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东里先生的凡例,赞同其说。我还是认为,明清以来的书,不必像上古先秦的书那样去校勘。因为近古的书基本上没有疑难字,避讳或者手民之误,只对版本研究者有意义。
而四库总目的价值,或者说之所以这么受重视,主要还是其梳理四部书籍的学术源流,蔚为大观,确实是学术门径。陈垣、余嘉锡、吕思勉等人都自述十六七岁左右开始通读四库总目。
看了东里先生的凡例,赞同其说。我还是认为,明清以来的书,不必像上古先秦的书那样去校勘。因为近古的书基本上没有疑难字,避讳或者手民之误,只对版本研究者有意义。
而四库总目的价值,或者说之所以这么受重视,主要还是其梳理四部书籍的学术源流,蔚为大观,确实是学术门径。陈垣、余嘉锡、吕思勉等人都自述十六七岁左右开始通读四库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