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对以前的语法书起了兴趣,想看看以前比如清末民初时期都是怎么学英语语法的
然后看到原来现在这些 “理所当然” 的语法术语,以前还有别的命名方式
比如,副词叫做 “疏状词”,副词是什么我懂,但是为什么被以前的人命名为 “疏状词” 呢
然后我查寻了一番,在中文语法和俄语语法中,现在还经常用 “疏状关系” 一词来讲解副词相关的知识
于是我又查寻了一番,这个 “疏状” 到底是什么意思,来自哪些典故?最后还是一头雾水,问了 GPT4 也是瞎编一番,不知所云,所以想请教行家,这个 “疏状”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试着看了下日语词典的解释:
看到这里觉得「状语」这个词也有点奇怪,于是又去查了下「状」:
(5)
情形;状况 [state;condition]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传》
欲死秦军状。――《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状语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巡抚状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巴陵胜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绘败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景状亦近。――蔡元培《图画》
(看了上面的例句,突然反应过来「不可名状」为什么是「难以描述」的意思,这大概就是作为中文母语者的好处了吧)
在《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里找到了其为翻译词的印证:
结合上面关于「状」的解释,回头来看「状语」,觉得这位前辈真的是「意译」得恰到好处,比「鞲鞴」平易近人多了:)
有一个机械中特别重要的装置,叫活塞,英文是 piston。不过在中国,这个词最早不叫活塞,而叫 “鞲鞴”。这个词,念 “勾背”。据李文、戴吾三两位考证,是中国第一艘火轮船的制造者徐寿发明的,徐寿 1871 年在《汽机发轫》首次把 piston 翻成鞲鞴。别看这词冷僻古怪又麻烦,还真是有典故的。“鞲” 字意义是革制的皮套,引申成皮制的鼓风机,也就是风箱;“鞴” 字就更精妙了,它的意思是:水受压而喷涌而出。唐代皮日休的《通玄子栖宾亭记》:“源内橐籥鞴出琉璃液。”一鼓一压,正是活塞工作之象。徐寿文化水平太高,用这两个字来译 piston,真是用典贴切,古今妙译里,也排得上号,就是他妈太麻烦了…… 所以后来大家普遍都使用 “活塞” 这个更浅显的词,鞲鞴则只留存在专业领域。
文末引用自:
老兄的这本词典叫什么名字呀?想入手了
谢谢老兄!这就拿来好好学习!
疏字解释为陈述好像也不太贴切。
“疏”字如做陈述理解的话,一是分条陈述的意思,一是臣子向君王的陈情,就其语境来看好像不太适合直接做 “陈述” 解,但是理解为 “梳理” 的话感觉也挺别扭。
可能按 “注疏” 之注解之意更合适,即 “注解状态”,但也不确定。
我现在纠结的地方就是,“疏状” 这个词是谁发明的,难道是说专门为语法而新发明的,有没有更早的典故呢?
你自己查查古籍库,这个词在古代是同义反复现象,疏状二字都是向上级言事的文书,显然这种意思是近代造出来的,上面那个辞源书溯源到1915而已
我没能力收集和查询更多近代文献资料,就只遵循上面那本辞书的说法好了…
其实应该还会更早,1908顏惠慶英華大辭典和1913商務書館英華新字典都出现了这个词来翻译adverb
这是训诂用语,你确定这么解释更准确吗?
就是不确定啊
所以才想知道其来历
根据上面种种证据表明,状辞演化成了疏状词
近代最早的系统性中文语法书据说是1898年的《马氏文通》,里面尚未出现 “疏状字”,而是 “状字”,看来是1900年左右演变出来的,就是不知是谁最先用的,而他又是怎么想起这么个用法的
《马氏文通》卷六:“凡状者,必先其所状。”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导言》指出:马氏之状词(或写作状辞、状语)“不是一个很正式的术语。”
看来 “疏状” 算是正式的术语了,现在还在沿用,可惜不知是谁命名的
限制名词者曰形容词,限制形容词者曰疏状词
疏状之疏,权做 “条陈” 之意罢。
与 @amob 兄所言 “陈述状态” 之意几乎相同,感谢 @amob 所做之解答。
参考如下:
谷继明:南北朝儒家讲经与撰疏之再检讨
一、“疏”义再考
“疏”之含义,学界曾多以为是“疏通”的意思,即对于注文的疏通解释。后来牟润孙力证“疏”的本义是“记”,“讲疏”犹讲经之记录【2】。并认为义疏解经学之兴起,来自于讲经;此体裁最初由佛教使用,因之儒家的讲经以及撰制义疏,皆受佛教影响。此说一出,几为定论。然以词源而论,其说未必然。
按《神仙传》卷七《蓟子训传》:“性好清净,常闲居读《易》,时作小小文疏,皆有意义。”【3】此“小小文疏”,当然是指为《周易》作的阐发性注释。蓟子训为东汉后期人。经典注释后来常用“义疏”之名,偶然也见“文疏”的说法。“文疏”更多的是作为“文档”义出现。如《三国志》卷五一裴注引《孙惠别传》:“惠乃出见,越即以为记室参军,专掌文疏,豫参谋议。每造书檄,越或驿马催之,应命立成,皆有辞旨。”【4】这提示我们,作为经典诠释的“疏”之词源极有可能与行政系统的奏疏、章疏有关。
《文心雕龙·奏启》称:“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可见刘勰以“疏”为疏通之义。然范文澜注谓:“《汉书·苏武传》:‘数疏光过失。’注‘谓条录之。’《杜周传》:‘疏为令。’注:‘谓分条也。’《扬雄传》:‘独可抗疏。’注‘疏条其事而言之。’陈情叙事,必有条理,故奏亦称上疏。”【5】疏有疏通之义,故有条理陈述即为疏。《汉书》卷六〇《杜周传》:“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颜注:“著谓明表也。疏谓分条也。”【6】
疏作为动词用是“条陈”,而后来凡是条陈之文本,乃至文本的物质形式亦称作“疏”。此疏既可指行政文本的奏疏,也可泛指平时的速记。《汉书》卷九二《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近来樊波成据尹湾汉简《衣物疏》等考古文献,证明“疏本为分条计识之义”【7】,可佐证我们的说法。
汉代文本的主要物质载体还是简牍,所以分条记录的简牍,也称作“疏”。纸张广泛应用之后,以纸来条录陈述者,也可称作“疏”。“疏”即含有讲稿、草稿、文稿之意。又案《出三藏记集》载尼子事:“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后所出定二十余卷,厥舅孙质以为真经,行疏劝化”【8】。然则佛家所出自著文本,即便不是专门的经典注释,也可称疏。
牟润孙考订,最早在解经体裁的意义上使用“疏”,来自佛教:“概略言之,释氏讲经而有义疏之作,见于史传者,以东晋法崇为最早,法汰、僧敷二人亦颇早。”【9】法汰等约与道安同时。史传仅言及他们著义疏,未明言义疏自此二人始,而推考道安注经体裁,仅为传注,则“疏”体亦不得更早于道安。然三国蓟子训已有为《周易》作“小小文疏”之事,是疏之起源不必尽在佛教。
又陆机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虽说此书到底是三国吴人陆机还是西晋之陆玑(陆士衡)作,学界尚有争议,但《隋书·经籍志》及《经典释文》皆有著录,六朝义疏也有征引,则此疏当为西晋以上文献。樊波成将之称为“纲要型义疏”【7】。按此疏但解释草木名物,非常符合“条分陈说”的意思。
盖早期偶然出现的“文疏”“疏”或为专题论说,或为条举解说,尚未自觉地形成一种诠释学体裁。佛教则以“疏”作为专门的解经体裁之称。其最初不必与讲经相关,则“疏”字义不必然起源于“记录”义。事实上,佛教解释体裁的“疏”具有双层含义:以物质形态而言,疏含有“文稿”的意思,可以指涉解经者在经典之外撰就的解释性文稿。以解释学过程而言,“疏”应当用其“条陈”义。
佛典事数、名相至为复杂,必须一一加以解释,甚至产生了独立的毗昙学。那么经师在解说佛经时,即于佛经之外条分缕析地加以申说,此即“疏条其事而言之”,所以称“疏”。同时,佛经整体的结构复杂,也需要一一说明,乃有科判之学,科判也与“条分”有关,因之亦称“疏”。总而言之,我们由以上分析可见,佛经解释作品称作“疏”,是与其解释学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疏”之名义,不必起源于讲。然而佛教、儒家之讲经,其相互作用到底如何呢?欲探讨此问题,先要考察佛教传入之前的儒家讲经是何样态。
请问严复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什么,谢谢
《英文汉诂》,严复写的唯一一本英语教程
感谢
搜到《英文汉诂》1904年出版,是一本讲述英语语法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