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leo
January 12, 2025, 11:43am
1
中国大陆对英语著作的翻译出版存在问题,由来已久。日前看一本书时,没想到严重程度令人惊讶。
这本书是Robert A. Dahl的名作–On Democracy,属于严肃的学术著作吧,幸好z-lib上有2个版本。
(1)李柏光 林猛 译-Robert A. Dahl-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1,字数124k,印张7.5。
(2)论民主-罗伯特·A·达尔著-李风华译-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丛书-李风华译-人大出版社-2013.4,字数156k,印张11.5,
人大版的清晰度比商务版好,字数又多了32k,就先看人大版。看了不到10页觉得不对劲,找商务版一对照,才发现人大版严重篡改原文。这本学术著作篡改得完全歪曲原作者观点了,不仅仅是缺少一些内容。
吐槽一下,列位对翻译本有吐槽,也欢迎。
对于翻译本,俺认为出版社和译者可以有以下做法,
第一种方式,干脆不翻译,想看的人去找台港译本或啃原书。
第二种方式,忠实地译出,可以添加译注或按语,对原著观点进行抨击。
第三种方式,在翻译本里,对具体未译的章节或句子或词语,开天窗或涂黑某个词,也见过打叉叉的。
第四种方式,在翻译说明里,说明一下舍弃原著的那些章节未翻译,或舍弃了一些句子或词语等等。这类说明的例子见过几次,有的很详尽,列出索引,逐一记录哪些未翻译;有的一言以蔽之,含混一句话说翻译时进行了必要的节略等等。不管详略,至少提醒读者,翻译本已经不是原著的相同内容了。
第五种方式,翻译本不说任何说明,直接舍弃原著的某章节或某一句话,或一句话里面某些词语。
第六种方式,翻译本不说任何说明,直接在译本里面篡改原著的内容。
以上六种方式都见过实例。而且,第六种方式越来越多。
唉,想起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Sherman
January 12, 2025, 12:00pm
2
看下这本书,你就不会问了。。。书里介绍了各种翻译形式,关于对原文是否应该增删也做了说明
2 Likes
Sherman
January 12, 2025, 12:02pm
3
之前读过各版本的《国富论》,有文言文风格的,也有现代风格的,还有根据译者想法大量修改的。可以在《国富论》的评论区窥见一斑
豆瓣电影图书主页一键搜索
这插件自从装了就没用过。里面的z站网址好久没更新了
1 Like
一点都不奇怪,一个翻译作品能够正式出版,受从译者到出版社编辑,不同时期的审查机制等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且无法预料是什么结果,买实体书可能踩坑还花冤枉钱。
所以我的做法是,要想了解原作者的原意,还是老老实实学外语读原著,现在可以借助ChatGPT进行长语篇翻译,就准确性而言,免费的3.5版已经吊打一众正式出版物了。
2 Likes
也有这么一种:忠实地译出全本,不做任何评价,最多在译者序或译后记等说明性文字中说明请读者自行批判之类的免责声明什么的。遇到这种译本那就庆幸吧,说不定以后就绝版了。
翻译理念和流派的讨论非常多了,什么功能对等 流畅加忠实,严复当时就以一种重写的方式译书。
你说的这本书应该和翻译理论没有关系,可能是审查的原因,达尔的这本书至少还能出,科恩的那本同名书,现在应该根本就不能出版了。
很多此类的书都是从旧书摊买80年代的译本来看,或者图书馆的犄角旮旯里找。发现有些旧译本比新译本都全和真。
上面我是要回复这个信息的,我印象科恩的那本80年代和2000年代都出版过。有一段时间再旧书摊只要是80年代的学术译著就往家搬,当然,也是鱼龙混杂。
应该也是和谐了部分内容吧,毕竟里面应该批判了“卡尔”,现在是和谐部分内容都不能出版了。
solitas
January 13, 2025, 9:16am
14
也没一定,说不准,还是要对比才知道有没有删改,反正感觉是2013年以后是越来越甚。
比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2013年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余晖译本是全译本,我逐段对比过,虽然翻译有错误。有人提出有删改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原著就是有两个版本,本来部分段落就有差异。但2024年海南出版社的谢宗林译本就篡改了译文,因为有台版繁体全译本可对照;2024年重庆出版社的译本更是把其中的两个章节直接删掉了,篡改的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