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文新闻译文反查英文评论出处

由中文新闻译文反查英文评论出处

1.美媒:胜负已分!中国进展“惊人”

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戈德曼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撰文说,没有迹象表明,美国拜登政府对高端芯片等的出口限制减缓了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进程。文章还认为,中国围绕技术限制展开的努力已经取得惊人的进展。在戈德曼看来,为什么说美国的技术制裁失败了?中美谁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领先?(详见第13版)
http://www.cankaoxiaoxi.com/#/detailsPage/gj/1f1df9903ee34a2ea6eebe39163b6e0f/1/2023-07-25%2008:29?childrenAlias=undefined

这个要订阅,我想看一看,但是没订阅,看不到,所以去找英文原文来看。

首先去有道,查“戴维·戈德曼”,得出“David Goldman”。“国家利益”我知道是“national interest”。

谷歌:David Goldman china chip nationa interest

找到了原文:

Why America Is Losing the Tech War with China

David P. Goldman is Deputy Editor of Asia Times and a Washington Fellow of the Claremont Institute. He is the author of You Will Be Assimilated: China’s Plan to Sino-Form the World (Amazon.com), How America Can Lose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Restor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 A Practical Guide.

没有收费墙,可以直接看。我一直在关注中国是否能突破老美的科技封锁,这篇文章看了振奋人心啊。

1 Like

David P. Goldman这本书有epub。

English [en], epub, 3.3MB, David P. Goldman - You Will Be Assimilated (2020, Post Hill Press).epub
You Will Be Assimilated: China’s Plan to Sino-form the World
Bombardier Books, 2020
David P. Goldman

“America has finally recognized China’s bid for world dominance—but we’re still losing ground. Domination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bile broadband is just the tip of the spear. Like the Borg in Star Trek, China will assimilate you into a virtual empire controlled by Chinese technology. China is taking control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econo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quantum computing—just as America dominated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driven by the computer. Long in planning, China’s scheme erupted into public awareness when it emerged as the world leader in 5G internet. America is on track to become poor, dependent, and vulnerable—unless we revive the American genius for innovation. Trade wars and tech boycotts have failed to slow China’s plans. David P. Goldman watched China unfold its imperial plan from the inside, as an investment banker in China and strategic consultant, and as a principal of a great Asian news organization, the Asia Times. This is an eyewitness, firsthand account of the biggest turning point in world affairs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with a clear explanation of what it means for America and for you—and what America can do to remain the world’s leading superpower.”

这个主题主要是想讨论搜索技术,所以总结一下技巧:

1.用作者+网站+关键词,可以准确找到原文出处。
所以先用词典网站查专名中文译名的原文,再用英文专名配合内容关键词检索。

2.当我看了这个作者的文章,觉得还不错,看一下他的介绍里有著作,就用著作的名称再检索安娜馆。

3.29pm

David P. Goldman上面的那篇文章写得还不错。不过书不行。第一章我都没耐心看完,看到此人开始引用特朗普和反华,我就觉得不必看了。不过也不必删了,就加个说明:这是特朗普支持者会喜欢看的书,鄙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人就不必看了。

1 Like

發帖不久便想回復少實先生,這個媒體距離「極右」怕不是很遠 :laughing:
看新聞我還是傾向於看nyt。沒時間就直接看下經濟學人的the world in brief

不以人废言,也不以媒体废言。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客观,没有任何偏颇之处,否则参考消息网也不会摘录。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华为已经成功结合5G和AI,开始了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美国公司呢,只有在华的美国公司才使用了同样的技术。美国已经落后了。美国限制向华输出高端芯片技术,但是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设备并不需要高端芯片。而且中国可能也开始掌握了制造较高端芯片的技术,只是保密不透露。

刚刚发现,除了参考消息网,《环球时报》也摘译了这篇文章。

美媒:美国正在输掉与中国的科技战争,为什么?
环球时报,25-7-2023

环球时报2-8-2023:我们不能再一次看错中国
原题:中国曾经是并将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

Newsweek31-7-2023:China Was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ic Miracle and It Will Be Again

大陆突破美国科技锁喉出现曙光
工商时报,2023/08/06

Update: China May Win in AI Computing
semiconductor-digest,May 19, 2023

参看:

星闪(Nearlink)

1 Like

有个 Media Bias Chart
可以看居中,然后基于事实的,比如AP 等

华为的5G技术实际来自一家美国的无线传输技术公司Quintel Technology。该公司曾经向华为展示过“per user tilt”技术,结果被华为抢先申请为自己的专利。
而且中国在砸了几兆资金之后,至今也没有自己的高端光刻机。

呵呵,明显软文

2 Likes

猜测的部分就不说了,里面有许多硬数据,不是信口编造的。

这些硬数据只有英文原文才有。也许我概括得不好,让你觉得是软文。你自己读一读原文看看。

这个人不是亲中的,所以真不可能美化中国。

2 Likes

新加坡著名学者马凯硕:“亚洲世纪”来临,美国遏制中国会失败
环球时报,24-7-2023
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杰出研究员的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做外交官期间担任过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等重要职位,他还有多年的学术经历,曾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对很多国际问题,特别是中美关系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新书《亚洲的21世纪》(The Asian 21st Century)中文版日前与中国读者见面。7月18日,这位全球知名的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可以自信地预测,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会失败,因为中国比美国更多地与世界融合在一起。”
(略)
马凯硕:关于《亚洲的21世纪》这本书,我想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当这本书的英文版于2022年1月以一种“开放获取”的模式出版时,出版商预计会有2万次网络下载。而现在,这本书已被下载300多万次,读者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从2万到300多万,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为什么能达到300多万?一个简单的答案是,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明白: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

The Asian 21st Century e-book downloads top 3 million! Chinese version already published by CITIC
July 06 , 2023
Download the English version at Springer-Nature:
http://en.ccg.org.cn/archives/79659

原下载处(免费下载)(鼓励在原站下载,有pdf、epub)
This book is open access, which means that you have free and unlimited access

安娜档案馆:English [en], epub, 1.2MB, Mahbubani2022_Book_TheAsian21stCentury.epub
The Asian 21st Century
Springer Singapore,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2021
Kishore Mahbubani
“This open access book consists of essays written by Kishore Mahbubani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dilemmas faced by the West and Asia in an increasingly interdependent world village and intensifying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

亚洲的21世纪
深度解读亚洲如何成为21世纪全球化新的发动机。
作者[新加坡] 马凯硕
译者全球化智库(CCG)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2023-06

1 Like

有没一种可能叫捧杀?
你看人家多厉害多牛,咱们赶紧的干活……

我这么看:美国人现在多数反华,有一派企图“棒杀”,不断预言中国会崩溃,结果成了自愚愚人。

另一派“恐华”,又高估中国的能力,连中国建个邮轮也怀疑可以军用。

真正“知彼知己”的美国人少,上面那篇美国人的文章,我认为是比较客观准确的。因为这个人是《亚洲时报》的编辑之一,而且在中国投资,掌握的第一手资讯多。虽然他并不友华,但是比很多不到中国的所谓中国通知华。

1 Like

反查意义不太大,浏览美国知名的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就可以得出一些结论,WSJ、NYtimes、WashtoningPost,其中尤以WSJ为最,每天都有关于中美间的长篇新闻报道,最近连个SOAP制造搬到美国、扳手等各种工具搬到美国、美国的太阳能产业等等不一而足的报道都出现了。

1 Like

我们看新闻的习惯不一样。参考消息网、《环球时报》会选译的是它们认为i中国读者值得参考的评论,等于它们先广读了世界媒体(多语种,不只是英美媒体)的评论,帮我做了筛选。这些评论未必出自大媒体,大媒体的文章我未必想读。

你只看英文大媒体,就不会看到这篇评论,而这篇评论是我认为i值得读的。

我关心你说的那些芝麻绿豆的琐碎新闻,有什么厂迁回美国,干嘛?见叶不见树,见树不见林。

当然,个人阅读的目的不一样,想找的资料不一样,各从所好吧。

我提供我找资料的方法,仅供参考,不是说这个方法最好。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自己获得资讯的方法。

1 Like

亚洲时报是在香港的, 这点没什么说服力,而且编辑既可以写观点也可以写事实报道

搜一下维基百科, 发现文章作者在俄乌开战3天前发文说,俄罗斯不会发动战争:https://asiatimes.com/2022/02/why-russia-wont-invade-ukrainistan/ via David P. Goldman - Wikipedia

楼主引用的是一篇评论, 观点版和新闻报道还是有区别, 而且各大主流媒体都会明确把新闻报道和观点板块区分开

不过我看了一下他写的评论文章,范围 跨度比较大。 如果我确实需要看行业分析,可能还是要仰赖专业人士。

数据会说话, 指不定谁是树谁是林


由于论坛规定限制, 不谈政治话题, 就不把评论原文拿出来一字一句去分析了,至于

以什么做筛选就见仁见智吧, 不过有一句话叫做

You are what you read.

我这个主题只是想讨论找资料的一种技巧,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适合放在“软件经验”,所以放在“闲聊吹水”。

但是放在“闲聊吹水”这个分类,举的例子刚好又敏感,就一路歪楼了,焦点始终不能集中技术上。

我觉得再讨论下去没有意义了。我不再回应了,就到此为止吧。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