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幼學瓊林(完結)

不再分享了。見諒。

10 Likes

感谢分享,
小型的百科,每一句都有典故
适合小孩背诵记忆

比如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
了解之后,听到“急急如律令”,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3 Likes

感谢老哥。
前段时间也为这个问题苦恼,找了好几个版本都不是很满意,感谢奉上。

2 Likes

這本書我實際上參考了四個版本校對,一個網絡版本,三個影印資料(幼學瓊林(狀元閣)、繪圖重增幼學瓊林(會文堂)、新增幼學瓊林白話註解(羣學書社)都是民國及以前的資料),參考註解校對正文,不同之處多有指出,所以正文部分可以相對放心使用。另外葉版在國家圖書館看時序言提到校對了正文,可惜沒有pdf,在線太慢

3 Likes

很棒的介绍。谢谢。

可以找冯国超译注的那个版本看看,
每段都有导读和图说
看看还可以

这书排版真是个渣

1 Like

供参考:

《幼学琼林》

新增幼学故事琼林
扫描者:谷歌图书。

《成语考》明邱濬(亦说程允升)编。原名《幼学须知》,又名《幼学琼林》。清人邹圣脉增补注释后,以《幼学故事琼林》通行。
书名:成语考.幼学故事琼林.邱濬编.香港五经书局石印本.民国时期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84.7M

成语考英译

A manual of Chinese quotations
be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Ch’êng yü k’ao… With the Chinese text, notes, explanations and an index for easy reference
By J.H. Stewart Lockhart
Published 1893 by Kelly & Walsh, limited in Hong Kong.

Edition Notes
“The compiler … was Ch’iu Chin alias Wên Chuang … who was born in A.D. 1419 and who died in 1495.”–Introd.

annas-archive:

epub, <1MB
幼学琼林诵读本 (中华书局出品)
中华书局, 2013

4 Likes

It appears that you are very fond of cross-referencing.

感謝,不過各個版本都看過,,書格看到《增补幼学须知杂字大全》倒有趣。香港石印本清晰但無註釋,且缺卷四。哲學書電子化的《新增幼學故事瓊林》影印對照不錯,但未詳細看,貌似和狀元閣正文相侶但美觀不如。
目前見到的狀元閣版本最好,但我只有紙書。

2 Likes

反馈:里面有几处句末没有标点符号。

因为要研究汉英翻译,我用过《成语考英译》。可以找到一些没人英译的罕见典故。

这书可以免费下载,值得收。

3 Likes

謝謝提醒,您可以整理一下發個貼文,也可以複製pdf文本再做一個

1 Like

感謝@shaoshi兄,方纔看英譯目錄時發現我之前回覆的一個錯誤:香港石印本並不闕最後一卷,只是版本不同,此前我手上的所有版本都以疾病死喪爲第三卷末章,實際上另有版本疾病死喪爲全書卷末。之前回覆有誤,抱歉!

1 Like

新增幼學瓊林白話註解 四…脈增補,沈繼先校.pdf 等文件
https://www.aliyundrive.com/s/4wshsgpkRmd
這裏有我參考的兩個影印版,還有一個極樂寺講授幼學瓊林前二卷的教輔

1 Like

發現增文兩處問題
(地輿增)
神州即爲赤縣,邊地乃有穹廬。*
(原爲神州曰赤縣,邊地曰穹廬。穹廬,氈帳也,應依廣益書局修正)
《史記.匈奴傳》:「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臥,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取其妻妻之。」穹廬,氈帳也。其上穹隆,故名。即今之天幕。

嵯峨秦嶺,高謂坤維。

原注:「(李白秦嶺賦)爲天之樞,爲地之維」僞,太白未作秦嶺賦。

(晉書后妃傳序):德均載物,比大坤維。

(文選 晉張景陽(協)雜詩):大火流坤維,白日馳西陸。(注)引(淮南子)曰:坤維在西南。

(隋書禮儀志一):四方帝各依其方,黃帝居坤維。

坤維意爲地,爲西南,爲中央,非高。

1 Like

勘誤:
武職
上伐下,謂之徵(X)
上伐下,謂之征。
段注:𨒌正行也。《釋言》《毛傳》皆曰:征,行也。許分別之。征爲正行。邁爲遠行。从辵,正聲。形聲包會意。諸盈切,十一部。〈廴部〉又有延字。行也。征𨒌或从彳。引伸爲征伐。《孟子》曰:征之爲言正也。
祖孫父子:
甯馨英畏(X)
甯馨英物
《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桓溫……生未朞而太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其聲,曰:『真英物也!』」
衣服
唐太宗袖經三浣(X)
唐文宗袖經三浣
(新唐書.柳公權傳)云:「(文宗)常與六學士對便殿。帝稱漢文帝恭儉,因舉袂曰:『此三澣(通「浣」)矣!』學士皆賀,獨公權無言。帝問之,對曰:『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澣濯之衣,此小節耳。』」

3 Likes

鄒德潤徙項王祠,莫須有也;牛僧儒宿薄后廟,豈其然乎?(鄒德潤,未知其人,典故當爲南朝(齊、梁)蕭琛。)
南史:蕭琛字彥瑜,惠明從子也,後亦為守。其本傳云:郡有羽廟,土人名為憤王,甚有靈驗。于郡廳事安床幕為神主,公私請禱。前後二千石皆于廳下再拜,祠以太牢。既祭而避居他室。琛至,著屐登廳事,聞室中有叱聲,琛厲色曰:生不能與漢祖爭中原,死據此廳事何也?因遷之于廟。又禁殺牛解祀,以脯代肉。
另:發現多數問題都來自清人鄒聖脈的增文。此處蕭彥瑜寫成鄒德潤,是不是同宗之故呢? :sweat_smile:

1 Like

再看了一下,发现我没看懂。但是所引的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所以改了帖子,仍旧保留所引用的内容。

《维基百科》邹圣脉
邹圣脉(1692年—1762年),字宜彦,别号梧冈。清朝刻书家。
康熙三十年(1691年)出生于汀州四堡龙足乡今连城县四堡乡雾阁村,祖父邹周桢,父邹仁声,世代从事雕版印,“镌经史、秦汉诸书,广而布之”。邹圣脉六岁入家塾,稍长博览群书,不喜作八股文,“终身未第,一介布衣”。一说邹圣脉是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作者。邹圣脉去世时,谢梅林撰《哭梧冈姻太翁邹老先生仙逝》一文悼念。有子邹云亭。
参考书目
《邹氏族谱》

中华书局出品——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全二册)

即使确定原文错了,也不要直接改原文,只在注释里说明。

蕭琛徙项羽庙,既然见于《南史》,怎么能说是莫须有?你这个改动恐怕有问题。

我的理解是原文的意思大概是以莫須有之罪名遷走項羽廟,修改內容我遵從您的建議

我个人认为,由几点来推断,这个改动不妥当。(当然,放在注解里供读者参考,就没有问题。)

1.用典通常上下句有关联。下句“豈其然乎”是说没这回事,上句的“莫須有也”也应该是这个意思。

2.讲究的用典者上下句会对称,下句出自小说《周秦行纪》(《全唐五代小说03》1170)。上句可能也出自小说,假如用正史,就不对称。

3.把正史里的人物(虽然不太著名)搞错,写成一个无名小卒。这个可能性不大。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