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疑難典故求教

幼學瓊林的校注做的差不多了,但仍有尋可靠典故而不得的。原文和個人意見,茲列如下:

1.天文增:陳橋驛軍兵欲變,獨日重輪(出〈古事苑〉)

原注:(宋書?)周使趙太祖,帥師征漢,宿陳橋驛。石守信等共謀立太祖為帝。軍士以黃袍加身,獨日重輪,見天文。

2.地輿: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疑為西晉。)

3.身體增:廣宅*云面。(疑爲赤宅之訛)

4.人事增:袞袞匆匆*,倉皇之義。(袞袞非倉皇之意也,余意當以急急或促促替之。)

5.宮室:知妄室*,乃半山居士知妄處。(語出〈古事苑〉,清〈石鐘山志〉、〈九江府志〉、〈湖口縣志〉亦載之。然未見宋人輯此事)

6.疾病死喪:百日內*曰泣血(未知出處)

7.朋友賓主:周舉得親於黃憲,不披綿纊猶溫*(出〈古事苑〉)

8.孫承祖服,嫡孫杖期;長子已死,嫡孫承重。(出自〈儀禮·喪服〉,然未嘗讀〈儀禮〉)

9.技藝:龍圖酷而夢二使*
龍圖,當係包拯也,然余不知「夢二使」何來也。原註所謂李龍圖者,不知何許人也。
原註:唐李龍圖莅政酷虐,楊公街數代宰執之地,欲以與之,夢二使叱之而止。

10.技藝:縱橫闔闢,止爭一先*。
原注:李嚴賦「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棊有黑白,陰陽分也。駢羅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陳,行之在人,蓋王政也。縱横闔闢,止爭一先。」出〈廣事類賦〉。「局必方正……蓋王政也」出自班超〈奕旨〉。

11.訟獄:蒿滿圜扉之宅,人懷天保初年*(待考。)

12.釋道鬼神:通慧作門*(出〈古事苑〉)

13.山間明月,彩鸞棲張叟綠筠。(出〈古事苑〉)
原注:張虚靜天師隱龍虎山,結廬而處,有彩鸞棲鴉其上,作詩有結廬高處無人到,夜半彩鸞棲綠筠之語。

「白玉蟾」有詩〈贊歷代天師·第八代諱迥字彥超〉:「丹篆纔書泣鬼神,年踰九十脫紅塵。至今巖上結廬處,夜半鳳凰棲綠筠。」或從此訛來。

14.花木:生薑盜母荽留子*

原注:「唐人諺語,卽今亦云芒種栽薑,夏至偷娘。荽音緩,香菜也。園丁,蒔菜之人。」語出〈古事苑〉。
胡:〈本草綱目〉:薑宜原隰沙地,四月取母薑種之,五月生苖,如初生嫩蘆,而葉稍闊,似竹葉對生,葉亦辛香,秋社前後,新芽頓長,如列指状,採食無筋,謂之子薑,秋分後者次之,霜降則老矣。
荽留子,芫荽子可爲藥用,故留之。見〈千金食治〉

如果壇友有閒暇,還望幫我看看。
另外:幼學瓊林校對的最終版這幾天大概更新,蔡增和葉增都加了進去。

1 个赞

我查一点和宋朝有关的资料吧。这是我正经八百研究的朝代。

“獨日重輪”是对《宋史》所记天象的概括。

史部,正史類,宋史,卷一
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禦之次陳橋驛軍中知星者苖訓引門吏楚昭輔視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

“知妄”在北宋的书里没找到资料,但是在南宋的类书里有点蛛丝马迹。至少是南宋的传说吧。禅宗的书里有类似的话。或许禅门附会王安石说过这话,传说再加油添醋,造出了一个“知妄室”。

子部,類書類,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四十七
真妄如火
若知妄為妄即妄是真認妄為真雖真亦妄(荆公)
https://www.kanripo.org/edition/WYG/KR3k0030/047

子部,類書類,韻府群玉,卷四
妄眞
為丨雖真亦妄半山語録

子部,類書類,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二十九
知妄為妄即妄是真認妄為真雖真亦妄(荆公語録)

1 个赞

我不相信是包拯。包拯无酷吏之名。

我估计这是明朝小说情节。李梦阳有人称李龙图。李梦阳也非酷吏,但是小说当然可以乱编。

1 个赞

包公鬼神之事的附會比較多而李夢陽比較少,因此我傾向是包公。〈中國神怪大辭典〉說第五殿閻羅王姓包,可能出自包公戲?這得上知網多找論文。

供参考:

《中国大百科全书》“包公传说”
宋元南戏《小孙屠》中包公已有“日审阳间夜判阴”的口白,元杂剧现存10本包公戏,包公审的案子各不相同。明《包公案》、清《三侠五义》等小说盛行,渲染包公“日审阳,夜断阴”,神断七十二件无头案,故胡适说包公是清官传说的箭垛人物。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15810&Type=bkzyb&SubID=44363

《维基百科》“包拯”
他还被誉为“中国司法之神”。道教传其为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亦称阎罗天子、森罗殿主、包府千岁、文曲星君。
(略)
传说包拯审案不分昼夜:夜审阴,日审阳,亦即其晚上灵魂出窍,到阴司审判鬼魂,所以民间流传的包拯肖像,都在额上画一枚弦月。华南地区有传说谓包拯死后被封为十殿阎罗中的五殿森罗王。

1 个赞

宋李綱《梁谿集》:庖治之法,必以斤斧生加斬剉而後可食,在彼者受無量苦。而又一鱟之中有百千子,殺一鱟則百千子皆隨而死,在我者造無量業。以是義故,再欲活之,疑而未決,置于庭中。是夜,梁谿夢二人,一大一小,拜於几案之前,若從人之遭譴而祈釋者,叱之不去,其拜不巳。驚魘而寤,徐思所以,豈疇昔之鱟而為此耶?
應是李綱,校對《幼學瓊林》,查資料的能力確實長進不少。本帖典故基本查到、或者判定是否訛誤了。
*應是李綱,這是我對「夢二使」最初起源的看法。結合舊註看,這裏直接來源大概是少實先生所指出的《琅嬛集》。請參看少實先生的貼文
而我直接來源的猜測,有許多可疑處

龍圖酷而夢二使

梁谿夢二人,一大一小
疇昔之鱟

上面的梦二使,和ctext风水书所说吻合。

下面的梦二人,李纲是疑心他捕捉的鱟来哀求饶命,这是佛教徒想宣扬放生,编了个梦。无所谓残酷。

上下两个梦没有关系。

我仍然认为李龙图就是风水先生的杜撰。

据我所知,李纲曾任丞相、知枢密院,事迹可考,未曾任龙图阁学士,亦无人称之为李龙图。

剛纔沒有說清楚,不好意思。
我的意思是,這裏「李龍圖夢二使」就是從「李綱」這裏化出來的。鄒聖脈編寫幼學瓊林增文時參考《古事苑》《廣事類賦》,因此成了「龍圖酷而夢二使」。至於從哪裏收集到「李龍圖」的典故,或許就如少實先生所言,是風水不經之談。但從「李姓」「酷」「夢二使」來看,其源頭我推斷是「李淵」。而幼學瓊林此處編寫的參考,大概確如少實先生所言 :pray:

假如你相信原注,那说的是唐朝的事。李渊是唐朝皇帝,哪会去找风水先生找地。李纲跟这个也没半点关系。传说也扯不上李纲。

你可以再看看这个《琅嬛天文集》,其说法和《幼学琼林》旧注所说完全吻合。

琅嬛天文集

我疏通一下这段话吧:

唐李龍圖莅政酷虐,楊公街數代宰執之地,欲以與之,夢二使叱之而止。

姓杨的是个风水先生,找到一块风水宝地,把死者埋在里面,死者的后代就会出三四个丞相。但是姓杨的晚上梦见两个天使,斥责他不可把风水宝地给残酷的李龙图,于是这事就吹了。

严格说起来,正文和旧注并不吻合。正文说做梦的是李龙图,旧注说是姓杨的因为李龙图而做梦。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必研究了,算了吧。

不好意思,一時疏忽「李綱」打成「李淵」了

《琅嬛集》出版時間不詳,但大概不會是北宋「陳太初」。而這兩則故事有相似處,又都有勸人莫「酷」的教化意義,我因此有典故源自李綱的想法。但如少實先生說,這裏的「李龍圖」出自《琅嬛集》纔站得住腳

《琅嬛集》的作者是清代陈太初。我引用了南图的书目,你没注意看。

我列出详细的资料吧:

琅嬛天文集四卷
(清)陳太初 撰
清嘉慶八年(1803)抱蘭軒活字印本,四册。子/天文曆算/天文。

1 个赞

受教了,多謝。
每回與少實先生探討總有收穫。

1 个赞

楊公街數代宰執之地
“街”字不可解,是错字吗?

楊公不知是否楊救贫?

楊公(救贫)风水真传地——江西贛州雩(于都)
从史料可证,于都是杨公风水文化传承的摇篮,是杨救贫活动的中心,杨救贫当年以宁都,于 … 杨公弥留之际口授的“头顶八字水,脚踩寒信幛,谁人葬得中,代代出宰相”的 …

查了下,「得」之訛。《廣事類賦》的文本

1 个赞


本站登樓古籍外部鏈接「廈大」有許多獨特資料,在裏面有許多發現。

1 个赞

你没说我还没注意。原来通过登楼可以利用厦大的数据。

用“宰執之地”做关键词,厦大检索所得,资料比登楼多。

关键词:宰執之地

終不能得其地者有之矣昔筠松爲大守李唐𨜮得地䖏之武岡山乃數代 宰執之地 未與之言夜夢両使者按劎叱曰仙莫錯李守蒞政刻核大甚神人共怒不宜 明·坦齋文集[劉三吾]【明萬曆六年賈緣刻本】
苟非其人則此穴將昧而不顯得而復失昔李唐龍圖蒞政酷虐楊公得數代 宰執之地 欲以與之夢二使叱之而止孫鍾孤孝種瓜爲業三仙人乞食畢示之葬地後 明·推篷寤語[李豫亨]【明隆慶五年李氏思敬堂刻本】
人苟非其人則此穴昧而不顯得而復失昔李唐龍圖蒞政酷虐楊公得數代 宰執之地 欲以與之夢二使叱之而止孫鍾孤孝種瓜爲業三僊人乞食畢示之𦵏地 明·禪寄筆談[陳師]【明萬曆二十一年自刻本】
人茍非其人則此穴昧而不顯得而復失昔唐李龍圖莅政酷虐楊公街數代 宰執之地 欲以與之夢二使叱之而止孫鍾孤孝種瓜為業三仙示以葬地後四世為吳 淸·廣事類賦[華希閔]【清乾隆二十九年華希閔刻本】
張筠松為太守李唐卿得 宰執之地 於武岡山夜夢神人語曰李守刻覈不應得此吉地未幾且當死非命矣後果 淸·(光緒)湖南通志[曾國荃]【清光緖十一年刻本】
夜氣識者以爲諸葛武侯鷄鳴枕也見寄園寄所寄張筠松爲太守李唐鄉得 宰執之地 於武岡山夜夢神人語曰李守刻覈不應得此吉地未幾且當死非命矣後果 淸·(同治)武岡州志[黄維瓚]【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之復大寢向曉姑醒猶見虎蹲在脚後 紀異錄 張筠松爲太守李唐卿得 宰執之地 於武岡山夜夢神人語曰李守刻核不應得此吉地未幾且當死非命矣後果 淸·(嘉慶)武岡州志[許紹宗]【清嘉慶二十二年刻本】
員一印于邵民張氏其文爲漢壽亭侯見本省通志張筠松爲太守李唐卿得 宰執之地 于武岡山夜夢神人語曰李守刻核不應得此吉地未幾且當死非命矣後果 淸·(康熙)寳慶府志[梁碧海]【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
夜氣識者以為諸葛武侯雞鳴枕也見寄園寄所寄張筠松為太守李唐卿得 宰執之地 於武岡山夜夢神人語曰李守刻覈不應得此吉地未幾且當死非命矣後果 淸·(道光)寳慶府志[黄宅中]【清道光二十七年修民國二十三年重印本】

登楼只有一条:

其他·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二年買一印於邵民張氏,其文為漢壽亭侯。張筠松為太守,李唐卿得宰執之地於武岡山,夜夢神人語曰:李守刻核,不應得此吉地,未幾,且當死

查李唐卿:

李唐卿
维基百科
李唐卿(?—?),字相之,号慎言居士,南宋绍兴(今属浙江)人。

由此可以得到以下推论:

1.杨公即《撼龙经》作者杨筠松,李龍圖为南宋人李唐卿,明人称为“李唐卿龍圖”,脱“卿”字,误为“李唐龍圖”,再误为“唐李龍圖”。看来杨筠松是南宋人,不是唐朝人,有意思。
2.陈太初所引《笔谈》或即《禪寄筆談》?
3.本来是杨筠松做梦,《古今圖書集成》的断句容易误断:

错误:
張筠松為太守,李唐卿得宰執之地於武岡山,夜夢
正确:
(張)筠松為太守李唐卿得宰執之地於武岡山,夜夢
把杨筠松搞成張筠松,断句假如错误就变成是李唐卿做梦。所以这一条注必须引《古今圖書集成》。

所有问题圆满解决。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