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方法(附图教程)

坛子多有讨论英语学习之法,不惮鄙陋,略表愚见。

第一步:字母和音标
日语假名,韩语四十音,俄语西里尔字母,阿拉伯语字母可以用Duolingo的字母学习器,超快速上手:我是在这里搞掂韩语/俄语和阿拉伯语的字母的。
音标和语音:和本族语对比(见下图);minimal pairs对比;口型图(我发不出大小舌音,还在纠结中)

第二步:
常用300-600词,基本语法学习。选一部自己喜欢的教程学习到B1的程度。

第三步:听/读/字幕(扩充单词和熟识一词多义)



恐怖的西语:你会发现画红线的都可以不发音。






第四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说读写不荒废。
AI陪练
Duolingo (很多人都用错Duolingo)

4 Likes

市面上还有西语影片的anki牌组啊,稀奇

自己做的(此处补够字数)

1 Like

一词多义,遇到就记,没必要一开始就记多义。因为其他意义,可能一辈子也遇不上。

楼主腻害,一个字:绝!

我感觉我还是试试在新的外语如德语,以大量听和读,逐步调整材料难度,渐进学习为主,其余词汇语法教程以辅助教程在理解中学习,细节问题列个注意总则表,自测掌握程度,调整心态。

可能少用甚至弃用anki,也可能大量使用anki。

语言本身是立体的,有规则的地方,也有不规则的地方,具体处理还是看个人心态,目标调和。

最烦的是细节和总体如何调和,每个人水平不同,方向侧重不同,所以调节不同细节,由此出来的方法意见较多,认为xx方法不好,或认为xx方法很有效,而陷入不必要的争吵(或是拥护自己一知半解的认知理论)。

总体上在句,章,书籍,听与读越早进行越好,但心态和难度都需要调整——不恐慌,难度有上升空间,同时符合有些理解基础,比如一些片段,单词的意义发音是八九成知道的

1 Like

其实我不是太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

我修改一下——

我见过不少方法和技巧,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侧重的方面。其中我认为选取提供为什么这样学的背景和效果的经验最好。比较忌讳模棱两可,过于简短而没有提供其他信息的学习方法——这类容易误用,尤其是在我不知道对方水平,一些具体学习的范例,以及效果如何的情况下。

我想在6楼里说的是我打算采取一种模糊的策略,放在具体情况下调整,应用不同方法技巧,而不是既定的,如如何处理多音词,多义词统一用什么方法,或是仅仅限于语法词汇的“掌握”后才去读与听,甚至写与说。

同时把他人建议和技巧一视同仁,去掉其中褒贬意见,对比比重高的教育者,出色的学习者的经验糅合成自己当下的学习策略

强啊大佬,第一个表好喜欢,想求一份

建议你了解一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如果上面写着是公认的,那么就是经过科学实证的;如果尚有争论的,也八九不离十。而非那些如何在六个月内学会一门语言之类的。

入门篇:白井恭弘《如何科学学习外语 - 语言习得的真相与方法》
深入篇:Susan M. Gass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An Introductory Course 2013
陈保亚的《语言学概论》

4 Likes

楼主所有的学习工具似乎只能在PC上进行练习,对于那种碎片化的社畜牛马看来是不可能有长时间在PC前学习的机会的,移动设备上能碎片化学习才能持久

1 Like

这是借口。谁不是社畜。

我的意思不是太过深究研究之类,而是具体,详细的技巧和真实背景。研究转化成实例方法需要实操和衡量的,一些概念也比较模糊,容易生成的是看法而非如何做,如何调整。(如关键期)

理论我采用的态度是得用就行,不能太过深究;因为自感认知一旦涉及心理领域,不像自然科学式有范式,普遍适用情况更广,而是留白太多,由此得来的成见,争议太多,且因时间,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而冲突不断。(如棉花糖)

兄台的文字清奇,要看明白还得费一番考量。

其实问题很简单:

很多人说用Anki的FSRS算法(间隔重复和主动回忆)能够有效提升记忆效率,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记忆了3650个单词(每天10个),其中的心理学和遗忘曲线原理听上去头头是道;

但是我们能确定如果只用自己传统的记忆方法,譬如抄抄写写,一年内不会记忆超过3650个吗?

我能确定用Anki更有效,还是自己当下的记忆方法更有效?(我只是打个比方,作为Anki的资深用户,即使记忆效率并不比传统方法高,但是能作用的空间大得多)。

意思是:我怎么验证自己的方法更有效(你没法进行共时的比较)?或者说自己的方法在自己身上的效率,也适用于其他人?

研究并不一定高深,所谓第二语言习得,其根本也就起源于一般人的语言学习。只要学过外语,就有资格发表自己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我上面说的意思是,先要找到公认的,经过实践检验,科学证明有效的方法,再基于这些科学的方法发展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1 Like

在另一个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