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购自扫 陈保亚 语言学概论 求优化

书籍详情

名称:语言学概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保亚 杜兆金
ISBN:9787301339725
豆瓣
相关语言:中文
读秀 SSID:(非读秀来源不需要此项)

下载

本站下载:(此处填链接)
百度云下载: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语言学概论 陈保亚.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RIXqO3FMaacKfGLR6C_dA?pwd=r2d2 提取码: r2d2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9的分享

(如有其它信息请自行补充)

866.71MB 灰度 600dpi,求优化指南

8 Likes

优化到50 mb,不知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语言学概论 陈保亚.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Ky3jCMkkJOVNTMQTts9GA 提取码: vk99

1 Like

谢谢大佬分享

文件缺少正文209-210页,请楼主确认补充,谢谢!

好的,稍后补全

好清晰,请问是用什么软件优化的?

Adobe Acrobat

补209-210
209-210.pdf (3.8 MB)

能否分享优化方法?

PDF补丁丁,提取图片。
然后用老马的ComicEnhancerPro处理一下:
推荐操作
调正色阶,版面纠斜剪切,减色(特别是黑白化),文件大小就大大缩小。
处理完后,可以用老马的freepic2pdf重新打包回PDF

老马的空间
链接:百度网盘 请输入提取码
提取码:4hie

完整版本电子书 54mb,已补充缺页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2023-语言学概论-陈保亚-北京大学出版社.pdf
链接: 百度网盘 请输入提取码 提取码: 45n9

6 Likes

谢谢。还可以加上自动纠偏 校正倾斜。

豆瓣有目录:语言学概论 (豆瓣)

PdgCntEditor 基準頁:11

封面	-10
书名	-9
版权	-8
项目	-7
目录	-6
0 导言	1
	0.1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
	0.2 语言学的价值	2
	0.3 语言学发展历程	3
1 语言的功能	12
	1.1 语言和思维	12
		1.1.1 语言相对性	12
		1.1.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4
		1.1.3 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	17
	1.2 语言和交际	19
2 语言能力	23
	2.1 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能力	23
	2.2 符号编码能力	25
	2.3 还原生成能力	26
	2.4 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	28
	2.5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差别	29
3 语言系统	34
	3.1 语言是符号系统	34
		3.1.1 什么是语言符号	34
		3.1.2 人类语言符号的早期形式	35
		3.1.3 语言系统:人类经验的符号化	37
		3.1.4 语言和言语	40
	3.2 语言符号的性质	41
		3.2.1 任意性	41
		3.2.2 线条性	45
		3.2.3 两层性	47
		3.2.4 生成性	48
4 语音和音系	52
	4.1 语音学和音系学	52
		4.1.1 什么是语音	52
		4.1.2 语音学	53
		4.1.3 音系学	56
		4.1.4 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区别与联系	58
	4.2 语音的生理属性	59
		4.2.1 发音器官	59
		4.2.2 元音和辅音	64
		4.2.3 国际音标	71
	4.3 语音的物理属性	73
		4.3.1 语音四要素	73
		4.3.2 语音传播方式——声波	74
	4.4 音位的归纳	80
		4.4.1 归纳音位的原则:对立和互补	81
		4.4.2 音素、音段、音子和音位	83
		4.4.3 语音特征和区别特征	86
	4.5 音节	88
		4.5.1 音节的定义	88
		4.5.2 音节数量的判定	91
	4.6 语流音变	96
	4.7 莫拉和音步	100
		4.7.1 莫拉	100
		4.7.2 音步	101
5 语法	107
	5.1 语法单位	108
		5.1.1 语素	109
		5.1.2 语符	114
		5.1.3 词	122
		5.1.4 语素、语符、词的区别与联系	125
	5.2 组合规则	126
		5.2.1 语素的组合规则	126
		5.2.2 句法结构和句法组合规则	128
		5.2.3 直接成分	131
		5.2.4 转换	137
		5.2.5 变换	141
	5.3 聚合规则	143
		5.3.1 词类	143
		5.3.2 构词法	144
		5.3.3 构形法	146
	5.4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148
	5.5 语法范畴和语法手段	148
		5.5.1 什么是语法范畴	148
		5.5.2 常见的语法范畴	149
		5.5.3 语法手段	154
	5.6 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55
		5.6.1 语言的结构类型	156
		5.6.2 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	160
6 语义和语用	168
	6.1 理解符号和意义的图式:语义三角形	168
	6.2 词义	170
		6.2.1 词典义和具体意义	170
		6.2.2 词汇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理论	171
		6.2.3 词义的抽象性和模糊性	175
		6.2.4 词义的系统性	178
	6.3 语义结构	180
		6.3.1 论元结构	180
		6.3.2 语义指向	186
	6.4 句法语义特征	189
	6.5 语用	193
		6.5.1 语用环境	193
		6.5.2 语用意义	195
		6.5.3 主题和述题	197
		6.5.4 焦点和预设	200
		6.5.5 语用的基本原则	201
7 文字	209
	7.1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209
		7.1.1 文字起源于图画	209
		7.1.2 文字的发展演变	213
	7.2 文字是最重要的书写符号系统	218
		7.2.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218
		7.2.2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219
	7.3 文字的类型	221
8 语言演变	226
	8.1 语言演变的时空性	226
		8.1.1 时间性	226
		8.1.2 地域性	227
	8.2 语音演变	228
		8.2.1 语音演变的体现	228
		8.2.2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230
		8.2.3 语音对应	233
	8.3 语法演变	238
		8.3.1 语法化	238
		8.3.2 语法化的机制	241
		8.3.3 词汇化	243
	8.4 词汇演变	246
		8.4.1 词义的引申	246
		8.4.2 词语的替换	249
	8.5 语言变体和语言分化	249
		8.5.1 语言变体	250
		8.5.2 语言分化:亲属语言	253
	8.6 谱系树和语音对应	254
		8.6.1 语言分化和谱系树	254
		8.6.2 语音对应和同源关系	260
9 语言接触	272
	9.1 语言接触和社会	272
	9.2 借贷和母语干扰	275
		9.2.1 借贷	275
		9.2.2 母语干扰	279
	9.3 语言联盟	283
	9.4 语言转用和方言叠置	284
		9.4.1 语言转用	284
		9.4.2 语言转用和方言形成	286
		9.4.3 方言叠置	287
	9.5 通用语和语势	289
		9.5.1 通用语	289
		9.5.2 世界语	290
		9.5.3 语势	292
	9.6 混合语	295
	9.7 语言接触有阶性和语源关系的判定	296
		9.7.1 语言接触的有阶性	296
		9.7.2 语源关系的判定	298
10 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309
	10.1 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	309
		10.1.1 语言学和图灵测试	309
		10.1.2 计算机和自然语言理解	310
		10.1.3 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	314
	10.2 语言学和生物遗传学	315
	10.3 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	317
	10.4 语言学和人类的起源	326
		10.4.1 人类起源的非洲假说	326
		10.4.2 语言的多起源说和单起源说	331
11 附录	337
	11.1 人名译名对照	337
		11.1.1 人名译名对照(西文排序)	337
			A B	337
			C D E	338
			F G H	339
			I J K	340
			L M	341
			N O P R S	342
			T	343
			V W X Y Z	344
		11.1.2 人名译名对照(中文排序)	345
			A B C	345
			D E F G	346
			H J K	347
			L	348
			M N	349
			P Q S	350
			T W	351
			X Y Z	352
	11.2 主要概念译名对照	352
		11.2.1 主要概念译名对照(西文排序)	352
			A	352
			B C	354
			D	356
			E	357
			F	358
			G H	359
			I	360
			K L	361
			M	362
			N	364
			O P	365
			Q R	367
			S	368
			T	371
			U V	372
			W Z	373
		11.2.2 主要概念译名对照(中文排序)	373
			A B	373
			C	374
			D	375
			E	376
			F G	377
			H	378
			J	379
			K L	380
			M N	381
			O P Q	382
			R S	383
			T	385
			W X	386
			Y	387
			Z	392
	11.3 主要概念页码索引	394
		C A B	394
		C	395
		D E F	396
		G	397
		H J	398
		K L M	399
		N O P Q R	400
		S	401
		T	402
		W X Y	403
		Z	406
	11.4 国际音标表	408
	11.5 本书及参考文献中其他常见符号说明	409
		# A B C	409
		D F G H I J	410
		K L M N O P R S T V	411
		σ	412
		动	412
		形	412
	11.6 彩色插图	413
12 参考文献	415
	西文	415
		A B	415
		C	417
		D E	420
		F	421
		G	422
		H	423
		J	425
		K L	426
		M	428
		N O	430
		P	431
		R S	432
		T	434
		U V	435
		W	436
		X Y Z	438
	中文	439
		B C	439
		D	441
		F G	442
		H J	443
		K L	444
		M P Q	446
		R S	447
		T	448
		W	449
		X	451
		Y	452
		Z	453
13 后记	456
封底	458
3 Likes

彩色页面扫成灰度图了

对喔,晚上回去再扫过

2025011900252400008.pdf (2.6 MB)

补上彩页

好像封面也扫成灰度的了……

你好,可以麻烦补发一下优化后的完整版么?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