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唯識名詞白話新解2020.3.5佛學辭典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阿彌陀佛】2020.3.5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自序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是一部初學唯識者手邊備用的工具書。唯識學在佛學領域中,一向稱為難治之學,它名相繁瑣,辭意艱深,古人稱此學「文如鉤鎖,義若連環」,「字包千訓,辭含萬象。」由此可知這是一門「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的學問;但相對的,它也是一門結構嚴謹,條理分明的理論,佛學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詞,都見之於唯識學中。果然能通達了唯識學,則再讀其他經典,名相問題既已解決,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但通達唯識之學,談何容易?唯識學所依的典籍,由印度梵文翻譯出來的,有「六經十一論」,「一本十支」之學,及揉雜十大論師釋論譯出的《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以及注釋識論、述記等許多註疏。讀唯識書,須於眾多典籍中,綜理出頭緒;於繁瑣名相間,分析其差別義。因之詮釋名相的辭書,就成為手邊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許多唯識學名辭,並不具備於一般的佛學辭典中,這就不得不求之於本宗的專門辭書。但本宗的專門辭書,據筆者知,民國建立迄今近百年間,唯有在民國初年,北京三時學會會員朱芾煌居士,曾編纂的一部《法相辭典》。
《法相辭典》,是朱芾煌居士參考了七十餘種唯識經論,窮三年之力編纂完成的。這部辭典,全書兩百萬言,彙集名詞一萬四千餘條,是一部極珍貴的巨著。但這部辭典,只是「錄而不釋」。正如朱居士在序文中說:「皆錄原文,不加詮釋,並標卷頁,藉便檢尋。」皆錄原文,初學者多數看不懂;不加詮釋,就失去辭書的功能了。這只供研究高深的學者使用,而對於初學唯識的人幫助不大。
近數年來,筆者為教學所需,在研讀唯識典籍時,於名相部分隨手劄記,日積月累,積稿盈尺。年來加以整理,得常用的唯識名詞一千五百餘條,以容易了解的白話文加以註解,按筆劃順序編輯成書,命名曰《唯識學名詞白話辭典》。以供初學唯識者置諸案頭的參考。
唯識之學,所依經論浩繁,名相隱晦難解,筆者以個人研讀所得,選錄及詮釋名相,繆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方家賜正,無任銘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于凌波序於臺中雪廬紀念講堂

圖片預覽:

下載:https://pan.baidu.com/s/1AhNEcLhiLDU8r1aonI_-0w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