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作“俍㑥”
《大辞典》三民书局作“俍偒”
3 Likes
供参考: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
俍
读音l·ang(ˇ),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卢党切,上,荡韵。①[俍偒]长貌。《广韵》:“俍偒,长貌。”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
偒
“荡”的古字,放纵。《字汇编》:“偒,古荡字。”
《关中方言大词典》
俍偒 lǎng tǎng
长貌。例:个子长了个高荒荒,干活俍里~地不灵巧。│走路是个大侉闪,~地不轻巧。《广韵》:“俍,俍偒,长貌。”
2 Likes
没有从人从易之字.應是排錯.
可以肯定是《汉语大字典》的错字。
有“㑥”字,但音义完全不同。
《汉语大字典》第2版
〖㑥〗
《説文》:“㑥,輕也。从人,易聲。一曰交㑥。”徐灝注箋:“交易與輕易、難易皆本作易,此㑥字乃後事增加。”
yì 《廣韻》以豉切,去寘以。支部。
(1)轻慢。《説文·人部》:“㑥,輕也。”《廣韻·寘韻》:“㑥,相輕慢也。”《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吏之道》:“興事不當,則民㑥指。”
(2)轻率。《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當論而端弗論,及㑥其獄,端令不致,論出之,是謂縱囚。”
(3)交换。《説文·人部》:“㑥,交㑥。”《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可(何)謂瓊?瓊者,玉檢殹也。節(即)亡玉若人貿㑥之。”
(4)平易。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十六引《蒼頡篇》:“㑥,平易也。”《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吏之道》:“道㑥車利,精而勿致,興之必疾。”
《汉语大字典》的这一错误,反过来倒是凸显出三民书局《大辞典》的价值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