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争 词汇的奥秘,很多低频词啊,不适合背单词?

问题是每天的时间有限,背单词与看材料的比例如何。根据我的经验,背单词必然严重压缩看材料的时间,尤其是anki这种反复复习的,一开始每天100新单词可能也就半个多小时,到后面不断累积,每天的复习量能有五六百,加上新单词,每天耗费的时间能有1个半甚至2个小时,那么还有多少时间去看材料呢。
而且先背单词再大量听读的方案是有条件的,你看知乎这个是先背2个月单词再转为阅读。这2个月的时间点就非常有意思,根据我的经验,短期记忆有效的阶段大概就在2~3个月,换句话说,这人是在短期记忆还没消退完之前就转入了阅读。如果你没有他这么集中的时间,而把这个过程拖长到半年的话,之前的效果早就没了。而且说实话,他这最后一句话还是大量听读。这就好比左旋肉碱减肥一样,吃了左旋肉碱必须得配合大量运动,然而大量运动本身就减肥,那么最后减肥成功了,到底是大量运动的功劳还是左旋肉碱的功劳?
我也是经过大量背单词的阶段的,我觉得完全是走弯路,根据我的经验,每天的时间,听读比例越高背单词比例越低效果越好。

2 个赞

时间有限确实是个问题,似乎只能靠控制每天新学的数量,比如20个;这样看,累积单词+每天新学,应该能让anki 每天的数量大致均匀?或者峰值不超过200、300这样?

另外,anki的优势就在于长期记忆,如果真的每天都及时复习了,那么哪怕半年、一年后,这些单词还能记住个八九成?(而且在这段时间还会通过阅读其他材料“看到”这些单词),所以我有点疑问你说的

而把这个过程拖长到半年的话,之前的效果早就没了

我重新看了一遍上面的链接,确实他背单词只是打个基础:

千万记得背单词是过程不是目的,过程越快越好,背完后就要大量的听和读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是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个单词量的。我属于“背完,再看书和听书派”

这个问题中 另一个例子是:

从去年11月开始,我大概花了800-1000个小时来背这两万个单词,工作日平均每天5个小时,周末和节假日10个小时以上。新词在3月份就已全部背完,还在偶尔还有些复习工作。我严格按照软件的提示进行复习(不复习完是没法学新词的),现在基本记住了九成以上,少数没记住的,我相信在以后的复习和过滤

作者:Noah
链接:你是如何将英语词汇量提升到 2 万,甚至 3 万的?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了一圈下来 问题无非是怎么背,背什么 如何背 且不说争论了 这也是大家都看到的 大家没看到的是 在潜意识中有个前提 就是 单词就那样了 没啥好想好说的 所以 如何背 背什么都成了个人问题 先说背啥 英语中最常用的单词是本族词——就是当年的海盗带到英国的那些词——还有就是罗曼征服者带过的法语词——这两个部分是英语词汇的基础 不好的消息是,这两部分的单词因为太常用 词义都非常复杂,且词形非常不规范 用构词法来背效果不很好 因为无论是解释词形或者是词义 都太让人费心劳神了 一般人更是应付不下来 这也就是很多人不推荐的原因 词源太曲折 一般人可能也不知适用 英语中大量的专业词 日常极少用 这些词要么来自拉丁语 要么来自希腊语 都有词根词缀 词义也简单 是构词法大展拳脚的舞台 说到这里 有人会问 常用词除了死记就没办法了吗?首先不得不说 常用词无论是拼写还是词义 变化都很大 很复杂 要弄明白没那么容易 不过 只要是问题 就有解决之法 我个人认为 解决这些词的关键 是找到每个词的灵魂 什么是一个词的灵魂 它的灵魂有两个 一个是从哪里来 一个是词义如何发展变化 其实 这两个可以归结为两个字 词源 其实 词源在记单词中除了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好奇心 作用其实不大 所以 对此没兴趣 完全可以不去管 所以 记单词的核心是解决单词如何用 如何灵活用 而理解词典中的词义用法是其基础 如果你找到了这个单词的灵魂 就不愁把它给忘了 只是到目前为止 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 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去讨论自己的看法

1 个赞

所以 现在很多人记单词 要么只是记住了一个拼写一个读音和一个对应的汉语词语 要么是记住了一个拼写一个读音加上一个英语释义 这样的记忆并没有真正触及单词的灵魂 所以 当时记住了 很快就忘记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 在我看来 很多人的学习方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不过 这也不能怪学习者 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真正解决这个困境的作品出来

过了单词这一关 后面除了听说读 最好也动动笔 亲自写点东西 这对于真正提升英语水平 有莫大的作用

其实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大致说明问题。实验设计尽量排除干扰因素。从词频15000左右的生词中挑选100个生词,这些生词要求不存在高词频的同族词,词频15000基本上可以说平时看书看片不会碰到了。同时准备含有这些生词且不含其他生词的100个例句备用。
实验1:背完之后封存。3个月后拿出来,用例句测试,看能看懂多少句子的意思。
实验2:用anki或类似的记忆曲线app背诵3个月后封存,到6个月的时候拿出来用例句测试。按照经验,anki前期重复次数多,到了3个月之后的下一次大多超过3个月,但为了避免在测试前几天正好复习过,所以封存3个月。这个更加符合主流的背单词法的场景。
我没有严格地按照这个来,也就是说实际上包括那些带同族词的低词频词的情况下,实际看懂率低于20%。也就是说,起码对于我来说,映射法的效率极低。
这也基本上说明了anki之类的记忆曲线app的效果也不怎么样。但为什么很多人又觉得anki的效果好的,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重复度,即,前3个月由于重复度高,所以效果好,到了第6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忘了,但此时由于点了“Again”,又重头开始。换句话说,anki之所以效果好,是因为每3个月都至少重复一次,这基本上就说明大部分单词没有转入长期记忆。一旦哪天坚持不下去停止背诵,就会遗忘。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如果测试不是采用例句,而是英→中的四选一词汇量测试题的话,正确率会高于50%,达到七八十都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用这些app一边背一边测试(这些app大多带词汇量测试功能)时刻都能感觉词汇量在增长。因为映射法这种方式就决定了最对应的测试方法就是映射,然而可惜的是决定英语词汇量的真正方法在于在文章中是否能看懂,而不是给个选择题能否选对。

1 个赞

我觉得 解决遗忘的真正问题有两个 一是真正理解词义用法的灵魂 现在种种记忆方式 方法只知道记而不如何寻找词义用法的灵魂 当你把词义的灵魂抓住了 相信就会记得更加牢 其实 语言是要用的 记到一个词 要及时用起来 无论是说 读 写都行 对于单词来说 你读十遍 不如自己在写作中用一遍 效果来得更好

嗯,如果不用那确实会忘记。
anki 到3个月的时候,再点击again,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而且 要再记住这些忘记的词会相对初学时 容易些。在这个半年到一年的过程中,我觉得大部分单词已经转换为长期记忆了。

这里我觉得一个重点就是你要背的这些词、反复记忆的词,是高频词,这样才有价值,或者通过anki能反复记忆,或者在日常中你就会遇到他们。如果你背的是低频词,用不到的词,记住与否就没有太多意义了,所以词表的选择也是一个重点

谢谢介绍本族词。灵魂论有点缥缈了 :joy: 等你学会了某个单词自然就是掌握了,但现在就是怎么学会这个过程,虽然注定是耗时且痛苦,但还是期望能有些改进效率的方案

所谓灵魂 就是单词从哪来 怎么来 词义用法如何产生 如何变化 如何形成现在的用法 这个题目有点宏大 比较难处理 这也是在网上看不到有人解读的原因

问题是这种反复重复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就是费时,而这些时间如果用来听读,能有更好的效果。
实际上所谓的我先背了,然后再听读正好碰到这种相辅相成说也站不住脚。如果在背完的一两个月内正好碰到,确实是理想状态。不过我们也知道,一般来说单词是需要在语境中多次遇到才能真正记住的,所以这第一次碰到之后,下面就是沉浸法起作用的阶段;那与从来不背单词的区别在哪里呢,就是不背单词的需要查字典。换句话说,不背单词的,在查过一次字典之后,就持平了。
于是费了这么大力气,唯一的效果只不过是省一次查字典的时间,这在几十年前或许有点意义,毕竟翻纸质字典非常费时,但是现在只是点一下鼠标的时间罢了。

2 个赞

只有一两成单词需要点击again; 点击again后,也只需要少数几天的重复就能记住。只要有这两点,那记忆就是有效的。

选择题这个方法,我是不用的,一个是本身是提示,另外其他的释义会对记忆造成干扰。如果某个单词你没记的很好,即使你选中了,也无非有点自欺欺人,没啥必要。

如果映射法,(通过多次重复)你能达到八九成的记忆率,就更加不需要选择题了

嗯嗯,确实是这样。除非能做到刷卡速度极快,但即使 10s/卡,1个小时可能也就小几百张卡片。

我准备 单词卡+例句卡 同时用,同一个单词的例句卡起到 语境的作用

这里有个吊诡的逻辑。如果是高频词,那么随便看看材料就能反复碰到,根本就不用背;如果是低频词,那么看的材料没有足够大量根本碰不到,背了也碰不到,所以不能真正记住。综合起来,就是背单词没用了。我也是背了一年半单词之后才悟懂这个道理的,之前有人跟我说我也不信。
我目前采用的方法是沉浸法,即看片,不过在看片过程中摘录带有生词、没看懂的句子,然后用anki背诵,这就把量大大缩小,而且由于刚看过的片子,语境特别强,所以基本上一刷就过,根本不费时间。这就大大减小了anki的弊端。

感谢分享,我可能还处在你一年半以前 :joy: anyway,我先试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会用 阅读/看片 法

我疑问的是,较长时间后,比如3个月后,你刷这个卡或者对这个单词,还是很快吗;
另外,这样的做法,可能卡片数量比较少?

这就是强语境的好处了,就算忘了,角色的台词语音、场景截图都能让你回忆起当时看片的感受,继而想起什么意思来,这是词典例句无法具备的。基本上“again”率低于10%。而且说到底,这也只不过是对付那些相对冷僻的词的。真正的高频词看的材料足够多,自然就会记住。
根本上靠的还是大量听读。总的来说,看你每天用在英语上的时间比例,如果听读材料的比例低于50%,那说明方法上肯定是有问题的。
外语学习上很多看起来快实则慢,有些看起来慢实则快,非常影响直觉。比如用沉浸法,至少要看一两百万字才能积累到1万的词汇量,如果这些单词背一轮可能要不了1/10的时间,看起来很快,但是这些词基本上都在不断遗忘之中,而且是孤立的,只会中文映射,放到语境中大概率看不懂。但是靠积累获得词汇量的,是真正理解记住的,在变幻不定的语境中也能看懂。就算给你同样的时间,把单词背十轮,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3 个赞

明白了 :+1: 反复背 vs 阅读法 的耗时问题,也是一个重点

英语的来源很多,懂一点拉丁语、法语、德语,对英语学习帮助很大,反之亦然。
很多近现代才出现的英语词汇,比如用拉丁词根或希腊词根创造的医学词汇,很难记,但了解词根和构词法以后就不难了。而那些来源于原始印欧语或原始日耳曼语的词汇,词形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英语单词通常比较简单直接记忆即可。
看电影学外语是一种很实用的途径,可以借鉴一下许岑的方法。

2 个赞

感谢分享,我应该不需要学专业词汇,所以确实词根只是辅助;
看电影的方法,可能还是太慢了点 :joy: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