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新词随见录
大家一起来记录所看到的汉英新词,如何?
今天看到一个:
【低线城市】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定义,这些小城市属于低线城市(Lower-Tier Cities)。(《环球时报》)
例句:
低线城市年轻人生活成本不高,有享受美食和饮品的闲钱。一线城市年轻人要精打细算,因为生活成本更高。(《环球时报》)
然后发现,汉语词典竟然没有“低线”这个词。
汉英词典只有“高线”。
《新世纪汉英》
〖词头〗高线
〖注音〗gāoxiàn
〖名〗〖数学〗altitude
谷歌词频:“低线”约 1,600,000 条结果
“低线”有一百六十万个用例。不是太多。
1 个赞
这叫生造词。
中文早就有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十八线城市等说法,唯独没有低线城市。Lower-Tier Cities,权威媒体多会翻译成非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
2 个赞
查了一下老兄说的“十八线城市”,查到这个资料:
一线城市
维基百科
目前,普遍被公认为是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上海,以及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经济特区深圳市,统称“北上广深”……除北上广深外,余下城市具体分级则众说纷纭,标准各异。或将其余直辖市、各副省级市、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划分为二三线城市,将其余普通地级市及经济发达的县、县级市、城镇划分为四五线城市。对消费市场而言,一二线城市被称为“高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被称为“低线城市”。
2013年,中国财经杂志《第一财经周刊》提出“新一线城市”概念,综合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的选择等多项更具现代商业意义的指标,对全国400个城市进行排名分级,将未来最有潜力晋升传统一线城市的15个城市称为“新一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相对应,网络文化中有“十八线城市”或“十八线小城市”的自嘲性称谓。
《维基百科》既然有此说,倒也不能说《环球时报》生造。
不过这个词是否能广泛流行,就不得而知。
《环球时报》的译者有时确实会不查词典而生造硬译,例如把Bed Bugs(臭虫)译为“床虫”。
但是“ 低线城市`的译法有《维基百科》作依据,我个人认为没有问题。
这个翻译感觉不好。各位认为如何?
【淡生活】
light living
【淡人】
light people
港媒关注“淡人”与“浓人”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Fran Lu,白晓译
香港《南华早报》5月4日文章,原题:什么是“淡生活”,中国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实践并获得益处 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中国年轻人希望走阻力最小的人生道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淡人”标签吸引了上千万次浏览。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淡然处之,精神状态稳定,个人边界感强。
(略)
“浓人”的生活方式与“淡人”截然相反,他们往往更加外向。他们热情开放,在时尚选择上有所体现,而且在每条聊天信息的结尾都会加上一个或几个感叹号。
Explainer | What is ‘light living’? New China lifestyle choice with a twist on ‘tang ping’, how to practise it, reap benefits
A new social category has emerged in China which reflects a desire among the country’s young people to follow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in life.
The popularity of the phenomenon has become clear on the Xiaohongshu social media platform where the hashtag “light people” has attracted 175,000 views.
(略)
Dense living
“Dense” people are the antithesis of those favouring a “light” lifestyle, as such they tend to be extroverts.
They have an outgoing personality, including in their fashion choices, and are the type of people who end every chat message with one, or several, exclamation marks.
看来你也订阅牛津英汉辞书了,
牛津英汉辞书订户专享的新增词头,有部分是把原本oald10就有的词头、小义项砍掉了,后面又慢慢放出来;(如disappear 第4、5个义项)
也有部分确实是新增。(如 culture war、overtourism)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