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现在还有完整演奏 元明戏曲与念白的么?

听说b站上有《牡丹亭》的视频,正好手头有《牡丹亭》一书,准备边看视频边咀嚼原文,结果一看念白,改动了很多,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与书上完全一样的视频。
想看看《西厢记》的视频,也都是越剧,唱词也和原书大相径庭。

所以请教研究现代戏曲的大家,目前的传统戏曲演奏就没有完全把元戏曲(西厢记)或者明代戏曲(牡丹亭),一比一 搬上舞台的么?

我不研究戏曲,不过据我所知,现存的戏曲比较像案头阅读的版本,在演出时另有演出的版本(舞台本),本来就不可能看到和案头阅读本一模一样的演出。

供参考:

中国古典戏曲自古有“曲无定本”之说。戏曲文本自有其特殊性,与诗文颇为不同。诗文在流传过程中,虽然在不同时期也有手稿本、传抄本、定本等差别,但当作者写定之后,文本本身也就固定了,作者的创作活动就此结束,除非遇到不可抗拒的原因,文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即使有变化,也只不过是传抄刊刻过程中出现的错讹,不至于影响到文本自身。戏曲文本则不同。戏曲本质上属于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戏剧文本完成之后,戏剧的创作依然处于未结束状态,剧本仍留有相当程度的空白,尚需演员在舞台演出时加以补充才能完成。戏剧文本随着演出活动的进行始终处于一种变动的状态,每一次演出,都有可能对已经建构的文本产生变更或改动。演出的场所和目的不同,演员的即兴发挥或者背诵剧本台词的偏差,戏剧场面所做的临时调整,由演出时间的限制所做出关目临时的增加或删减等等,都会成为戏剧文本改动的依据。除此之外,戏曲文本存在方式也极为特殊,性质上有舞台脚本和案头阅读文本的不同,使用上有民间本和宫廷本的差异,传播上有当代原生态和后世文人加工本的异样,面貌上有质朴粗糙和优雅整饬的变化,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到剧本的存在形态,造成传世文本的变动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