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位汉语老师的 PPT 里这样描述的:
中国人的识字数量:
* 认2500常用字,能发短信、看报纸、一般的小说;
* 高中毕业,认3500常用字,可看复杂文章,包括一般文言文;
* 优秀高中语文老师能认5000汉字。
这个数据符合各位的直觉吗?
这个 5000 字是不是有点少,《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 8105 个,一级常用字表 3500 个,二级次常用字表 3000 个,起码前两级字表要认识吧?
看一位汉语老师的 PPT 里这样描述的:
中国人的识字数量:
* 认2500常用字,能发短信、看报纸、一般的小说;
* 高中毕业,认3500常用字,可看复杂文章,包括一般文言文;
* 优秀高中语文老师能认5000汉字。
这个数据符合各位的直觉吗?
这个 5000 字是不是有点少,《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 8105 个,一级常用字表 3500 个,二级次常用字表 3000 个,起码前两级字表要认识吧?
问题是也没有数过认多少字。如果有母语汉语考试,就好像老司机从头考驾照,肯定也得挂科。
从二级次常用字表 3000 个字中随机抽取了 50 个字。
舜缧珂阪呲佗晟栀蹩蒴
滃齑噻铉谪羿幞雎讴缂
粜揶襦聱殂僭谇傩傀诒
斫劼呓鸠奂楣邗苎蹀偈
龃硖犄迩锝钫啵滏骟缒
差不多了,我测了下自己的识字量,5500左右。
我去测了下,5100左右
这里面就不少字不认识,还有些看着眼熟,放到词语里面可能认识,单独看就认不出来,也不会读 。
吕叔湘有本书叫现代汉语800词,我认为交流最常用的字不会超过1500字。
我觉得说的很妥帖。你类比下英语学习,就是2500字就能畅读外刊和原版小说。你还觉得2500不多吗?
白川静《汉字百话》“汉字的数量”一节里有个对古人著作用字数的统计,有些意思,列表如下——
作品 | 总字数 | 用字数 |
---|---|---|
《论语》 | 13700 | 1355 |
《孟子》 | 35000 | 1889 |
四书 | 2317 | |
《诗经》 | 39000 | 2839 |
《书经》 | 25800 | 2924 |
《老子》 | 5000 | 802 |
李白诗 | 77000 | 3560 |
杜甫诗 | 4350 | |
韩愈诗 | 4350 | |
白居易诗 | 186000 | 4600 |
《文选》 | 7000 |
可能是一直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缘故,再加上英语对于母语者来说,词汇量又是动辄以万为单位起步的;对比下来,一般汉语母语者的汉字掌握数量显得就有点少了。
但是相比于英语单词,中文的汉字复用率特别高,而英语经常是一个新意思来一个长得完全不一样的词,于是从构词上单词的数量就很多。
我自己有这种感觉。
差不多。知乎用户nulll氏做的《上古汉语音节表》(收录的是截止西汉初年文献中出现的所有字)也只有9300余字。
白川静有提到主要经典文献中的用字差不多是八千左右。
《玉篇》共收录了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个字,作者顾野王标示了每个字的出典和训诂,并加上了自己的考述。但在此之后的一些字书,肆意增加了很多出典不明的文字,文字的字数因此无休止地增加了。宋代的《广韵》收录了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字,明代的《字汇》收录了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九个字,到了清代,《康熙字典》收录的字数多达四万二千一百七十四个,这些字书中增加的文字很多都是毫无意义的。诸桥辙次所编的《大汉和辞典》,根据文字的编号,共收录了四万八千九百零二个字,他常以本辞典收录字数最多而自夸,其实,他所收录的文字的三分之二几乎没有任何用例,是无用的文字,剩下的三分之一之中,又有一半左右的用例极其匮乏。真正有用的文字,其数量大概在八千个左右。这个数量与主要的经典文献中所使用的字数大致也是相合的。
「有用」这种用词就有点模糊了,如果说扣去只出现过一次的字就算有用的话,那也就7000。
上古汉语音节表.25.2.11.xlsx (1.7 MB)
几年前查看过表1表2表三,大约在4-5k。这是能认出的汉字。
现在用手机电脑,很多字不会写了,只认得
测试地址:
完了完了
字跟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