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作者】吕不韦 【朝代】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最后一句话“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怎么翻译比较好?其中的“之”属于什么用法?
如果拿这个故事作为语言学或传播学的例子,可以论证哪些现象?

2 个赞

招致这样的传闻还不如默默无闻。故事大约就相当于No news is good news吧。

取消句子独立性?把前面句子变成主语的"名词",我是这样理解的

你好,这是必应。我很高兴能帮助你。:blush:

最后一句话“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可以翻译为:If you want to hear something like this, you’d better not hear anything at all. 其中的“之”是指代前面的“穿井得一人”的传言,是一个代词的用法。

如果拿这个故事作为语言学或传播学的例子,可以论证以下现象:

  • 语言的歧义性和模糊性,如“得一人”可以有多种解释。
  • 信息的失真和变形,如从“得一人之使”到“得一人于井中”。
  • 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力,如国人道之于宋君。
  • 信息的核实和辨别,如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1 个赞

有问题多问ChatGPT,即便错了或者有缺漏也可以获得一些知识。

6兄很有见地!
必应条理清晰!
现在对“之”有三种解释:6兄其实是把之理解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妖兄理解为取消句子独立性,而bing兄则把它理解为代词,即something。其中bing兄的理解最不靠谱,一读就不通,只有机器人会读成“求闻之/若此”,哈哈!

2 个赞

细捋一下诸位对“之”的看法:
bing把“求闻之若此”,翻译为If you want to hear something like this,是把它断为“求/闻之/若此”,让“闻之”这个动宾短语作了“求”的宾语,让“若此”作后置状语修饰“求闻之”,也没大差,英文就完全正确。问题是汉语习惯上不这样说,只会说“求闻若此”。
6兄把“求闻之若此”译为“(国王)打听像这样错传的新闻”,意思明白,也符合古汉语习惯。
妖兄把“之”理解为用在主谓之间的助词,直译就是“打听消息就像这样”,但这样不太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得调整为“就像这样打听消息”。不过类似情形也有,《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这个主谓倒装句,就要翻译成“你太不聪明了!”才通顺。
那6兄和妖兄的理解到底哪种更好?
也许要联系作者意旨来看一看。最后这句评论到底对谁而发呢?
6兄认为是国王,似乎国王不该听信这么不靠谱的传言,甚至还追本溯源,不惜车马,派人找到丁氏,一探真假,最后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国王应该是睿智的,挖井挖出个活人,这样天方夜谭的事他也有一点信儿,“令人问之于丁氏”,确实有点可笑。但既然派人问,也就有几分疑,这与“国人道之”这种不加分辨而口口相传的态度还是有明显高下之分的。所以似乎作者要批评的不是他。
那作者想要批谁?
更大可能是“有闻而传之者”尤其是闻而又传之的国人,他们不加分辨,以讹传讹,推波助澜,是虚假信息的受害者,同时又是虚假信息的传播者。“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不加分辨地获得信息,还不如不获得呢!省得误己又误人。
这样看来,不是错在获知了这样不实的消息(定语后置),而是错在像这样不加分辨地获取消息(主谓关系转化为状动关系)。
小小一“之”,暗含玄机;理解之难,可见一斑。

瞎想的。 :blush:
No news is good news.没那么复杂,就是字面意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默默无闻即岁月静好。
至于“之”的用法,我的理解是助词,常见于主谓之间,可以视作焦点标记,凸显“之”后的成份。去掉它,基本意义不变。“求闻之若此”约等于“求闻若此”。

1 个赞

看得好累,对于古文我还是偏向不求甚解,理解大意即可。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直琢磨某些细枝末节可不妥。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丁氏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语焉不详又含糊其辞,当然难辞其咎。不过作者意不在此,他要批评的的是信息接受的客体,所以用了“求闻”一词。
何况丁氏的话本来就是作者瞎编用来教导世人的,一般人谁会这样说话?

老兄教导得是,浪费兄台宝贵时间,罪过罪过!

您可以无视我的言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1 个赞

再看一遍文章:

(丁氏)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

传话人并没传走样,是丁氏说走样了,大家想走样了。
也许还没理解透?时间还没浪费够……

补:传话人没传错,那主要责任就在丁氏了。这样也许另有一解,就是像丁氏这样掐头去尾、云遮雾罩的话,谁要去听,就是傻瓜!
表面看是批国王及大众,其实是批丁氏。国王与大众不同之处,仅在于他翻出了箱底。
这样一想,6兄的理解就是对的了。
进而一想,是否会触动wj的神经也未可知。

说得好!
说话者和听话者各自不同的背景是沟通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语言表达和语言接收时都会被放在各自的背景之下,当双方背景差异较大时,就会出现沟通偏差。
所以沟通时要了解对方所处的背景,要不,不如“默默无闻”。
这样妖兄又说对了,哈哈。

1 个赞

有些东西是无法证伪的,继续深究下去的话只能说毅力可嘉。

窃以为中华书局这个翻译很不怎么地,什么叫“不得法地寻根究底”?
说“不得法地寻根究底”,说明国王不是错在寻根究底,而是错在方法不对,那国王想弄清真相,不派人去问,又该用什么方法才算正确呢?
好奇zzzq指什么?

政治正确。。

看来都想到zz了,哈哈。

回到本初,一个“之”字的两种解释,决定了作者是讲“获取何种信息”还是“如何获取信息”。
6兄所查到的“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可为佐证。
就理解语言而言,首先要搞清楚字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要联系该字词的上下文,甚至主旨与背景,如果是节选可能还要查看全篇,才能真正弄清这个字或词在该句的具体意思和用法。但在真正弄清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该句子甚至文章主旨和写作背景的认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慎行论·察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得言不可以不察”,通过”夔一足“、”穿井得人“、”三豕涉河“的故事,告诫大家不要轻信快手、抖音、chatGPT和他人的说法,而应仔细求证审察,尤其是涉及人物时。

古籍里明明是”求能之若此,不若無聞也“,今人校作”求闻之若此“,真的改对了吗?

之,语助词,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