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大陆出版的大英简明百科其实是台湾的大英袖珍百科和大英简明百科的杂交体,有的词条翻译和袖珍百科一致,有的词条翻译和简明百科一致。其实袖珍百科是简明百科的缩略本,但翻译不一样。总而言之,就内容量来说,大陆简明>台湾简明>台湾袖珍,但是大陆和台湾所含插图都有细微区别。
从我使用的卡西欧上的大英简明百科中,就能看到不少的繁体字没有转换,处理相当草率。亏还是邓小平推荐引入的呢…大家来看看大英百科的错误之多吧。我主要想强调编辑的不用心。
为何突然来了个西奥多里克?原来就是前文中的狄奥多里克啊…一篇翻译文字人名就会有差异。
我们再来看看巴尔扎克,简明百科里的译名是巴尔札克,而且没什么问题。可是袖珍百科和卡西欧版却重复“幻灭”了两次
巴尔扎克 [Balzac, Honore de]原名Honore Balssa。
(1799.5.20,法国 图尔~1850.8.18,巴黎)
法国作家。16岁左右开始在巴黎担任办事员。最初曾经商,结果负债累累,使他花了数十年时间改善恶化的经济状况。1829年开始,他的小说和故事集开始取得一些成就,接下来发表了几部早期的杰出作品。他结集的一大系列作品集《人间喜剧》中,约有90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巴尔扎克想要以呈现各种不同的人性本质来描绘当时所有的社会现象。其著名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5)、《幻灭》(1837~1843)、《不分贵贱的妓女》(1835)、《幻灭》(1837~1843)、《不分贵贱的妓女》(1843~1847)以及《贝姨》(1846)等。其小说值得称道之处在于文笔优美的叙述,大量生动而不同的人物,以及对生活各方面所表现出的极大关注和审视。最著名的故事集为《滑稽故事》(3卷,1832~1837)。由于债台高筑和几乎不间断的操劳使他过着不安宁的生活,他经常一口气写作15个小时不辍(他的死因就是因过度劳累和过度饮用咖啡导致的)。巴尔扎克被公认是对早期小说中的实在论即自然主义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并且是迄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令人迷惑的称呼转变,这可能是原英文就写得不好。
只看一个词条的话,永远都不会知道,比勒和恩利勒原来是一个人…看得人云里雾里。宁利尔虽然在比勒词条中出现,而作为词头的却是比利特…
大正时代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两遍。
笛福 [Defoe, Daniel]
原名丹尼尔·福(Daniel Foe)。
(1660,英格兰 伦敦~1731.4.24,伦敦)
文学, 人物小传
英国小说家、报纸撰稿人和小册子写作者。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伦敦商人,后成为观察敏锐的经济理论家,并开始针对公共事务撰写雄辩、机智和大胆的小册子。1703年因发表一首讽刺诗而被关进监狱,同时生意也垮了。此后一边写作,一边担任政府的秘密情报员周游各地。1704~1713年一手包办《评论》周报的稿件,《评论》是一份严肃、有影响力的报纸,笛福的文章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刊物的文章和报纸的发展,如《旁观者》。在几次游历了苏格兰之后,出版了《不列颠全岛记游》(3卷,1724~1726)。晚年转写小说。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1719)为他取得不朽的名声,这是根据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经历撰写的。他也以生动描写歹徒的《摩尔·佛兰德斯》(1722)而闻名;还著有描述1664~1665年发生的伦敦大瘟疫的非小说《大疫年日记》(1722),以及被誉为现代小说原型的《罗克亚娜》(1724)。
非小说是什么?non-fiction直译真有一手,纪实文学才更贴近习惯吧…
丁尼生 [Tennyson, Alfred]
别名丁尼生勋爵(Alfred, Lord Tennyson)。
(1809.8.6,英格兰 林肯郡 萨默斯比~1892.10.6,萨里 奥尔德沃思)
文学, 人物小传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诗人。被称为丁尼生勋爵。就读于剑桥大学期间,与A.哈勒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830年发表了抒情诗集。1833年发表另一诗集,其中包括《食荷花人》、《夏洛蒂小姐》等。同年,哈勒姆的不期而亡沉重打击了丁尼生,促使他写成后来收到《悼念》(1850)里的一些诗篇,以及后来出现在他最喜爱的诗集《莫德》(1855)里的一些抒情诗。接着他又于1842年创作了《诗集》,其中包括《尤利西斯》、《亚瑟王之死》、《洛克斯利堂》,1847年创作了长篇反女性主义的奇幻故事《公主》,其中包括抒情诗《甜美与粗俗》、《泪水,无用的泪水》等。1850年结婚并封为英国桂冠诗人。其后主要作品有《轻骑兵冲锋》(1855)、描述亚瑟王传奇故事的《国王叙事集》(1859)、《伊诺克·阿登》(1864)。丁尼生是一位造诣极高的诗人,有种忧郁诗人气质,还被视为英国中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科学的进步对当时社会的传统思想所带来的冲击。
这里或许有些吹毛求疵,Idylls of the King现在一般翻译为国王叙事诗,因为是诗体作品…
赫耳墨斯秘义书 [Hermetic writings]
玄学
有关神学和哲学的秘义作品,据称由
埃及神透特希腊的赫耳墨斯·特里斯美吉斯托斯 (有“最伟大的神赫耳墨斯”之意)撰著。该神传为文字的发明者。这些作品用希腊文和拉丁文写成,始出现于约1世纪中叶到3世纪末之间,采用对话体裁,综合了近东宗教、柏拉图主义、斯多葛哲学和其他的哲学。它也广泛反映了早期罗马帝国在天文学、炼金术和法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信仰。秘义作品的目的是通过对于一个超验的神的认识(灵知)而求得人的神化。
「埃及神透特希腊的赫耳墨斯·特里斯美吉斯托斯」这一大长串字敢问谁能看懂?原来意思是:埃及神透特,即希腊的赫耳墨斯‧特里斯美吉斯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