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光盘版2.0,另附3.0光盤版

大抵是不同刻本而已。除非语义不通,否则很难据此一一校改。

查了这三个,电子版与图像版一致

众所周知,“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
大多数古籍的版本繁多杂乱,不同版本系统,一个字或某个段落有出入是很常见的。

籍合网的中华古籍数据库里头的电子书文本,大多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虽然质量很高但也只是某个整理者的一家之言,规范的校勘还会有多条校记“某本又作‘某’字”等等。如果“将籍合网的中华古籍数据库视为权威,其他的写法都有问题”,利用代码简单的比对,是行不通的。

我是同意上面shaoshi説法的,舉的例子無非也是説個人要打造完美的漢語大詞典,幾乎不可能,所以大家不必過分糾結手中的版本。

這三處相信紙本就是錯的。

走赴國難 => 遠赴國難 (石化、望夫石、化石的引文無誤,古籍皆作「遠赴國難 」)
一生一世間 => 人生一世間(《辭源》引文無誤。語本《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人生一世間」史記中出現三次,這種明顯的錯誤編輯沒有發現,有些遺憾了。)
往古今來共一丘 => 往古來今共一丘(范成大《石湖詩集》作「往古來今」。經典古籍中頻見「古往今來」、「往古來今」,唯獨沒有「往古今來」的說法。)

1 个赞

2版有词“案扡”,纸版查不到,光盘2和3皆无。细看正文,原来是“案杌”,但又百查不到,后来在登楼古籍一查,原来词条为“案扤”,而引文“案杌”的来历这里也有,案扤 字原本俱作杌毛詩本作扤從手不從木今改正。

《汉语大词典》2.0光盘
【案扤】按摩。中醫治療方法的一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撟引,案杌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司馬貞索隱:“扤音玩,亦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按,扤為“抏”字之訛。參閲清錢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

《汉语大词典》2.0光盘-mdict
案扤àn wù
按摩。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撟引,案杌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司马贞索隐:“扤音玩,亦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按,扤为“抏”字之讹。参阅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
**案扡**àn chǐ
按摩。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撟引,案杌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司马贞索隐:“扡音玩,亦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按,扡为“抏”字之讹。

这个“案扡”显然是从某个转码错误的mdict用程式导入的,没有经过人工核对。因为是“案扤”的转码错误重出,应该直接删掉,不用改了。

这是这个版本独特的错误。整理者这样漫不经心地用程式改资料,肯定还会有别的错误。

【案扡】删除,乃“案扤”之误,重出。
【案扦】删除。

1 个赞

又发现一处古怪。
该帖的2版“坳胡”条坳2胡yǒu hú 南朝宋刘胡的原名。南朝宋劉胡的原名。❍ 《宋书·刘胡传》:“劉胡,南陽湼陽人也,本名坳胡,以其顔面坳黑似胡,故以爲名。及長,以坳胡難道,單呼爲胡。出身郡將,捷口,善處分,稍至隊主,討伐諸蠻,往無不捷,蠻甚畏憚之……蠻至今畏之,小兒啼,語之云:‘劉胡來!’便止。”
查光盘2和光盘3“坳”都只有ao音,第4条同“黝”。参见“坳胡”。
而该版“坳”字条却分为ao、you两音。
按道理当然同“黝”就应读you,汉大处理比较粗糙,以为是网络版做了更改,一查,还是ao hu。

还有更古怪的。“懊憦”在该版标注页码为7卷740页,音序目录标注为739,为了确认就用图片版核对了一下,却发现739和740都找不到影子。而“憦”字条又有见“懊憦”。

“坳”第4条同“黝”,参见“坳胡”,所以“坳胡”的“坳”注you3,是对的。但是,不能给“坳”添一个新的读音you3,这就是乱来了。

中文系科班出身的人往往没有能力修改电子词典。有能力大改电子词典的人常常不是中文系的,因此没有意识要保持版本的纯净性,爱改就改。

还好,这个版本在改动的地方有记录:

注意到那个小“新”字吗?这是新加资料的记号。这个在文本中表示为:

<small>新</small>

可以用Emeditor搜索一下“<small>新</small>”,对照图像版,把不应该改动的地方都删掉。

1 个赞

哦,我说这里又单独分出一条you从哪里来,原来是来自《汉语大词典订补》,我用mdict,没有联合查找,疏忽了。
把you独立出来,倒没啥问题,《汉语大字典》也是这样做的。我是奇怪2版的出处,看来是制作者有意结合订补修改的。
我是学中文的,不过水平不咋地。

1 个赞

这个“懊憦”是2.0光盘加的词条,真的光盘有,图像版索引没有。7卷739是“懊”的位置。740页可能是虚拟位置:假设加进去,应该放在哪里。音序目录假如有(我没对过),是莫名其妙。

《订补》的资料假如附在《汉语大词典》电子版里,必须独立自成词条,或者清楚标明《订补》。

没特别标明的资料,只应该是《汉语大词典》图像版有的资料。光盘自己另加的资料也应该标注。

我坚决反对这种混而合之、含而糊之、笼而统之,污染原始资料的做法。

1 个赞

佩服老兄的严谨态度!不过老兄更在意版本的真伪,我更在意内容的正误。也许有个勘误表更好一些的,但对于一些绝对确定的错误,实在不愿费那个劲。

1 个赞


音序目录的这个注音真让哭笑不得。而“阿伽”条音序目录注为a jia。
那“阿伽”“阿伽陀”“阿伽陀藥”中的“伽”到底应该怎么读?

阿2伽陀藥ā qié tuó yào 梵语Agada的音译
伽1qiéㄑㄧㄝˊqié《廣韻》求迦切,平戈,羣。1.同“茄”。同“茄”。……2.梵语gha的译音。

再证之于《辞源》


看来读qie无疑。

跑题请教一下音韵专家:
“陈寅恪、阿Q”的最后一字怎么读?被网上的不同说法绕晕了

老兄,别开玩笑了。我只不过试图借助音序目录更正一下2版加注的拼音,但发现问题很多。
“陈寅恪、阿Q”网上怎么读我不知道。第一个应该读que,第二个应该就按英文读法读吧。

1 个赞

没开玩笑阿
我看网上有个视频老外读成“贵”之类的音,然后有评论说老外这个都知道,糊涂了

回到正题,我觉得mdx制作尽量与纸本保持一致(除非是明显的排版错误)。如有订补之类的内容,头尾要有一个闭合标签包起来。不想看的,css里一句display: none 就可以了

2 个赞

图片
又一个问题,照理像这种情况我会毫不犹豫把两个词读音等同,读a seng qi jie。但问题是“秪”只有zhi音,而音序目录就把后者注为a seng zhi jie。

说明老外读过《阿Q正传》,但就读为gui却不太合适。鲁迅在这里用阿Q的用意很多,除了他自己说的因为主人公的名字只知读音不知写法所以只得用英文写法首字母代替的表面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代表清朝人遗留的辫子和大团圆结尾时主人公画不圆的圆。

1 个赞

至于陈寅恪的恪字,因为旧读为que,而人家从小到大就这样读自己的名字,所以不好改为新读法ke。这个和贾平凹的凹的读音,以及钱锺书的锺、李凖的凖的写法一样的原因。其实细究贾平凹的凹,和其他情况还不太一样,他是后改的,大概当时误以为凹读作wa。

关于陈寅恪名字的读音,我认为陈寅恪身边的人当然得跟他自己的读音读(que),但是现在的人跟着权威工具书的注音读就好了,不用纠结。

《中国大百科全书》
Chen Yinke
陈寅恪(1890~1969)(卷名:中国历史)

《国语词典》
ㄔㄣˊ |ㄣˊ ㄎㄜˋ
<汉语拼音>chén yín kè

可参看此帖7楼
https://bbs.ugxsd.com/t-1608556.html

阿Q的读音得跟《现汉7》,读[Ā Q]。

《现汉2》
阿Q
āQiū,又āKiū

《现汉7》
阿Q
阿Q [Ā Q]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