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亿阅读量:doge_bilibili:7个多小时

1 个赞

3亿阅读量

驚嘆於這個數字,算了就,是也就是也吧,無所謂了,背書去 :face_exhaling:

小时候是斯人,没记错.

争论里我看到有个评论,很文雅.“它们瞎鸡儿教,你就瞎鸡儿学,别想太多” …国人搞别的不行,搞这些咬文嚼字,脑袋摇得就一个赛一个圆.

我简单说吧,孟子的原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我检索《四库全书》资料库,找不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只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是人”,就是“斯人”或“此人”的意思,但“斯人”是大家词汇中有的词,容易记,如杜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所以“是人”很容易记成“斯人”。

《四庫存目》子101-102“餘冬序錄”,(明)何孟春 撰。
《卷二外篇》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是以味喻志也。張良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以味喻言也。

《餘冬序錄》有一个版本引《孟子》,变成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五四时代最多人引用的三个作家是:鲁迅、胡适和朱光潜。

朱光潜可能看过何孟春谈吃苦的文章,受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影响,他写《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时,引《孟子》就变成了“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

《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曾经选入中学课本,影响力非常大,所以无数人跟着记忆成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其实就是大家都记得是“斯人”的版本,这个记忆没错。然后觉得这么一段古文不可能来自别处,只能来自教科书,于是就觉得自己从教科书上学到了“斯人”,这个记忆错了。实际情况是,这段是少有的不需要多高的文言文素养就能看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文,在近现代被广泛引用,而近现代引用的版本里,“斯人”的影响更大。于是就造成了记忆错配。

你的教科书可能没有这篇文章,但我的教科书是有的,所以我没有记错。

许多人的教科书里可能没有,但许多老师记错了,就会把错误的引文传给学生。所以还是在学校里学到的。

有没有可能语文书是后面才全国统一版本的(?)
这个阅读量啊,绝

一回事。因为争议主要就在于很多人不仅觉得来自教科书,还来自教科书上的《孟子》的课文。这个记忆是错的,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了。至于你说的现代文的这篇课文,有人学了有人没学,却都记得“课本里学的斯人”,算是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

当然不是来自《孟子》的课文,编课本的人不可能这么糊涂。这一定是来自引用孟子的文章。

孟子注疏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看看下面这本词典吧:词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引《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编者认为这种集体记忆已经习非成是了,所以词头还是用错误的引文,将错就错。

《通用格言词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斯:此,这。上天如果想让这个人将来担当重任,就会磨练他的心志,劳苦他的筋骨。《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例】代表国家亮相国际舞台,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受了严酷的培训和“死亡淘汰”的考验。这一纸“资格证书”,弥足珍贵!(姚橹《赵鸿天,好样的!》)

《人民日报》都这样引用了。搞不好领导也是这样引用的。

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人民日报》)

但是,《孟子》的读本绝对不可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啊,否则必然是糟糕的版本。

我可能说得太绝对了。假如有人看着《孟子》刻本打这一段,很容易就会打成“斯人”,给他校对的人也会觉得就是“斯人”。所以有的《孟子》选读本可能真地错了。

整个社会共同的集体记忆是很难更改的。

我当时的语文课本是“是人”,但是出了教材就没人讲“是人”了,都是“斯人”

1 个赞

+1,一直背的是“是人”

1 个赞

为什么视频播放量这么低,微博三亿:sneezing_face:

没给首页,就没热度。

我印象學的是 “斯人”,但考原文應為"是人" ,為了怕記錯就剛查了國語詞典
後來發現就算是同一本辭典,在作引用時有「是」的情況,但同時也有「斯」的情況

專業辭典的編輯通常是多個學者聯合編輯,所以內文有差異是可以理解
但這同時也證明了就算是專業的學者,也對於句中「是人」「斯人」混用情況
連專業學者都混用的時候,一般人沒有精力去考究,當然結果更為混亂了

2 个赞

简直是同类问题,套路都一模一样。

前面#6 #9 的朋友说这是个社会现象,我有一点怀疑。我觉得这不是集体的记忆偏差,这个偏差是临时被制造出来的,是一个传播上的误导行为。如果消息的源头没有说“原来的教材上是×××,现在被改成×××”,我不觉得会有如此多的人认为自己以前学的是另一种。而且,我严重怀疑,凡是有点模棱两可的东西,用这样的方法包装一下,都能让一群人感慨“爷青结”。

“是人”“斯人”之辩,体现求“是”态度
北京晚报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这句经典名言,近日引发网友热议。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该出版社历套教材中,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斯人”。有网友翻出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一些明清刻本,也均未发现“斯人”。然而众多网友坚定表示,记忆中就是“斯人”,由此引发一场“斯人”“是人”之辩。
(略)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可能是网站为流量和点击率而故意制造出来的热点,就像前些时候无端指责《新华字典》删除“倭寇”一样,实际上《新华字典》从未收录“倭寇”。现在指责课本曾经弄错,如出一辙。

大概是同样“一气化三清”的操作,伪用户1一开启争议话题,伪用户2支持,伪用户3反对。一来一去,不知就里的网友加入论战,点击率就上来了。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