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WIKI 的风气,不用带到这个论坛来

国家买单和版权制度是两回事。前者部分同意,后者持保留意见。

国家买单可以,前提是对得起各种付出。文科的研究包括编辞典和理科一样,是要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钱才对得起这些时间和精力?辞典卖钱也在于此,国家给的经费通常很少,所以才从稿费中再收一点作为补偿而已,大头是给出版社抽走的,某辞典能不能出也是看盈利前景的,真正到手的都少得可怜。很多使用者少的甚至都出版不了。
中国做学问,特别是文科,还有搞出版,都是相对清贫的。大型词典认认真真编一本都是十几年起的,而且中国的学术环境下出词典和教材基本都不算科研成果。如果编一本辞典国家给你10几万(1年1万已经低估了)加署名或许大家也乐得做好人开源分享。就像某天后复出的演唱会,之所以让你网上随便看因为平台方向她支付了1亿(而且还售票),如果平台只出10000,你觉得还会不会同意你免费看?

至于版权,完全不同意。世界上没有东西是完全独创的,不可能存在。无论什么,也不分学科和领域。没有传声机就没有电话,没有电话就没有手机,没有手机就没有智能手机,没有iphone;1G到5G等等。所有的进步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再加一些独创。所以,版权的本质是对针对创新部分的权益,所谓专利也是。iphone先进在拥它有各种之前没有的专利。你写过论文也会知道,前人的申述要加引用加出处,你自己的观点就不用,所以你的论文的真正价值是去掉引用剩下的部分,因此才会有查重%几的标准。只不过出版物是整体,不可能说第几页第几行到第几页第几行我享有版权,要区分的看引用脚注和参考文献即可。
真正好的词典也不是简单的东拼西凑的结果,是编写人员讨论词条、释义,阅读大量最新文献,再收集例证、词源,取长补短去伪存真的结果。遇到一个新词,你先会查你最信任的那本词典,这就是它区别于别的辞典的价值所在。对版权和著作权的轻视直接的结果就是打击创作人的积极性。你辛辛苦苦编了十几年辞典,最后别人轻描淡写来一句又不全是你一个人独创的你得瑟什么,你还想再编吗?国内目前外语方面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优质的原创辞典了,基本全是编译本的天下。

另外,我比较清楚日本的情况。中国的出版物和日本相比,其实相当的便宜,即使去除收入的差距来看仍是极其便宜的。日本版权保护也做得好,网上下载和盗版相当的少。书贵了稿费高了盗版还少,结果就是出版业的高度发达,很多辞典隔几年就会做大的修订,而且是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修订。在日本没人会买牛高、郎文,因为他们有自己的wisdom、o-lex、genius等一系列各有特色的原创英日日英辞典。而且都会出相应的最新电子版。
中国为什么做不到原因之一就在于知识不值钱,加上对版权的漠视,本身就没啥收入了盗版还很猖獗,那不还如找些研究生来翻译国外的来得赚钱快。
国家买单这块日本也做得不错,国家牵头或给直接经费的项目、博士论文、大的语料库等,基本都是免费公开的,没有知网这种二贩子。出版社牵头的辞典项目目前多是收费的数据库,虽然贵,但是正规学校的图书馆都会购买数据库。所以你提到的提升文明的教育方面,在校学生都是免费的,成人有需要又不想花钱你可以去图书馆。
这点近似于你说的国家买单,前提是在不破坏编写者积极性前提下国家给出合理的代价。

至于国内提取词典制作词典我觉得是一个灰色的部分。我很感谢分享的人,我自己下载过,也参与过制作和分享。如果是小范围的分享或者收取一部分资助来做为购买和制作的补偿虽然是不合法的,但我觉得也可以理解,前提是不能过,毕竟是灰色的。如果盗版满天飞极大地影响到了正版的销售和后续版本的编写,或者像pdawiki那个公开叫卖而且价格不菲明,显是盈利目的的我认为很不耻。数目大的被请去喝咖啡也不一定。
或许这些和我上面说的有矛盾。不过我觉得这就像政治正确,既然“正确”,本身应该是一个正面的词。有些事可能目前做不到,但应该是努力的方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少不能像川普那样以做不到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为荣。

8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