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通假大字典[1998][张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3.7.11

主要责任者:张桁,许梦麟;李之亮,赵宗乙
责任方式:主编;副主编
出版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哈尔滨
字数:1330千字
页码:1-1032
开本:32
装帧:精
语种:中
定价:48.00
出版时间:1998-04
丛书多卷书否: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2230条词条。

通假字是我们在古籍阅读或古籍整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古往今来,许多人,甚至一些老师宿儒在阅读古书时,都因对通假字没有透彻了解而误解了文意,最典型的例子如王安石由于不知“剥”通“攴”而误解了《诗·豳风·七月》:“八月剥枣”。还有许多古注,也因不知通假而误注经文,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就举出古人由于忽视通假而产生的经文误注二百五十一例。古书注解,众说纷纭,究其原因,多和通假字有关。
什么叫通假字?通即通用之意,假即借代之意。顾名思义,通假字就是通用借代之字。具体地说,就是古人在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来应该用的那个字,而是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如《荀子·王霸》:“台谢甚高。”《公羊传·宣公十六年》:“成周宣谢灾。”两句中的“谢”均指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与它的本义“认错、道歉”毫无关系,这里本来应该用“榭”字,只是由于“谢”与“榭”音同,便借“谢”为“榭”了。再如《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这里的“饿莩”本应写作“饿殍”,指饿死的人,“莩”的本义是“芦秆里的白色薄膜”,与“饿死的人”意思了不相干,只是由于“莩”与“殍”古音相近,便借“莩”为“殍”了。由此可见,通假字与声韵有直接关系,而与其意义无关。
通假字也叫借代字。但它与“六书”所说的假借不同。汉字“六书”中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语言中有这个词,可是汉字中还没有造出记录这个词的字,于是就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它,不再另造新字。如“而”,本义指胡须,借为连词,表顺承和转折关系;又如“叔”,本义为拾取,借为叔伯的“叔”。其他如地名字、姓氏字等,都是依声托事,属“六书”的假借。通假则是本有其字,以声相代。二者虽都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其性质却大不相同,“六书”的假借通过同音(或音近)替代而产生字义的孳乳而寖多,通假则是通过同音(或音近)替代而产生用字的分歧现象。这种用字的同音替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写别字,只是这种别字已被古书承袭了下来,得到认可罢了。
通假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甲骨文中就有它的踪迹。例如“ㄓ”字,罗振玉、孙诒让都释为“之”,郭沫若云:“ㄓ字罗释之,然卜辞多借为又,‘如俘人十ㄓ五人’或‘十ㄓ六人’者”。又云:“卜辞习见之‘受ㄓ又’,亦当读为‘受有祐’。”固然,甲骨文中一字多用的现象很多,不能把它们都说成通假,但象上述的“又”字,甲骨文中已有定形,它有“右”、“祐”、“有”、“又”等义,“ㄓ”既释为“之”,又用为“有”或“又”,就只能认为它是通假字了。在先秦两汉的古籍中,通假现象非常普遍,近年来出土的汉代帛书竹简中的通假字,更是多得惊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原因大体是:一、上古时期,汉字的使用没有规范化,人们用字比较自由,特别是古籍的流传全靠手抄,书写材料又是简策缣帛,刀笔漆墨,非常不便,这就给同音替代提供了条件,人们为了抄写得快一点,往往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或近音字替代笔画繁多的本字,或者著作者、抄写者受方言方音的影响而将本字写成另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唐宋以后,随着文字的逐渐规范,加上雕版印刷的发明,通假现象就逐渐减少了。二、著作者、抄写者提笔忘字,又懒于翻检而用同音替代的办法写了别字,后人抄书,沿袭了下来,遂成为习惯写法。
通假字的读音问题,依古书注释中“读若”、“读如”、“读为”、“当作”之例,应该读被借的本字之音。我们不主张用古音去读古书,但由于通假字的音同通假或音近通假,是根据上古音说的,所以我们应当学点古音,从而便于识别通假字。在我们阅读古籍遇到通假字时,如果借字与本字今音全同,当然不存在读什么音的问题,如果借字与本字的读音不同,事实上,上古音发展到今天,变化是很大的,借字与本字今读不同音,也是大量存在的,对这部分通假字,就要按本字的今音来读。如“野有饿莩”,莩借为殍,莩,上古为滂母幽部;殍,上古为並母幽部。滂、並旁纽双声,幽部迭韵,两字属音近通假。但在现代汉语中,莩音fu,殍音piao,两字读音完全不同了,“饿莩”的“莩”,就应读本字“殍”的音。对于这一点,王引之说得很清楚。他说:“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经义述闻》卷三十二)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依前后顺序排列):李之亮(郑州大学)、段书伟(郑州大学)、赵宗乙(黑河师范专科学校)、王浩然(河南大学)、李建伟(河南大学)、王兴业(河南大学)、张桁(郑州大学)、许梦麟(郑州大学)。
最后,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得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支持和关怀,在此仅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二是我们水平有限,因而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编者
一九八八年七月

一、本字典所收字头均有通假义,并有古书例证。无通假义者概不收录。字书、韵书中无古书例证的通假字一般不予收录。对于一部分古今字,人们习惯上认为有通假关系的,予以收录。连绵字以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书写形式为准,其他书写形式按通假处理而择要收录。人名、地名及其他一些特殊名称的异写形式,收录时作为互通处理,如“庖牺”、“伏牺”等。凡互通字均分别出条,不用“见×”形式。
某个字,《辞源》、《辞海》、《说文通训定声》等有不同处理,则择善而从,定其是否为通假字。如“蹙”,《辞源》、《辞海》同蹴,《通训定声》通蹴,依《通训定声》;“锡”,《通训定声》、《辞海》通緆,《辞源》无,则依前者;“锉”,《辞海》将“挫败、挫伤”作为常用义项,《中华大字典》同“挫”,《辞源》通“挫”,则依《辞源》。
二、本字典以借字为字头,被借字(本字)列于字头之下。字头按传统的214部首归部,部首相同的字按笔画多少依次排列。为读者查阅方便,本书编写部首、音序两套索引。
三、本字典用简体字謄写,如遇有影响文义的情况,则酌用繁体字,如“適(适)”。字头一律用繁体字。
四、字头、本字的注音按普通话,用拼音字母注音。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则只注有通假义的一个。如“蹢”,音di,又音zhi,di音有通假义,zhi音无,只注di音。“隋”,音sui,又音tuo,tuo音有通假义,sui音无,只注tuo音。其他读音如有必要,在释义中随义注明。
五、字头释义,只释本义或常用义。通假义的解释顺序是:1.标明“通×”; 2.注明本字的普通话读音;3.例句,为节省笔墨,简明扼要,一般只选一至二句。引二例者,则按时代顺序排列。例句之后简单释义。4.标明借字和本字的上古声母、韵部,并说明属于什么方式的通假。
通假义如有两说,则两说并引。如“訾”,通“恣”。《荀子·非十二子》:“以不俗为俗,离纵而跂訾者也。”注:“訾读为恣,跂訾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也。”梁启雄《简释》以为“訾借为跐,《广雅·释诂》:‘跐,履也。’企跐,谓举踵而步,表示自弃于众人。”
六、一字通两个以上的字,按1、2、3……顺序依次排列。
七、本字典所引书证力求意义完整,书证一律用原书名、篇名,如《史记·项羽本纪》,而不用《鸿门宴》一类篇名。书证的书名,一般不加作者,一些人们不太熟悉的书酌加作者之名,如“任昉《述异记》”。书证的注文,十三经即用“传”、“笺”、“疏”、“注”,一些大家熟知的书如《国语》、《荀子》等,也简用“注”字,不再引注者姓名。对某些《集解》、《集释》,则引注者姓名,如“王先谦《集解》、陈奇猷《集释》”等。
引用史书的传赞、传论及太史公曰,则引用全传之名。如《汉书·公孙刘田王杨陈蔡郑传赞》:“……。”
八、附古、今人论及通假的语句,尽量简明,书名、人名采用简称,如“段注”、“《通训定声》”、“《释文》”、“郭璞云”等。
一、本字典古音的依据,基本上是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所立的部类。
《同源字典》将上古声纽分为五大类、七小类、三十三母。为了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一致起来,本字典,“俟”母不再独立,仍采用三十二声母。它们是:

《同源字典》将古韵分为三类二十九部。为了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一致起来:本字典仍将“冬”部独立出来,计为三类三十部。它们是:

二、本字典将通假现象分为两类——双声迭韵通假和音近通假。
1.双声迭韵通假:借字与本字声母、韵部都相同。
2.音近通假:它们或是韵部相同,声母相近;或是声母相同,韵部相近;或是声母、韵部都相近。根据大量实际材料,参照《同源字典》,本书音近的原则和称述是:
①声母相近
a借字与本字的声母在同一横行(发音部位相同),称旁纽双声。b借字与本字的声母在发音部位邻近的同一竖行(发音方法相同),称准双声。
c借字与本字的声母同属舌音或发音部位邻近齿音,但既不在同一横行,又不在同一竖行,称准旁纽双声。
d借字与本字的声母,或同属喉牙音(发音部位相近),或同属舌齿音(发音部位相近),或同属鼻音——疑、泥、日、明与边音——来(发音方法相同或相近),称邻纽双声。
②韵部相近
a借字与本字的韵部同在甲类或乙类或丙类中同一横行(主要元音相同),称对转迭韵(主要为阴阳对转、阴入对转)。
b借字与本字的韵部同属1—8小类中某一竖行(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称旁转迭韵。
c借字与本字的韵部同在甲类或乙类或丙类,但既不属同一横行,也不属同一竖行(主要元音相近、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称旁对转迭韵。
d 借字与本字的韵部同属Ⅰ—Ⅵ类中某一横行(主要元音相同),或同属2、5、7三个竖行(都是塞音收尾的入声韵),或同属3、6、8三个竖行(都是鼻音收尾的阳声韵),都称为通转迭韵。
上述相通情况中,声母以双声、旁纽双声、舌齿音的准双声;韵部以迭韵、对转和鱼铎阳、歌月元的通转为最常见,其他相通现象都比较少见。
三、声母相近中的准双声、准旁纽双声虽以舌齿音为主,但从材料上看,喉牙音与舌头音,喉牙音与舌面音中的余母,喉牙音与唇音等,都确有相通的实例,如:
鲜通“獻”
《礼记·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鲜即“献”,《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酒。”鲜通“献”,献祭。鲜字属心母,献字属晓母,分别为齿头音和牙音。
黎通“耆”
《国语·吴语》:“今王播弃黎老,而(近)孩童焉比谋。”同书又作“耆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云:“古字黎与耆通。”黎字属来母,耆字属群母,分别为牙音和舌头音。
矞通“谲”
《荀子·非十二子》:“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人矣。”王先谦《集解》:“矞与谲同。”矞字属余母,谲字属见母,分别为舌面音和牙音。我们认为可以互通。
武通“幠”
《礼记·王藻》:“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注:“武,冠卷也。”冠卷即“幠”。武字属明母,幠字属晓母,分别为唇音和牙音。
类似上述几例的情况,只要材料可靠,例证充分,韵部又相同或相近,本字典也列入准双声、准旁纽双声。





通假大字典[1998][张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zip (1.3 MB)

1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