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感謝。我已經把更改放到註釋中了。鄒德潤,或許是作者莫須有的玩笑吧。
另外,我發現鄒的增文很多是根據古事苑定本改編,一些對句在古事苑定本中也是相連的典故。但古事苑定本存在部分難以判斷真僞的典故。例如法善以爲妻,通慧作門等。
“法善以爲妻”当作“法喜以爲妻”。
《汉语大词典》
〖法喜〗
〖注音〗fǎxǐ
〖释义〗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例证〗《维摩经·佛道品》:“法喜以爲妻,慈悲以爲女。”
你说得没错,和《古事苑》的句子只有二字之差。
兰雪堂古事苑定本六
鄒德潤徙項王祠,莫須有;牛僧儒宿薄后廟,豈其然?
楚王* 式怒蛙,以昆蟲之敢死。(當爲越王)
(韓非子.內儲說上):「越王句踐見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為式?』王曰:『蛙有氣如此,可無為式乎?』士人聞之曰:『蛙有氣,王猶式之,況士人之有勇者乎?』」
高* 仁裕多詩,時人號為詩窖。(當爲王仁裕)
〈五代史補〉:王仁裕嘗夢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滌之,顧見江中沙石皆成篆籀之文,由是文思日進。生平有詩萬餘首,蜀人呼為詩窖。
破案了!
坤維是崔嵬之訛。
李白〈蜀道難〉:「劍閣峥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司馬將軍歌:身居玉帳臨河魁,紫髯若㦸冠崔嵬。
看到崔嵬二字,恍然始悟。
更新了,前前後後四個月時間。一共六七十條校注。加上了蔡、葉的增文。蔡是續增、葉是再增,蔡的再訂不保證準確,蔡第一版的續增和葉的再增是我對照影印版和圖片手打,應該不錯。這大概是最後一次更新。
題外話:市面上(讀秀、安娜能找到的)帶有鄒增的所有新譯〈幼學瓊林〉,不建議看,錯誤一條都沒指出,翻譯也多抄襲前人,可以說沒有認真去做。
聖學根出版的幼學瓊林沒有鄒增,錯誤會少些,但對傳統幼學瓊林的內容做了很大調整,可以說與傳統幼學瓊林已經相去甚遠了。極樂寺的幼學瓊林課程請了兩位教授講解,就是用這個版本。
剛才發現了:
蒙学全书: 新注详解 - 安娜的檔案 (annas-archive.org)
我的註解恐怕有做無用功之嫌了。翻閱這本書發現了幾處我忽略的註解,如衛青為牧豬奴,實則是牧羊。大家注意些。以後找資料得用心!
〈蒙學全書〉:邹德润:南朝梁吴兴郡官民慑于项羽的神威,在郡大厅内设有项王祠,每任郡守都虔诚祭祀。萧琛到任后,听到有鬼神之声,便对神祠说: “你项王生不能同刘邦争天下,有什么道理死占此厅。”便把神祠迁往项王庙中,见《南史》、《梁书》萧琛本传。按,据《吴兴备乘》、《湖州府志》等书记载,吴兴郡城有二“楚王庙”,其一可能是汉楚王刘英的庙。又,萧琛并不是移神祠,而是将城外的项王庙迁入城内。有这样多的传闻异辞,因此这里说“莫须有”(即不一定有这么回事)。还有,经查吴兴郡并没有邹德润这个太守,这里所说不知所据。牛僧儒:牛僧儒与李德裕都是唐代名相。两人互相对立,各立派别。李派为攻击牛僧儒,写了一篇小说名《周秦纪行》,说牛僧儒夜宿汉文帝母薄太后庙,与薄太后、王昭君、杨贵妃等相聚,言行不端,实为恶意中伤。岂其然,意为未必如此。详见鲁迅《唐宋传奇集》。
您的的看法無誤
蒙学全书很多,答主这本新註新解都是91年的了。
這是2007年的書。
1991年的書也延續了坤維的錯誤,但指出了牧豬的問題。
1991年的這本蒙學全書註解更加詳盡,考證也相對嚴謹。
這是其幼學瓊林序言
這是2007年的幼學瓊林序言
前者的學術性更強(但我仍發現其引證的可疑之處,比如「龍圖酷而夢二使」龙图:唐李龙图为官酷虐,有人想指示给他可做四代宰相的墓地,在梦中遭到二使者的叱责。见《事类赋》引《笔谈》。但在ctext中沒有查到,或許是版本問題)
我个人对你对“坤维”的解释存疑,因为没有版本依据。
找到一个引“李龙图”的明人文集。还没有找到原始出处。
我现在猜测是风水书的不经之谈。
琅嬛集
更正。不是明人。作者是陈太初。抱兰轩。嘉庆癸亥[1803]。
《南圖書目》702225“琅嬛天文集四卷”,(清)陳太初 撰。
罕见书啊,似乎是风水书。
“牧猪奴”、“屠狗辈”皆为惯用语。
说卫青是“牧猪奴”,可能不是说他真地“牧猪”。他年轻时替人牧羊,只能称为“牧童”,大概不能叫“牧羊奴”——没这个说法。
所以给古籍做注解,有时需要灵活一点,不能说得太死。
《大辞海》
〖词头〗牧猪奴(mù zhū nú)
《晋书·陶侃传》:“樗蒱者,牧猪奴戏耳。”旧因用为对赌徒的鄙称。朱熹《观洪遵双陆谱有感》诗:“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诮牧猪奴。”
牧羊兒就完全合適了
查了一下《史记》,发现“奴”字有来历。
《史记译注(中华,韩兆琦)》6638
但是真说“牧羊奴”,对上“屠狗辈”,总感觉不太对劲,不是成语对成语。
假如写的人用的是散文,就肯定是弄错了。用对偶句的话,就可能是有意为之。
找到《成语考》一个日本版本,一个日本注解本。比较罕见吧?有兴趣可以看看。
和刻本類書集成 日本 長澤規矩也 輯併撰解題 昭和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一九七六 一九七七) 東京汲古書院 景印本
第四輯
新鐫詳觧丘瓊山故事必讀成語考二卷
明 丘濬 撰 淸 盧元昌 補 日本 中島義方 點 天和二年(一六八二)跋長尾平兵衞刊本
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record=data/FA015180/taggedYoshikawa/0630013.dat&back=1
新镌详解丘琼山故事成语必读成语考
故事成语考注解
丘琼山、宍户隼太
藤村德一 :。明治35 [1902]。
花木「曾言水藻綠於藍,始信山菰*紅似血」,懷疑有訛誤,但各本均作此,蒙學全書也依照舊註所謂唐人詩:「空山雨過正温温,松檜森森綠更匀。何事有菰凝血色,莫非杜宇酒啼痕。」(出古事苑)解釋,但沒有資料能表明唐人寫過這首蹩腳且「元」、「真」通押的詩。拋開這首詩不談,揀出「山菰」就有兩個疑點
1.山菰沒有作爲一個單獨詞語用過,而對應的水藻是個成語。
2.菰和紅在詩文中相連的意象幾乎沒有。
我覺得可以用「蓼花」替換「山菰」。
1.同爲水植,有聯繫。
2.蓼花爲成語,平仄與山菰一致。
3.藻、菰、蓼在詩文中同篇、同句出現的頻率較高。
4.南宋 · 白玉蟾〈漁舍〉:「江上蓼花紅似血」
同樣的例子還有: 雪浪湧鞋山,洗清步武。彩雲籠筆岫,絢出文章。
宋人詩曰:「飛瓊乘醉出天閽,墜下弓鞋千古存。若使當年添一隻,雪花浪裏浴雙鴛。」
宋人詩曰:「紫霧凝成應濡墨,彩雲籠處便生花。一天星斗晴光曄,絢出文章自一家。」涿郡有筆山,宛然若筆。
這些都出自古事苑。
我猜测《古事苑》这种荒谬的内容是奸商编造出来出书卖钱的。不幸的是:无识文人把这种内容编入《幼学琼林》这种小学课本,误人子弟。
这种有心制造出来的错误是无法校改的,只能由它去,完全保持原貌。
目前看來比較流行的蒙學教材中,《龍文鞭影》、《聲律啓蒙》兩本書的錯誤比較少(龍文鞭影的錯誤得到了許多關注),或許一個原因是他們的版本流傳相對簡單?少實先生近來收集蒙書,《聲律啓蒙》可以留意。
題外話: AramisXP - 知乎 (zhihu.com) 這位用户對聲律啟蒙有深入研究,可參攷其文章。
(本po的修改爲:撤銷了對某教授出版《聲律啓蒙》的推薦)
对这个没兴趣。
我关注的是有名句的书,所以看《增广贤文》比较多。
聖學根幼學瓊林.pdf (1.3 MB)
幼學瓊林(推薦).pdf (1.3 MB)
做了兩個pdf,聖學根版本前面有提到,ocr+人工錯字修復(按,官方的pdf品質不高,發現有低級錯誤,「實沈」作「實沉」,裏面似乎還有疑似簡繁轉換的錯誤,我做了些調整)。
第二個「推薦」的版本源頭我不知道,沒有前言一類的東西,流佈於網絡
如:幼學瓊林.pdf (ourartnet.com)
我修改了些和加了幾個註,和原文有許多不同
爲什麼「推薦」這個版本呢?我使用文本對比工具,對比上面兩個文本,統共四五小時的功夫。得出一個結論,第二個版本很可能是基於聖學根此版(聖學根可能也非此版最早的出版方)優化而來。
茲舉幾例:
(上爲推薦版,下爲聖學根版)
十洲、三島,惟真修乃可居。
方壺、員嶠,惟真修乃可居。
中書詔敕曰紫泥封。
狀元報捷曰紫泥封。
魚頭贊魯直之丰稜,伴食嘲盧相之緘默。
魚頭參政,贊魯宗道秉性骨鯁;伴食宰相,嘲盧懷慎居位緘默。
春申君珠履三千,牛丞相金釵十二。
孟嘗君*(應爲春申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釵十二行。
竹葉青,真珠紅,總為旨酒;鴨頭綠,鵝兒黃,悉是醇醪。
竹葉青、狀元紅,俱為美酒;葡萄綠、珍珠紅,悉是香醪。
推薦版意更長、錯誤更少、總體上更簡潔。所以我推薦此版。但有一點得注意,「推薦版」刪除了許多「聖學根」本有的句子,有些是查證「不易」如「藁砧」。有些則並無必要,如「姜后脫簪而待罪,世稱哲后;馬后練服以鳴儉,共仰賢妃。」又如「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其中改錯的也有,如「倉帝之胸四乳」應該是「文王之胸四乳」,「聖學根」版無誤。有一些「聖學根」裏的錯誤延續,如「蕭、曹以連(運)籌匡贊」「石廣(慶)數馬」,我根據〈陳清茂教授幼學瓊林卷一卷二註解〉修正了部分錯誤,但想必仍有錯誤未能發現。需注意
*考訂:此帖兩版均係出自葉玉麟之手。
读者云门户 (nlc.cn)
這本書和幼學瓊林關係不大,叫作《新幼學句解》,目錄:天文、时合、地理、邦国、统系、人种、人道、人事、职业、礼节、学术、政治、举动、言語、人身、衣服、居室、饮食、卫生、动物、植物、矿物、器具
有興趣的壇友可以看看,西學東漸下的中國蒙學書頗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