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词典?

我个人认为,英文中in的这个用法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可以理解成 差不多在2分钟 3分钟的样子 这样最好 但是有的人却偏要翻译成 在…之后。其实,还有一点,我们应该搞明白的是这个用法如何产生 明白了这个原因 至于汉语是在…之前戓在…之后 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我赞成 默认当成时间点及稍微往前一点点来理解,大概是最安全的做法 你的这个看法。

权威只是我们判断的一个依据 并不是绝对的标准。OED的用法哪里来的?它们不是编者造的,而是来自活生生的现实用法。别的词典即使不权威,只要我们能判断它讲的有道理,也应该成为我们判断的依据之一。语言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新的用法不断出现,而编者受制于自己的眼界、材料等原因,未必会任何变化都尽收眼底。所以,多看看别人怎么说,也是很必要的。

1 个赞

陈老师的《用法手册》讲得非常细 每次看都要把每个字 每句话弄明白才行 就in的这个用法来说 陈老师把它放在具体的句子中 跟哪些动词在一起才表示这个意思 包含有一些的限制条件 以我对于英语词义的理解 从词义引申的角度 in在某些用法中是可以表达在…之后。也许,陈老师的解释可以给我的理解做个注脚吧。

我都是理解成在…之后,持续性动作,翻译成在…之内也行。我也觉得没有讨论的价值。

1 个赞

这个用法涉及到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了解下还是必要的。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另外,语言中的用法不是随意的,都有自己的依据。当然了,从最开始造字的时候,一个音和哪个义结合,这个时候是随意的。当这种关系固定下来后,就不再随意了。我们现在的种种用法都是基于一定的理据。这个理据就是事物间的相同与相似。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你也可以理解成懒惰性原则,就是用最少的形式表达最多的内容。只有不引起误解,都可以那样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单词会有那么多的用法,英语中几十、上百的用法都是挺常见的,尤其是常用的动词、介词和副词。

只要我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怎么翻译就不重要了。

1 个赞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

1 个赞

English Prepositions Explained

1 个赞

用法是这么个用法。只是EPE的作者可能没有词义引申的观念,虽然从用法上说,解释的很清楚,但是这个用法怎么来的,和在…之内是什么关系却说没有说,可能是不知道吧,因为作者是站在共时的角度来看in的用法。如果我们用引申的角度来看,就非常简单了。所以,对于单词的用法,我个人主张了解它们的来源,知道怎么来的,这样也差不多就知道了它们的用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