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包括身边的人都读第四声,但奇怪的是,这个【戚】在所有字典里只有一个声调,就是第一声。
很好奇,我为什么会读成第四声呢?
我包括身边的人都读第四声,但奇怪的是,这个【戚】在所有字典里只有一个声调,就是第一声。
很好奇,我为什么会读成第四声呢?
你听错了,是轻声
亲戚:大陆音:轻声。台湾音:平声。
《现汉7》
亲戚 [qīn·qi]
《国语辞典》
親戚
注 音 ㄑㄧㄣ ㄑㄧ
漢語拼音 qīn qī
顺手请教下,“覃”字。
为什么简体这边的字词典里只有两个读音,tán 和 qín 。
但有些词典里会有 yǎn 这个读音?通 “剡”。
通假字?简体这边已经删除这个通假字了吗?
《现汉》、《国语辞典》都只有Qín、tán二音。
《汉语大字典》还有这个音:
(二)yǎn 《集韻》以冉切,上琰以。侵部。
(1)通“剡”。
现代汉语词典没必要收这个通假音。
“戚”在我这边的赣语口音中读入声,有点儿像普通话的第四声。平时讲普通话时我读第四声。
“戚”字在中古汉语中是个入声字,会不会听感上像第四声而实际上可能是方言的入声?
“亲戚”强调时重读听着像四声,否则轻读像轻声。
在方言“戚人”中读一声。
“戚”在粤方言中也是入声,不过是上入,亦即相当于阴平的入声,调值是5。听觉上倒像普通话的第一声。
最让我迷惑的是“谊”字。《现汉7》注第4声。《国语辞典》有个“宜”的又音。
问过北京、上海的语文老师,都读“宜”。
看来是有边读边?
《现汉7》
《国语辞典》
誼
ㄧˋ (又音) ㄧˊ (點各音查相關詞)
漢語拼音 yì (又音)yí
友誼
注 音 ㄧㄡˇ ㄧˋ
漢語拼音 yǒu yì
我们这边在正常交谈中也是读 yí (宜),但如果是念稿子什么的,又会读成 yì 。
奇了怪了。
说文解字中,从言,从宜,宜亦声。
很多人喜欢第三声,而不喜欢第四声,例如亚、档、振,读成哑、党、枕。据说姓名中最后一个字与官运有关,第四声应当避免,否则容易倒台。
查词组,亲戚。
方言音"弃"
一到词组就变轻声,古代汉语词典2
2014商务版是平声,新华成语大词典相关词也是平声,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