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的句读根据的是民国商务万有文库本,我个人认为i这个句读没有问题。日本人大概看不懂,不过那是另一回事。
殿本大概是查了原书才改的,《汇订》也查了原书,所以认可殿本的改动。
但是浙本这一句是对原书的解读,不是直接的引文,所以不必改,可以保持原貌。和原书不同没关系。
日本版的句读根据的是民国商务万有文库本,我个人认为i这个句读没有问题。日本人大概看不懂,不过那是另一回事。
殿本大概是查了原书才改的,《汇订》也查了原书,所以认可殿本的改动。
但是浙本这一句是对原书的解读,不是直接的引文,所以不必改,可以保持原貌。和原书不同没关系。
《汇订》可能是复制了百度国学版再改的,可以发现有沿袭未改的错误。例如“《日出南東隅行》”(页6618)(当作《日出東南隅行》),这是殿本独特的错误,却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浙本的百度国学版与《汇订》里。《汇订》应该是复制百度国学版,漏改而入了坑。错误有时是有用的,可以用来研究版本源流。
发现几个问题:
1.资料重出
【魯詩世學三十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一条重出。
你用bat合并资料吗?Alex Peng说可能会导致资料重出。
2.缺少两条资料:
在“周易時義注”与“易旨一覽”之间缺:
四庫全書總目卷八
〖易參五卷〗
明錢彭曾撰。彭曾號覺龕。
按:此条数据原缺。
在“周禮因論”与“周禮述注”之间缺:
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三
〖周禮發明一卷〗
明沈珤撰。珤字林珍。
按:此条数据原缺。
3.资料错乱:
〖春秋圖說〗前部资料错乱重出。
汗颜,少实先生是不是记错人了
是你说的,不过我的记忆不准确,原文如此:
合并后,在合并的文件最后会多出一个字符。打包后会多出来一个空的词条,对其它词条未见影响。也因为这点,我发现另一部词典应该也是这样合并源文件的
陈垣全集3(全二十三册)第三册 四库书目考异
安徽大学出版社, 3, 2010
是libgen的书,很容易下载。我点Mirror #4,然后点Clouflare。
13 Dec 2022 补充
白云深处人家有一个根据日本版《四库提要》做的检索程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繁体版)
https://homeinmists.ilotus.org/congshu/sikutiyao.html
请问数典论坛究竟是怎么了
要是掛了可真可惜了
「後」字的讹误具体在哪,能指下具体的地方吗,我检索了下看上去是OK的
最近找到一个文本比较的方法,可以稍省眼力:
微软Word----“审阅”菜单—“比较”对话框
四庫提要(浙本)有标点,日本图书馆联盟扫描,校对较粗
https://ancient-china-books.github.io/sikutiyao/
四庫全書總目(殿本)无标点,东里书斋版
https://ancient-china-books.github.io/sikuquanshuzongmu/
复制两篇出来的比对结果如下
是这样的,有版本作《周易詳解》,但《提要》已经在内文考证,认为《永乐大典》的《用易詳解》才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提要》当然不可能再用“周易詳解”,否则就是自打嘴巴。
〖用易詳解十六卷(永樂大典本)〗
其書原本二十卷,焦竑《經籍志》作《謙齋詳解》,朱彝尊《經義考》作《周易詳解》。考杞自序稱:“經必以史證,後世岐而為二,尊經太過,反入於虛無之域,無以見經為萬世有用之學。故取《文中子》之言,以‘用易’名編。”其述稱名之義甚詳。竑及彝尊殆未見原書,故傳聞訛異歟?
你收了儒家数字图书馆这个版本吗?挺好的。
谢谢仁兄解答。所以最好还是文字版搭配影印图片使用,该贴的浙本mdx最早正是本人做的,现在在考虑制作一个图片版,我看 CTEX 做的挺好的,其中图片是殿本,文字猜测是浙本。
儒家数字图书馆这个我看了下,是上海古籍《四库全书总目汇订》的文字版,也是不错的参考资料,看怎么爬一份到本地来使用。
这个我研究过了,有许多是《汇订》,但不完全一样。
有时照抄,有时有省略。有时加了自己的意见。
有时抄《汇订》而改字句,改错了,意思刚好相反。
ctext是用常见的百度国学版(浙本)对上殿本的图像。因为版本不同,有些地方对不起来。
百度国学的版本
假如能弄成离线版,当然也很好,不过ctext应该有保护程式防止批量下载。假如开个户口去那里帮忙校对,也许就可以下载?我没试过。
东里的殿本来自文本版《四库全书》,可惜无法和ctext的图像对起来。
我其实把百度国学版的词头和中华老版的浙本页码对起来了。改天有空整理一下,把词头页码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