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来聊聊笔记软件,如Notion,obsidian,印象笔记,google keep之类

笔记软件最重要是2个,安全(软件公司不要突然倒闭),隐私(拒绝偷窥)。

1,一直用印象笔记比较多,用他家免费用户(每月60M足够了,支持2个终端同时在线)。主要用来信息收纳,网页,微信,短信,qq等,都方便扔进去。
1.1,他最大优点是同步极快。用来做即时贴,备忘录,随想随记很好。
1.2,缺点就一个,一直担心他那天倒闭了。这是硬伤啊,
2,有道笔记用的少,因为他的功能免费的印象笔记都有,免费空间是10gb
3,evernote试过,完全与印象笔记是独立的。因为有印象笔记,极少用。
4,onenote也有用,极少用,主要是服务器比较慢,但稳定可靠,不担心突然倒闭。
4.1,我觉得他家缺点就一个–不支持page(不知道怎么准确叙述,就是不能像微软word那样有“页”的概念),当前整个笔记是一张无穷大的页,这样,笔记导出,版面就很麻烦处理。很多人有这个需求,但似乎没有好办法。
5,notion,刚用,还不熟悉。只知道需要梯子,免费空间无限制,但单文件上传限制5MB。
6,obsidian,还不熟悉。不需要梯子,免费空间无限制。
7,google keep,需要梯子。
8,simplenote,直接用。免费空间无限制。
9,joplin,直接用。免费空间无限制。

打算熟悉一下obsidian和notion两个工具。
有请各位来聊聊,感谢!

1 Like

那就只剩本地离线最靠谱了,我个人一直在用 TiddlyWiki,背靠浏览器技术,只要 JavaScript 和 html5 不挂,就一直存在,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有两种使用模式,一种是离线的单 html 文件,另一种是 Node.js 驱动的实时服务版。

以下是 NotionObsidian印象笔记JoplinSimplenote 的主要功能对比分析,帮助您了解它们的核心特点和适用场景。

功能对比表

功能点 Notion Obsidian 印象笔记 Joplin Simplenote
核心定位 多功能工作空间,集成笔记、任务管理、数据库、看板等 Markdown 笔记管理与知识网络构建工具 全能型笔记工具,支持多媒体记录与知识管理 开源笔记与待办事项工具,支持 Markdown 和端到端加密 极简云端笔记工具,专注于纯文本记录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iOS, Android, Web Windows, macOS, Linux, iOS, Android Windows, macOS, iOS, Android, HarmonyOS Windows, macOS, Linux, iOS, Android Windows, macOS, Linux, iOS, Android
数据同步 云端同步,实时更新 本地存储为主,支持插件或第三方工具(如坚果云、OneDrive)实现同步 云端同步,支持多设备实时更新 支持多种同步方式(如 WebDAV、Nextcloud、Dropbox 等) 云端同步,实时更新
数据安全性 数据存储在 Notion 服务器,依赖其安全机制 数据完全本地化存储,支持端到端加密 数据存储在云端,支持加密功能 支持端到端加密,数据可本地存储或云端同步 数据存储在云端,安全性依赖于服务提供商
协作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适合团队使用 不支持实时协作,但可通过第三方工具实现 支持团队协作与共享笔记功能 不支持实时协作,但支持共享笔记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
模板与扩展性 提供丰富的模板,支持自定义 插件市场丰富,用户可自由安装和开发插件 提供多种模板,支持快速创建和复用 支持插件扩展,功能灵活 不支持模板和插件
离线使用 不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搜索功能 强大的数据库搜索与过滤功能 支持全文搜索与双向链接快速定位 支持 OCR 搜索图片文字、附件内容等 支持全文搜索与标签管理 支持简单的全文搜索
适用场景 知识管理、任务管理、团队协作 知识网络构建、个人知识管理、Markdown 笔记 日常记录、知识管理、团队协作 个人笔记、待办事项管理、Markdown 编辑 轻量级笔记记录、实时同步

详细功能解析

Notion

  • 核心功能: 提供模块化的笔记、任务管理、数据库、看板、日历等功能,支持高度自定义的内容组织和协作。
  • 适用场景: 适合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复杂需求。
  • 优势:
    • 支持多种格式(文字、图片、视频、附件等)。
    • 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用于任务跟踪、数据管理。
    • 实时协作功能,适合团队使用。
  • 劣势:
    • 离线功能较弱,需依赖网络。
    • 数据存储在云端,隐私性依赖于 Notion 的安全机制。

Obsidian

  • 核心功能: 专注于 Markdown 笔记管理,支持双向链接和知识图谱构建。
  • 适用场景: 适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和写作。
  • 优势:
    • 数据本地存储,隐私性高。
    • 插件生态丰富,可扩展性强。
    • 支持离线使用,适合长期知识积累。
  • 劣势:
    • 不支持实时协作。
    • 初学者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印象笔记

  • 核心功能: 提供全能型笔记功能,支持多媒体记录、OCR 搜索和团队协作。
  • 适用场景: 日常记录、知识管理、团队协作。
  • 优势:
    • 支持多种格式(文字、图片、录音、PDF 等)。
    • 强大的 OCR 搜索功能,可快速定位图片和附件中的文字。
    • 支持多设备实时同步。
  • 劣势:
    • 免费版功能有限,需付费解锁高级功能。
    • 数据存储在云端,隐私性依赖于服务商。

Joplin

  • 核心功能: 开源笔记与待办事项工具,支持 Markdown 和端到端加密。
  • 适用场景: 个人笔记、待办事项管理。
  • 优势:
    • 支持多种同步方式(如 WebDAV、Nextcloud)。
    • 开源且支持端到端加密,隐私性高。
    • 支持插件扩展和自定义 CSS。
  • 劣势:
    • 界面较为简洁,功能不如商业软件丰富。
    • 不支持实时协作。

Simplenote

  • 核心功能: 极简云端笔记工具,专注于纯文本记录。
  • 适用场景: 轻量级笔记记录、实时同步。
  • 优势:
    • 界面简洁,操作简单。
    • 支持实时同步和多人协作。
    • 免费使用,无广告。
  • 劣势:
    • 功能较为单一,不支持多媒体内容。
    • 不支持离线编辑。

总结与推荐

  • 复杂需求: 如果需要强大的协作功能和多功能整合,选择 Notion
  • 知识管理: 如果注重隐私和知识网络构建,选择 Obsidian
  • 日常记录: 如果需要全能型笔记工具,选择 印象笔记
  • 开源与安全: 如果偏好开源、灵活的同步方式和 Markdown 支持,选择 Joplin
  • 极简需求: 如果需要轻量级、实时同步的工具,选择 Simplenote

根据您的具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重写思维导图保存到 Notion

相关

Noti

笔记软件对比分析

以下是对几款著名笔记软件的详细对比,包括它们的支持平台、免费用户空间、功能特点以及在中国大陆的使用情况等。

1. Notion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iOS, Android, Web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无限页面和块,但文件上传限制为5MB。
  • 中国大陆使用: 需要VPN访问,速度较慢。
  • 功能:
    • 笔记、任务管理、数据库、看板、日历等功能。
    • 支持Markdown语法,灵活的区块编辑。
    • 提供多种模板和自定义功能。
  • 官网: Notion

2. Evernote(印象笔记)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iOS, Android, Web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每月上传限制为60MB,笔记本数量限制为2个。
  • 中国大陆使用: 不需要VPN,速度较快。
  • 功能:
    • 支持文本、图片、音频、网页剪藏等多种格式。
    • 强大的搜索功能,包括手写和图片中的文字。
    • 提供任务管理和提醒功能。
  • 官网: Evernote

3. 有道云笔记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iOS, Android, Web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10GB的云存储。
  • 中国大陆使用: 不需要VPN,速度较快。
  • 功能:
    • 支持文本、图片、音频、手写等多种记录方式。
    • 提供强大的搜索和分类功能。
    • 支持Markdown和多种文档格式。
  • 官网: 有道云笔记

4. OneNote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iOS, Android, Web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无限存储,但需要Microsoft账户。
  • 中国大陆使用: 不需要VPN,速度较快。
  • 功能:
    • 支持手写、绘图、文本、音频等多种记录方式。
    • 强大的组织和搜索功能,支持标签和分组。
    • 与Microsoft Office集成良好。
  • 官网: OneNote

5. Google Keep

  • 支持平台: Web, Android, iOS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无限存储,但功能较为简单。
  • 中国大陆使用: 需要VPN访问,速度较慢。
  • 功能:
    • 主要用于快速笔记和待办事项。
    • 支持标签和颜色分类。
    • 与Google生态系统集成良好。
  • 官网: Google Keep

6. Obsidian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Linux, iOS, Android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无限存储。
  • 中国大陆使用: 不需要VPN,速度较快。
  • 功能:
    • 基于Markdown的笔记管理,支持双向链接。
    • 强大的知识管理和图谱功能。
    • 支持插件扩展,功能灵活。
  • 官网: Obsidian

7. Joplin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Linux, iOS, Android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无限存储。
  • 中国大陆使用: 不需要VPN,速度较快。
  • 功能:
    • 支持Markdown,笔记和待办事项管理。
    • 数据可以本地存储或同步到云服务。
    • 开源软件,支持插件。
  • 官网: Joplin

8. Simplenote

  • 支持平台: Windows, MacOS, Linux, iOS, Android, Web
  • 免费用户空间: 免费版提供无限存储。
  • 中国大陆使用: 不需要VPN,速度较快。
  • 功能:
    • 简单的文本笔记管理,支持Markdown。
    • 支持标签和搜索功能。
    • 轻量级,适合快速记录。
  • 官网: Simplenote

总结

每款笔记软件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笔记软件应根据个人需求、使用习惯以及对平台的支持情况来决定。对于需要强大功能和灵活性的用户,Notion和Obsidian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简单的笔记需求,Simplenote和Google Keep可能更为合适。

重写思维导图保存到 Notion

相关

每款笔记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有何不同?在中国大陆使用的笔记软件

感谢回复,您这个方法,是笔记的内容都保存在本地硬盘吧?

1,我刚看了一下obsidian,它的笔记也都全部在本地硬盘,也支持网页版。2,那么,能不能说,ob的网页版,就很类似你的方案呢?
3,如果用ob笔记,同步怎么搞呢?比如典型的场景,在pc(win10)用ob笔记软件,同时也在ipad或安卓手机用ob,怎么同步呢?官方有同步,每月8-10美元。有人用免费的第三方webdav网盘来实现同步。我看到有这样介绍,打算试一试。

笔记保存位置:本地还是云端

Obsidian 的笔记默认存储在 本地硬盘,以文件夹形式组织,所有笔记均为 Markdown 格式的纯文本文件。这种设计带来了以下优点:

  • 完全掌控数据:笔记存储在用户指定的本地文件夹中,不依赖云服务,避免数据泄露风险。
  • 迁移方便:由于是纯文本文件,用户可以轻松将笔记迁移到其他设备或软件中。

如果需要云端同步,用户可以选择以下方式:

  • 官方同步服务:Obsidian 提供付费的官方同步服务,支持端到端加密,费用为每月 8-10 美元,适合需要实时同步的用户。
  • 第三方同步工具:用户也可以通过 OneDrive、iCloud、坚果云、Syncthing 等工具实现云端同步。

PC 和安卓手机同步笔记内容的方法

在 PC 和安卓手机之间同步 Obsidian 笔记,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案:

1. 官方同步服务

  • 特点:Obsidian 提供的官方同步服务支持多设备实时同步,数据加密,且同步速度较快。
  • 费用:每月 8-10 美元,支持所有设备间的无缝同步。
  • 适用场景:适合需要高效、稳定同步的用户。

2. 第三方云存储同步

利用第三方云存储服务(如 OneDrive、iCloud、坚果云)同步笔记文件夹:

  • 步骤
    1. 将 Obsidian 的笔记库文件夹放入云存储目录中(如 OneDrive 或 iCloud)。
    2. 在其他设备上安装相应的云存储客户端,并同步该文件夹。
    3. 在 Obsidian 中打开同步后的文件夹作为笔记库。
  • 优点:免费或低成本,适合已有云存储服务的用户。

3. 使用 Syncthing

  • 特点:Syncthing 是一款开源的文件同步工具,支持局域网和互联网同步。
  • 步骤
    1. 在 PC 和安卓设备上安装 Syncthing。
    2. 配置同步规则,将 Obsidian 的笔记库文件夹添加到同步列表中。
    3. 启动同步后,笔记库会在两端保持一致。
  • 优点:免费、无需依赖第三方云服务,数据完全掌控在本地。

4. 手动同步

  • 方法:通过 USB 或文件管理工具手动将笔记库文件夹从 PC 复制到安卓设备,或反向操作。
  • 适用场景:适合不频繁同步的用户。

总结

  • 存储位置:Obsidian 默认将笔记存储在本地硬盘,用户可以选择是否通过云端工具同步。
  • 同步方案:官方同步服务适合需要实时同步的用户,而第三方云存储或 Syncthing 则适合希望节省成本或完全掌控数据的用户。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同步方式,可以在 PC 和安卓手机之间高效管理和访问 Obsidian 笔记内容。

TW的问题是不能有目录重复,这个真的很伤,而且目录是中文的化,并不是按正常的顺序排列的。其它的倒是完美。

条目名重复、条目排序,这两个对我倒是没什么影响。为避免条目重复,也方便搜索,我一般会给条目添加后缀,比如『数据类型(Python)』、『数据类型(Java )』。

对于排序的问题,你说的“正常排序”应该是指按拼音排,我一般不会依赖默认的排序,而是会使用list字段(还有list-after)来指定条目的顺序,比如:

对我而言,我觉得目前功能不足的是①文章中插入图片不够方便②默认的搜索不支持回车出首选。

可能是类似的,想必你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Obsidian确实也是插件丰富、用户群大的很全能的知识管理工具。

一句话:强烈【推荐使用】Obsidian、强烈奉劝【不要用】印象笔记。

1)印象笔记
优势:图片中文字的OCR搜索。这是印象笔记从Evernote继承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拥有的、真正的黑科技和专利。(Evernote最开始是靠给苹果做图片文字识别起家的外包公司,在图片文字识别这方面还是很强悍的。)我曾经把10年的手写日记和工作日志,以图片形式导进去;不需要重新录入成文字版,搜索起来非常精准丝滑,简直惊为天人。比OneNote只能搜索出同音字相比,简直甩了好多条街。
劣势:吃相太难看。总是诱导用户充值【高级会员】,但是转头又推出【高高级会员】、原有的高级会员功能要再一次付费才能使用。这样的事情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两三回,用户们都整得没脾气了。在国内团队的打理下,软件界面越来越花哨、笔记以外的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笔记功能越来越卡顿(很多针对笔记的操作,比如合并笔记,在操作之前都要同步一次、并且是弹对话框出来让用户确认同步;没有网络、离线的情况下就干瞪眼吧,因为不能同步,所以很多操作不能实现)移动版的app,满屏的界面你猜可以显示多少条笔记的缩略图?一条!其他的地方都是广告。

2)Obsidian
优势:强大的插件生态圈,几乎是全能的笔记软件。加装dataview插件之后功能得到极大提升,可以自己编程,在笔记软件中实现类似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比如,我在一个笔记里简单写下两三句编程语句,就可以把历史上的今天,对应的笔记链接列出来;并且这个结果是每日自动更新的。试想一下,还有哪些笔记软件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
劣势:markdown格式的笔记,附件(尤其是图片)的管理比较麻烦。

曾经,我还是一个印象笔记的粉丝,见人就推荐印象笔记,自己也还有充值了好几年的印象笔记专业用户时长,最终弃之不用;
现在,我已经整体搬迁到Obsidian,之前用印象笔记积累下来的笔记都搬过来了,笔记数量约17000条、总文件大小30G左右。

感謝回复。
1,也是曾经的印象笔记粉丝,用了一阵觉得很好,就买了年费,买了好几年后发现开发团队不思进取,不优化不纠错,反而热衷开发莫名其妙的新功能,试图搞大而全,就不再买了,用免费会员的每月60M每月都用不完。
2,不过,印象笔记的多终端同步非常快,就把它当成一个信息汇总站来用,。不管短信,微信,网页,需要收存都扔进去。现在印象笔记仍然不能被替代掉。但很不放心,担心sudden death。
3,另外,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包括你说的搜图片上的问题,可能它悄悄做了ocr吧,也能搜到。
4,但印象笔记对笔记里面插入图片支持不太好,笔记体积会暴增,
5,那阵子买了会员,很想利用它的强大的同步,实现导入pdf书籍到笔记里面,实现在多平台阅读和批注。后来发现导入pdf功能很别扭,没有实用效果。
6,印象笔记曾经是数一数二的笔记软件吧,但官方把软件的定位和方向搞错了,舍本逐末,最终让很多付费会员不再购买了。这有点类似中国移动那个著名的飞信,曾经的飞信很好用,一马当先,可能排第一,但也是不思进取,不能守成和开拓,飞信活到2022年,如今墓木拱矣。

如果对稳定有要求的话,可以尝试文本编辑器+标记语言+git备份的方式。以低技术方案换取长期稳定的载体方案。

(个人只在PC使用电子笔记,移动端都保留了纸笔的使用,所以没有考虑移动端使用场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836039/answer/2728791257

分享一篇程序员视角评价 Obsidian 的帖子。虽然我不是看了这篇帖子入的 Obsidian 的坑,但我是看了这篇帖子才开始思考什么是 「IDE」,什么是「Editor」,然后才开始尝试 JetBrain 的全家桶的。

下面摘录一部分我觉得写得好的:

程序员在 IDE 用补全都用了二十多年了,难以想象各个 Markdown 编辑器还有自己手动写 URL,毫无补全的支持。

上面说的内链补全也好,backlink 汇总也好,tag 改名也罢,即便 typora 这类体验优秀的软件也没法做,因为 typora 只有单篇笔记的信息,缺乏项目信息,不知道相关笔记的范围,因此它没法给你统计 backlink,没法给你做补全,更没法在你改名的时候同步修改需要改名的地方,大部分没有项目信息的 “编辑器” 甚至连一个全局 #tag 标签列表都没法给你列出来。

能将你的笔记分成一个个的 Vault,统一管理起来,提供统一的分析,扫描,重构,定义 / 引用查找,补全,符号预览等 IDE 里常见的功能。

其他笔记软件顶多叫 Markdown Editor,而 OB 可以称为 Markdown IDE。

1 Like

這篇不錯

ai 时代
生花笔 这个笔记软件 更牛
离线大模型,知识库,ai 问答,工作流,不在话下
特别是,AI pc 的出现,让 他一骑绝尘。
新到的 ai 笔记本电脑 能流畅运行 qwen2.5:7b 和 deepseek-r1:7b。

1 Like

懒人表示手动做知识管理真的好麻烦,但现有技术又不够格

(楼上提的这个ai笔记像大学生毕设

去年就有了,哪里是个毕设的水平,论坛里有,可下。楼上提到的传统笔记软件大多用过,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用过就知道。
以前受制于电脑硬件,没有个 8G,16G 的显卡,根本跑不动。现在带 ultra CPU,32G 内存 的笔记本电脑就能流畅用。
另外它有单独的网站,论坛,bili 视频使用讲解。

我目前是用这个。
功能大致符合我的需求:

  1. 开放格式 markdown
  2. 可以读取标题生成 TOC
  3. 支持数学公式
  4. 支援表格
  5. 图片可以剪贴
  6. 有阅读及预览 markdown 模式
  7. 文件夹分类。

就是不太稳定,会突然关掉。
不知是不是和我的中文输入法 gcin 有冲突。

我用 TAIO (text all in one),目前没有找到更好的。

怎么全都有markdown笔记软件,来个简单的,CherryTree
https://www.giuspen.com/cherrytree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