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版:
s用以区分自己这个单词一词多词性时的哪个词性: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区分的颗粒度较大,单靠这个s,没法区分同词性的不同释义)
这样给“动词加 s”不是没用的纯累赘,想着它的优点,给动词+s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有值的地方而不是被语法强迫的不自在了。
详情版
点我展开
You and I 是人称中的你和我,简单点用动词原型,You dance. I dance.
而因为一词多用,dance不仅作名词,还做动词。即这个标记在句子中可能居于不同的地位,然后用各自的模式连接周围的词。
除了 You and me, 大部分介绍东西时,都用物体的名字,有很大一部分是三单。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如果用上面的简单规则,就会出现 Mike dance. The bird dance. 但这句说是这个目的,但听的人不一定理解成什么意思:
- 可以理解为名词+名词的大名词 Mike dance 一种叫麦克的舞蹈。
- 可以理解为名词+动词,Mike dance。
多种语言模式共用混于一个形式结构,你编码(写、说得)爽了,解码(看、听)理解成哪个意思?
标记区分。这里加了个s,表示是作动词这一支进行理解而非名词。
所以说话、写作时加了s,确实可能没必要、很没用,那是因为这东西是为了别人阅读、听而服务的,舍己为人。
如果形式上没有 Mike dances. 里的s标记,想知道这个 dance是名是动,需要看更多内容:周围的连接单词才能判断它。(正如一词多义的不同释义需要结合语境解读,成本更高)
与这个考虑之相关的还有
- I you 会比Mike的语法模式数量少,因为I you 后的 dance 没有标记,所以I you 就多承担了标记的责任,自然自身担的其他责就比Mike少。如果数量还一样,那么就沦落到Mike dance需要结合语境判断动还是名的地步了。
- 不仅常用的三单要标记动词,时间变化了也要标记在动词上,这时 Mike danced. 也能知道这个 danced 不是名词。
所以我说话要带不方便自己的东西,自然是方便转移到了别处所以自己感觉没必要。
附:
- 若有缘的老师可以点拨一二。
- 不然仅作记录,待日后语法书读完可能确定这个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