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3.0是有的:
撅² jué ㄐㄩㄝˊ
《廣韻》其月切,入月,群。
15畫 手部12畫 統一碼:6485 大五碼:E5B1 國標擴:BEEF
1 掘。
《逸周書・周祝》:“故狐有牙而不敢以噬,豲有蚤而不敢以撅。”
朱右曾校釋:“撅,掘同。”
漢 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鍤所以能撅地者,跖蹈之也。”
師陀《李賀的夢》:“家奴巴童在撅地。”
2 古代擲骰得彩爲三者稱撅。
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開爲十二,塞爲十一,塔爲五,禿爲四,撅爲三,梟爲二,六者雜采也。”
3 同“蹶”。參見“撅²子”。
4 參見“撅²頭”。
答² dā ㄉㄚ
12畫 竹部6畫 統一碼:7B54 大五碼:B5AA 國標擴:B4F0
1 用於“答2理”、“答2應”等。
2 用同“搭”。多附在指示代詞“這”、“那”後面,表示處所。
元 杜仁杰《耍孩兒・莊家不識構闌》曲:“正打街頭過,見吊個花碌碌紙榜,不似那答兒鬧穰穰人多。”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至慧﹞又想道:『不難,不難,女娘弓鞋小腳,料來行不得遠路,定然只在近處。拚幾日工夫,到那答地方,尋訪消息。』”
明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閒尋遍,在幽閨自憐。小姐,和你那答兒講話去。”
明 徐渭《狂鼓史》:“袁公那兩家,不留他片甲,劉琮那一答,又逼他來獻納。”
3 用同“搭”。附;附上。參見“答²帶”。
4 用同“耷”。參見“答²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