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本词典本人不记从何处获得的资源,似乎比较稀见,在此上传供大家一览。排版较为美观,可惜没有词组和短语提取。
第一本是Oxford American College Dictionary
OACD.css (5.0 KB)
OACD.mdx (11.5 MB)
第二本是Oxford English Reference Dictionary 第二版
Oxford English Reference Dictionary 2nd.mdx (4.5 MB)
要是有提示如何提取短语的步骤或文章,我想学学试着提取一下。
多谢!第一本应该是张柏然挂名的译文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的蓝本,就是不知道班版次能不能对得上。
早就有了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3rd Edition,对比可发现楼主提供的第一本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楼主的第二本Oxford English Reference Dictionary 2 Edition 多少年前就有了,还是一摸一样的版本。
多谢,第二本刚好没有。
所以呢?你爱用不用呗。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的母本其实是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而不是大家以为的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998(以下简称OD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Second Edition), 2003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Second Edition, Revised), 2005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Third Edition), 2010
牛津在1998年推出ODE特意加上了New与OED区分,等到2003年推出第二版时ODE已被市场认可,不加New人们也知道此牛津非彼牛津了,而且5年一版压力也没那么大。
外教社引进了2013年出版了双解版第2版,给词典起名时遇到一个小尴尬,因为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和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虽然是两本不同的词典但是译成汉语都是“牛津英语词典”,所以为了不混淆视听又把原来的“新”加上了,最后定名《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
#8楼提到的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是牛津与ODE同步推出的面向美语母语者的一本词典。为何保留了New,那是因为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以下简称OAD)早就存在了。以前OAD是来源于OED的,见图
单从词典体量上看,说20卷的OED与OAD是母子关系好像也不为过,1999年版的OAD只有1013页。
ODE问世后就冠以New改从ODE了。所以NOAD实际就是ODE的American版。体量差不多,称作姐妹版好像更合适,纸版内容上也差不多,但在线版例句的差别还是不小的。(安利一下:FF曾经在隔壁做过ODE online,E版A版可以一键切换。完美!)
类似地还有COD。一般词典扉页里都会写明白。
牛津这么做好处也颇多:
一来可以保证词典的权威性,以示血统纯正;
二来可以给不同的词典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来可以大大减少词典编纂者的工作量;
四来还可以多收割几次词典购买者的韭菜;
……(如果还有,欢迎补充)
没忍住,再说几句题外话:
其实牛津在1993年出过一本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是从1992第8版的The Pocket Oxford Dictionary而来的。与OED的关系,简单类比一下(不是很准确),就相当于《现代汉语词典》与 《 漢語大詞典》的关系。
众所周知,20卷的OED一向被视为英国有史以来(因为不长)最大的“一本”词典,词条释义是按照历史年代编排的,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而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都第2版了市场认可度依然不算高,简单删删减减换件马甲消费者怎么能接受?这才有了牛津后来的痛定思痛,1998年ODE横空出世,一个New字便把牛津当时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ODE体量虽远小于OED,但考虑到ODE只收近100年的“新词”被外教社冠以“大词典”也无可厚非。ODE之所以被市场广泛认可,还不仅仅是因为“新”,而是因为ODE采用了与OED截然不同的编纂方式,内容基于当时最新的庞大的语料库,义项排列一改一成不变的“OED编年体”,顺势而为采用了类似“词频”的方式,把常见的释义排在了前面。后续牛津出版的词典无不以ODE为母版,迄今已出到了第3版,第4版应该也快了。看来整个牛津的出版资源都在向ODE倾斜了。
可查power一词进行比较 ,我也不知道外教社为啥写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为母本
《牛津参考》这本有什么来历没有?
因为外教社引进的是ODE的版权。
坊间流传,外教社在双解版编译过程中又(与时俱进地)大量参考了ODE(2003, 2005)和NOAD(2001, 2005),所以,2007年出版双解第一版的英文原版可能是NODE+。
类似情况还有,有道的《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是在高教社2009版《柯林斯 COBUILD 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基础上增加了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这本母语词典的部分内容,如果看到有些词条更像是CED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再查 productive, strain,几乎可以确定新牛津2就是以NOAD为蓝本,而不是ODE
这本确实很经典,张版的翻译质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