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用現代漢語普通話拼音標註(讀音參考了黃德寬《古代漢語》等資料)。以簡單易背為原則。
這份說文解字部首表的改良版(改定了一些傳抄訛誤的篆形),改的地方都用較為可信的篆文圖片替換了原本的篆文字體(「䰜」是照著秦簡粥字手寫的)。有些字東漢就是訛誤的篆形,就改了(例如皿),有的沒改(例如㐭,說文說从入从回象屋形)。
這個表主要依靠本論壇的Mastameta的說文解字離線詞典詞典製作而成,感謝大佬。
修改的地方主要參考了古文字材料(先秦古文字、秦漢印及石刻篆文如三體石經篆文等材料)、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章太炎說文授課筆記和其他資料(黃天樹《說文解字通論》、漢語多功能字庫、李學勤主編《字源》等)。特別關注了大小徐的篆形差異和段玉裁對篆形的改動,結合篆文材料,擇善而從之。
{}花括號裡面的是該字記錄的詞或者說是相當於什麼字,注釋一下。參考了《文字學概要》《說文解字通論》等書和一些比較新的觀點。
我们指出《说文》的篆形有不少错误,并不是想贬低它的价值。《说文》是最重要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如果没有《说文》,有很多字的结构就会弄不清楚,有很多字在古文字里的写法跟在隶、楷里的写法就会联系不起来,还有不少字甚至会根本失传。总之,要研究汉字的结构和历史,是离不开《说文》的。但是,过去的很多文字学者迷信《说文》,也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已有的古文字资料来纠正、补充《说文》,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裘锡圭
链接:百度网盘 请输入提取码
提取码:1234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