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英背单词特别费神,很容易入睡

来自gurges吧,非得给人改改。Etymology是很严谨的东西,没有权威记录概不相信。

gorge (古)咽喉和gurges (Latin) 旋涡,只能说相似(张大嘴喉咙看起来像漆黑的whirlpool),怎么能直接就说来自啥啥啥呢?

又查了一下,gorge来自Latin gurga,gurga又是gurges的modification,只能说gorge来自gurges,voracious亦来自gurges,不要混为一谈。

我现在的词汇量8000左右(欧路测的)。距离这条回答有一年了,我的对背单词的认识与行动也有很大变化。首先,过去背单词是标记不熟的单词,现在是标记不熟的释义(和熟词僻义差不多)。其次,现在意识到要功利地背单词。既不是肯厚书也不是只背核心词,而是两者结合,主要分识记与应用。如阅读这类,追求单词量,不要求会拼写,以识记为主,连蒙带猜能读懂就行。而听力和写作,需要会写,一方面要整理真题地答案词,同时也要注意日常模板准备。。。emmm,就这些 :grin:

2 个赞

我最早是看朗文英文释义背单词 我每次看完一句话 然后看下对应的中文解释 看看和我理解的是否一致 但是这个步骤重复多了会感觉很累 因为正常我是直接看中文和例句里的搭配 后来 我优化了一下 我每次看英英 我先记住解释里核心的名词 这样就会很快 越背越快 这会有个缺点就是 一些单词之间的差异可能不知道
直到我用了柯林斯 我现在喜欢看柯林斯 因为它提供的解释里告诉了你这个词大致使用的范围以及形式 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弥补只看核心名词的不足
所以 如果你记着记着就睡着了 先看这个单词是高频词还是低频词 如果是低频词直接记这个单词在英英解释里的对应的核心词的意思就可以 如果是高频词 你可以直接看柯林斯的英英解释 记住它的对应搭配

1 个赞

我原来也是中文背单词,后来背单词的时候把每个单词都在朗文英英上查一遍,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果不懂,再看看韦氏Collegiate。背的中文意思很容易把翻译和英文本身等价,实际不是。翻译只是略估、折中下找的似是而非的语义对应物,所以中释常常啰嗦,但对比英释总有欠缺的信息。我现在看来,英汉词典不是为了学英语存在,而是为了学翻译存在。

标记不熟的释义,不能赞同更多。但是怎么标记呢,APP背单词(我用的墨墨)只能标记这个单词本身。

墨墨能编辑释义。

是不是说,把这个词加入生词本,这样标记不熟悉的释义后,以后背词的时候就只看这些标记的陌生/模糊释义。是吗
另外还有个问题, 我以前没用过欧路背单词,刚在PC版上尝试 背单词功能
出现以下界面:

当前未选择课本,点击“选择课本”又没有反应,请问这个是为什么呢

1.欧路的pc背词系统不太好用,建议用手机
2.我标亮的是离线词典包。如果想要手机同步,需要自己把词典上传到欧路中。手机“我的”→wifi文件传输
3.如果用纸质词汇书的话,就是用荧光笔

墨墨能编辑释义,但是没法单独标记某条释义啊。而且自己编辑释义是蛮复杂的事,我对默认的释义确实不满,不系统,不全面。很多时候会选择那些用户上传的像是从词典复制来的释义,如果没有,就自己从词典里复制过来编辑一个,但是太耗时间了。我用的看释义回忆单词模式:

。看着这么多释义,很多时候能猜出这个词是什么,但是不代表我对这个词的每条释义很熟悉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我常常犯难,到底选认识还是模糊,

因为我有点强迫,多数时候会选模糊。但是释义太多了,一次一次的模糊背着背着感觉就累了。如果APP本身能按释义而不是单个单词为单位来背单词就好了,熟悉的释义过,只背不熟悉的释义。不过这要求他们自己的数据库对词典有详细的编辑和录入才有可能。

就是在手机版上选一个已经安装的MDX词典作为目标来背诵是吗?比如,我在IOS版上安装了韦氏词典,然后在学习:point_right:选择课本:point_right:扩充词典库中选择这个词典吗?

签到时长不错嘛,快赶上我了 :grin: 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我的释义就是大量从词典里复制+自己修改。在电脑上背,搭配欧路。我以前也想过更换app背单词,但这么多天连续没办法轻易割舍了。momo也就自由度稍高和记忆算法的好处了。别的软件可能只有anki能做得好点,但制卡太累了,没办法坚持。

momo还让你选词,别的app像什么不背、百词斩,都是挑词书背,太烦人了,因为这个,那些app我不会看上第二眼

确实是这样,自己制作卡也费劲了,真的做不到。话说回来,碎片化的学习单词,我已经持怀疑态度了。感觉真的不如多听多阅读。只是背单词很容易量化,确实会有成就感。

随便选一个词书(没必要选词典),你上传的词典会在背词时的解释里出现

中国人的智商水准,说老子啥的都有,不过就事儿说事儿。单词,啥时候都不是背出来的,是用出来的。举个例子,大学,估计都考过计算机2级吧,你看看c语言里,真正的关键字也就是有限的二三十个,但能给整个应用在代码层面组织起来。这种事儿,分人,有的人,能一下子随便瞅一眼抓住一堆东西,随后对应的思维也相当有深度,有的人,可能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啥感觉,建议你,随便找点儿啥图片的,看看自己随便瞅一眼,能抓住几个图片的重点,然后根据这个数量,确定自己每组背单词的数量。大致估算一下,你自己每天能分配给背单词的时间是多少,一小时两小时还是更多,根据这个背诵时长,大致给自己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每天背诵多少,可以允许的遗忘率是多少,其中,背诵单词和复习单词的时间比例大致分配是多少,一小时背诵1小时复习,还是背诵为主,少量复习,或者多次强化遗忘回滚的复习为主,背诵为辅。基本上这个思路,就是anki或者supermemo一类背单词软件的算法的大致原理。研究过这些玩意儿背后的数据库结构,一些学术类数学描述的概念,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至于你说的总犯困,谁要是无效输入的多了,肯定神经感官调度层面也麻木,这种时候,自己得会调整自己,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神经兴奋焦点。所谓的听说读写一类的全方位浸淫。会写代码的话,自己加上点儿声音,或者在背单词的工具里,自己加上点儿提神用的网页特效一类的。另外,个人观点,c语言那个例子,不是母语的话,你的词汇量再怎么背,肯定也不如人家土生土长的母语环境里长大的词汇量多,任何所谓的绝技背后都是变态的基本功。一个大的原则是,自己背多少,就精通多少,先不用贪多,深耕细作的就折腾透一万个单词之后,再说词汇量的事儿。美国农民,洋鬼子里也不缺瘪三的,人家美国农民,词汇量光荣500,甚至好莱坞明星,阿汤哥,也是天生就有阅读障碍的,说白了,阿汤哥看蝌蚪文都一个样,不会读,人家也照样不耽误衣食住行的,英语说的很溜,词汇啥时候都背不完,重要的是给语音组织起来的能力。这方面,扯上思维一类的事儿。我自己的例子是,当初上中学的时候,数学好的不得了,但英语,特别抵触,数学特别讲逻辑,但语言这东西,不讲逻辑,当时上中学的时候,人年少轻狂也简单,最讲逻辑的数学和最不讲逻辑的约定俗成的外语,我当时是拧巴不到一起去,语言说到底就是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这块,有个坎儿,我当时是遇到个好老师,当年的英语老师每天上课总特别照顾我,大概上初三的时候,一下子开窍了,会把一些数学逻辑思维上的思维组织和归纳整理的优势用在外语的语言上,一下子外语就开窍了。再之后的事儿,都是水到渠成。也不具体评价国人啥素质了,但这方面的事儿,你要是按照我的思维方式走,鸡零狗碎的猫三狗四肯定会说你啥难听的都有。自己斟酌吧。

1 个赞

纠正下,词汇量500在母语者中可能只存在于婴儿。你之前就传播过这个消息,不要再刷这句话了。
英语不是背出来的,这么说没什么问题。但单词一定是大量重复记忆出的,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任何没有语言环境的二语学习者跟我说不背单词我都只能“呵呵”。你看下前面几个帖子,现在背单词早就是“app时代”,不客气地讲,任何纸质书背诵都落后时代了。在app上背单词,主流的背单词app都有基于算法的复习规划。

我的方法是在macbook上使用墨墨背单词(可以在appstore下载ipad版本来使用),一边打开字典一边背,看到不满足的释义就自己动手复制,电脑上操作还是挺快的,编辑一条释义也就10多秒的时间。
既要保证编辑的自由度,同时又想有一个相对整洁的页面和可靠的算法,我感觉目前就只有用墨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