。否则,这辈子光好吃,却懒做,感觉似乎有些许愧疚,有些许遗憾罢。

结果,朋友策马扬鞭,慨然回道:

做饭这项技能,并非人人所必须具备的。日常倘若用不上,就不必非要掌握做饭技能;若临时要用上了,随随便便做一锅饭也就是了,反正夹生饭、七八成熟大米饭,也能吃,也能裹腹,饿不死人,便可对付过去了……你说“大家应该学会做饭”,意义并不大,反而总给人感觉有种优越感。

我只好怯生生地喃喃自语:

做饭,似乎是任何一个人生存的最最最最基础的技能,实在看不出这话题当中有什么“优越感”。朋友实在不打算掌握做饭技能,你我笑笑,也就过去了——毕竟他人实在无义务去说服另一人必须掌握做饭技能,实在无“秀优越感”之义务。

毕竟,脸皮子真心有点儿薄,跟一个成年人煞有介事地讨论“掌握做饭技能之必要”,讲真,有些荒唐。
呵呵。

让自己的思想真正影响别人是很困难的事,要时刻不忘怀揣感恩分享和真情实意帮助他人的心。

2 个赞

对!楼上与楼下的朋友们,说得都对!苛求别人掌握小学水平的传统汉字生字表,确是强人所难!

一边说小学生都应该掌握,一边社会现实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掌握,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是绝大部分人连小学生的水平都达不到,而你自己自然是都认识这些字的。如果你觉得这不算优越感,那我只能理解成你在怜悯苍生没文化了。

我姥姥是个文盲,在农村活了大半辈子,一天学没上过,十几岁就出嫁,如今七十岁了也总共只认识几十个字;我母亲上了五年小学,就因为交不起学费离开农村到处打工,父亲也初中肄业出来打工。你这份字表里的字全换成简体他们也认不全,而这只是中国5亿农村人口的缩影。

我之所以说“网上随便找一个 网友 来至少能顺利认出三百个以上”,就是因为我见过太多农村老人除了微信就几乎不接触互联网,年轻一些的也很多仅限于看一看短视频,他们当然认不全这些字,而且也很难有方法再去学习这些字,网络上很难看到他们的踪迹。

我提到这么多“没文化”的人,就是因为你想的是“任何一个中国人”,用绝对词的时候,要好好想想“任何一个”到底意味着什么。你如果能让全中国种一亩地赚几百块钱的小农群体把这些字都认全,那你一定是全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彻底消灭了几千万文盲和几亿低文化水平群众,青史留名。我也不会再当你是优越感或者高傲,而是以你为我人生的榜样。

否则,我希望请你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对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什么误会,不要再闹出这种“何不识汉字”的事了。

2 个赞

楼主原来的标题是 “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应该掌握这一些传统汉字(繁体字)。” 个人觉得从起标题的角度上看,原标题是合格的成功的吸睛的,引起了广泛讨论的。现在新的标题其实看着就没什么问题了,可以熟悉一下,并不是说要掌握

4 个赞

竊以爲:簡繁問題說到甲骨文非常無趣。 一是因爲甲骨文尚在研究中,運用不成熟。二是後世的文字不斷孳乳演變,在魏晉形成傳統楷書字形後基本沿用至今。傳統楷書字形有更久的傳統,更廣泛的適用場合,更明顯的便利的條件,更充分的理由。
不過,對老百姓而言,不論用傳統漢字還是簡化字形,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傳遞信息而已。

1 个赞

手头恰好有一份大概是20年前的一套拉丁语教材,通篇采用纯拉丁语教学,图片丰富,除部分章节难度曲线较陡外,编排合理,以及故事生动有趣活泼。

读完后会发现原来写一篇动人的文章并不需要太多华丽辞藻,很简单的词汇也可。

这可视为“现代英语最常用传统单词(拉丁语词源)的最小子集”。

这些词,我觉得,我们或许不妨稍稍略微偶尔间或大略……熟悉一下,没坏处。

拉丁语入门教材推荐(230217更新)?

帖子底部有群,有兴趣的坛友可以加加玩。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一个鬼佬,指着一个拉丁语单词或短语,不可置信地笑话你——“啥?你说你堂堂一个十二年英语学习者,大学毕业,不认识这一个拉丁语单词?可这是中学的内容啊?!”

讲真,在地球上任何一个人眼中、心目中,这确确实实是拉丁语——最最最最最基本的拉丁语啊。
呵呵。

1 个赞

记得小时候买的卡带,歌词基本都是繁体字,多看几遍不用刻意去学慢慢就都认识了。有的女生还把歌词抄写在日记本上,引得同学们争相借阅。

一份小学语文生字表,大家聊得挺开心,哈哈哈哈。

唯,帖子聊的是字形,有朋友兴之所至,聊到了语系、语族(印欧语系 - 意大利语族);我说马,他说牛,我说鸡,他说鸭,《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

这就好比,妇女们坐在妆镜台前,七嘴八舌地聊”发型、发色、口红和胭脂“,飒爽英姿闯入一人,大声宣讲起“女权、职场性别歧视、堕胎及避孕”……等等等等。没错儿,大伙儿谈论的皆为女性话题,唯,你我真的不在一个频道上,可能有八杆子不到的距离吧。

若朋友真心想要抖机灵,或可开一个新帖子,将话题往“印欧语系 - 印度-伊朗语族”方向引,将大伙儿跟佛教、梵文一脉,扯上一些关系,或不致将天聊死。

呵呵呵呵。

用你的词典查下analogy的意思

楼主是想表明其自身是具备直接理解抽象理论的能力的,话可以简明扼要的说,不需比喻发散一堆。

其实确实理想情况下信息是要分类、分层次的,不过那样限制多了之后聊天的人更少了。

生态的混合比单纯更有生命力。

dada 兄讲话还是喜欢命令人啊。

查下总没坏处,只是建议,知道的人自不必查。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