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胗”字作“禽类的胃”一义时,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注音为zhūn(ㄓㄨㄣ,图片文字版都是如此),其它词典全部注音为zhēn,日常生活也念后者音。而胗此意来自于“肫”,肫则毫无疑问读zhūn,两个字互为异体字。但两字都是形声字,一个形屯(zhūn)声,一个形㐱(鬒的本字,zhěn)声。在古汉语字典上,胗只有其本意“嘴唇溃疡”的读音zhěn,康熙字典也只说广韵记录其有“之忍切”和“居忍切”。也就是说zhēn音恐怕是较晚期才出现的方言音,所以用不同声旁的字作替代。
我想汉语大词典的编辑应该是认为胗只单纯是肫的异体字,也似乎没有明确的音韵记载,所以保守起见写成二者同音?但胗的现代规范读音就是zhēn,我不太懂方言的音变,希望有大佬能解我此惑。
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词典》和《汉语大字典》,“胗”字作“禽类的胃”一义时,都读zhēn。读音应该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都弄错了。希望编者在修订时注意到这个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
肫2 zhūn 鸟类的胃:鸡~|鸭~。
胗 zhēn(~儿)鸟类的胃:鸡~儿|鸭~儿。
我个人认为:弄错的原因是“肫”和“胗”有一个义项相同,注音的人给“胗(鸟类的胃)”误注了“肫(鸟类的胃)”的音。“胗(鸟类的胃)”这个义项是后起的,在古代用“肫(鸟类的胃)”。
从汉大的引证看来,「胗」是做“禽类的胃”是有出处的,应该是假借字:
至于读音,如果假借的是「肫」,那就正是读「zhūn」了。不过编辑还是出了问题,把原本应该读「zhěn」的义项(也是假借字)竟也归到「zhūn」下了:
不过现在统读了,不管假借不假借,读「zhěn」还是「zhūn」,现在统读「zhēn」:
我也注意到了这句引用,不过各类词典中我只能找到这一处引用,孤例显得说服力不太够。
《汉语大词典》的编辑没有错,你没有弄懂体例,它所有的词组都是放在单字所有义项后的。没有标号的读音就是读缺省音(第一个音)。
不懂音变,看词典“肫”读zhun1“胗”读zhen3《广韵》有收,但“胗”读zhen1没有。
所以猜想:
“胗”原本是“诊”义,所以读zhen3,现在这个意思已不用;“禽类的胃”义应该是来自“肫”,“肫”读zhun1,也就是那时人们说“ji1zhun1”,后来误写“肫”为“胗”后,读音就逐渐折中为“ji1zhen1”。
既然现在胗已不诊,所以语委就干脆新事新办,不zhen3不zhun1了。
估计楼主和我一个意思
我发现我的第一个帖子查资料查得不够仔细。《汉语大字典》1版的错误和《汉语大词典》是相同的,读zhūn,理由是“同‘肫’”,这样就说清了注音的根据。但是《汉语大字典》2版大概发现这个注音和《现代汉语词典》冲突,就改正了错误。
《汉语大字典》1版2062
胗
(二)zhūn
同“肫”。禽类的胃。如:鸡胗肝儿。
《汉语大字典》2版2210
胗
(二)zhēn
禽类的胃。如:鸡胗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