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学弈》中的“为是”“之为”

《孟子•告子上》里有一个学弈的故事,其中“为是其智弗若与?”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为”释为“因为”,总感觉不太对。如此解释,“是”将更不好理解,如果解为表判断的是,要么显得多余——“为其智弗若与?”足够,要么成“是因为”,“为是”还搞个倒装,似乎也不必吧;如果解“是”为代词这,则成“这是因为……”也要倒一下,没必要吧。

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以下几条:

⒈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为”条:“为,犹‘谓’也。《告子》篇曰:‘为是其智弗若与?‘‘为’与‘谓’同义,言谓是其智弗若也。”

⒉《汉语大字典》:“为,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如:‘为是其智弗若与?’”。

⒊杨伯峻《孟子译注》:对这个句子的翻译是:“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的。”把“为”字解作“因为”。

⒋王力《古代汉语》《奕秋》注解:“为,同谓,认为。是,这个人。”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抑或和谓在这里语气上是差不多的。

不明白编者为什么不采用王力的。特别是后一篇《两小儿辩日》中有“孰为汝多智乎?”释“为”为“谓”,于教学来说,取王力的显然更好啊!

请坛友们来讨论。

还有一句“惟弈秋之为听”,“之为”也挺麻烦的。

1 个赞

1.陈述句:是为其智弗若,翻译为“这是他的智力比不上”。

  1. 之为,可以理解为“是”,也是倒装,惟弈秋是听。现代汉语里面的“唯你是问”,与此相侔。

补充下背景信息: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为了驳倒: 人本性有善恶,提出

  1. 人性本善,无恶.
    • 那么善怎么没了, 恶怎么有了?
    • 因为环境太恶劣, 大过了善, 导致人恶,但本性不恶。
  2. 山上本性就长草,但牛羊太多,山秃了,但本性不秃。
  3. 不存在君王不明智(王性本智),只是见我的次数太少,见小人的时候太多,所以做事显得不明智, 但本性智。
  4. 人性本智
    • 正例: 张三人性本智, 听课就下棋下的好
    • 反例: 李四人性本智, 听课的用心的时间少,但拉弓射雁的想法太多,所以下棋不行。

是他的智力比不过吗(本性不智吗)?不是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是智慧的, 但是随想太多, 抹杀了这种天性。

窃以为的翻译: (下棋修为学习的表现)做到这般, 他智力不如吗(本性不智吗) ? 曰: 不是这样的

其他段落有论述"智"也是本性.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论述 “不智” , 是为了论述更普遍的概念: “本性”, 论述了本性如何从有到无表现成另一个样, 从而再具体回细分的概念"不善"是怎么来的.

基本同意楼上的看法。“为”就像英语的have、take,是一个泛化的动词。“为是”可以翻译为“造成这样的结果”。
把“为”理解为“认为”“因为”或“抑或”,这个句子都还有冗余成分。

如果这个句子是“惟弈秋之听”,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那么“为”确实好像多余。查《古今虚词大词典》,有这样一个义项:范围副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在某种条件下才出现某种情况。可译为“才”。举的例子有: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唯明王为能行之。窃以为就是这个意思。如此,“惟弈秋之为听”的“之”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相当于“惟弈秋为听”,和词典的举例完全吻合。只不过在文章中它好像不是作一个成分,所以还有存疑之处。

先秦兩漢 - 为是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 孔丘怎么做(做事干活搞得)这般忙碌(如鸟停停飞飞不闲着)?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 大王所大大希望的(事),让我听听?……王的大臣们都充分的供给这些,反而大王要搞这些?回答:No,我不(想)搞这些。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 大家都喜欢这些事(同流合污,似是而非),自己 拿(这些)作为 对的……
    •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 这个双重倒装吓到我了,还是直接点组合词与本意无关的解释为“认为”?
      • 王以孰为胜?
      • 王(认为)把谁作为胜方?
    • 《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 自己拿来作为对的。这个动词的方向真灵活。

《荀子》: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 礼这个东西,被用来正身。师这个事物,被用来正礼。没有了礼,什么用来正身?没有师我怎么知道行礼时做对了(为非作歹)?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先秦兩漢 - 为听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志)只用心在 YIQIU 所作出的劝导(听话,能听进去的意见)。
  • 为什么不简化成“惟听弈秋”,很费解。

韩诗外传》: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

從教師的立場、只要帶學生領會文章、就可以了。不需要解釋成讓文章說得通。古文它就是說不通、才要你背的。另外是貫徹課本的意思。
從家長的立場、這也管的太多了~~~

從語言文字的立場。中文傳統的辦法是看各家的注、不看辭典。辭典是方便初學者和不懂漢語的人。西方的科學的做法、你要立足於某個學術領域、從某些基礎理論出發做推演。
從學生考試的立場、這個不考、不要鑽牛角尖。

從論壇氛圍營造的立場、好像還不錯。大家都能說幾句。

一|。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二|。志惟弈秋之為聽一。。。。。
三|。。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
四|。。。。。矣為是其智弗若與。

四為列。
從王為政、從子為師、從致心以為鴻鵠、從人言以為不智。

阁下是说《孟子》为了过审,用“为”来标记解密,以隐藏真正的内容?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