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k
2024 年7 月 3 日 19:45
1
衆所周知,自漢字簡化運動後,「繁體中文」被用來指未被簡化的漢字,與「簡體中文」相對應,但其實不應該叫「繁體中文」,而應該叫「傳統中文」應該慢慢改變這個叫法,且聽我細細道來。
一、 文化認同 。中文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今天在港澳臺和一些海外華人社區,傳統中文仍然是日常使用的書寫系統,使用“傳統中文”這個詞更能體現對這種書寫形式的尊重。這些地區的文化認同和歷史記憶都與傳統中文密不可分的,使用傳統中文能保持中華文化的完整性、一致性,這些字符的演變和使用反映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稱其爲“繁體中文”會忽略這些文化價值。
二、避免誤導 。“繁體中文”從字面會讓人理解成“繁瑣複雜的中文”,會給人造成一種誤解,尤其是給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的人,會讓人下意識的就覺得傳統中文就一定是複雜和繁瑣的,從此對傳統中文產生偏見,更會忽略其文化和歷史價值,我們常說一筆一劃皆故事,就是這個道理。傳統中文字符的結構和設計是經過數千年演變而來的(當然,其中有的演變是遵循自然規律的演變,有些則是出於某些目的的強制改變),凝聚了無數古今中華兒女的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學價值。這些字符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歷史的一部分。
三、繁體一詞的局限 。 在20世紀漢字進行簡化前並沒有「繁體」這一稱呼,從古至今都只有正俗之稱的分別, 在1956年頒佈《漢字簡化方案》之後,才開始用“繁體字”來 稱呼傳統漢字( 出自 吳銘能. 《書評寫作方法與實踐》(修訂版),增訂版後記 )與 黃嘉偉、敖群的《漢語與文化讀本》,而傳統漢字是遵循了歷史沿襲的寫法,並沒有再多加筆劃進行繁化,叫繁體有故意繁化的意思,理應叫傳統漢字,因爲簡化一詞的反義詞是繁化,簡化字應與繁化字相對應,譬如武則天在位時推行的“武后新字”,這種才是繁化字。
傳統中文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文字形態,還有文化背景和歷史傳承,我們今天說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文字乃文化的載體,是文化之源,文化的根基,傳統中文是幾千年中華歷史的結晶,沒有傳統文字又何談傳統文化。相比之下,“繁體中文”僅強調了文字的繁複性。
四、 國際標準 。在國際上,特別是英文中,“Traditional Chinese”已經成爲標準術語,不僅被學術界廣泛接受,也被各類國際組織和語言標準化機構廣泛使用,將其翻譯爲“傳統中文”可以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有助於保持國際上的一致性和通用性,避免因翻譯不準確而導致的交流障礙,避免混淆。
英文中,簡體中文叫Simplified Chinese,而繁體中文叫Traditional Chinese,那去看相應的解釋,Simplified的翻譯是簡化的、 變得簡單的(見simplified -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 ),而Traditional的翻譯是傳統的、因襲的、流傳下來的(見Traditional - WordReference.com 英汉词典 ),那按照英文的翻譯,Simplified Chinese就應該叫簡化中文,而Traditional Chinese則應該叫傳統中文,這是比較精確的也是更合適的翻譯,退一步,如果說Simplified翻譯成簡體還大差不差,說得過去,而Traditional翻譯成繁體則去之遠矣,蓋世人謬誤已久,久成習慣。完全沒有體現出翻譯的信雅達
五、 教育意義 。使用“傳統中文”這個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種稱呼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這有助於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認識,並激發他們對書法藝術的興趣。
這裏簡單提一下,爲什麼書法中要用傳統中文,爲什麼會感覺傳統中文寫出來更有美感,只提一點,那就是傳統中文有很多對稱之美,譬如車是完全對稱的,而簡化後的车,是沒有對稱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六、叫法的精准性 。精確的稱呼使用有助於清晰地傳達信息。使用“傳統中文”可以更準確地描述,同時避免引起誤解。中文不僅僅是書寫系統,還包含了文化、歷史和地域特徵。用“繁體”這個詞不能表達出這些內涵。
七、體現歷史連續性 。傳統中文與古代漢字一脈相承,或許今天的口頭語言已經和古代完全不同,但文字是相同的,我們今天的普通老百姓仍然可以暢通的閱讀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前古人寫的書籍,而這在其他國家恐怕只有專家才能解讀,這是非常令中華兒女値得驕傲的事,使用“傳統中文”這個詞可以更好地反映這種歷史連續性和傳承意義。
在此呼籲大家、倡議大家使用更加準確的詞語,用簡化中文來對應稱呼英文中的Simplified Chinese,用傳統中文來對應稱呼英文中的Traditional Chinese。
8 个赞
全文说的挺好的,非常认可。
个人情况:
1、本篇文章用浏览器自动翻译成【简化汉字】阅读,因为快
2、大学时猛烈追求过【传统汉字】,现完全抛弃,因为没必要
3、如果我来自火星,我希望除【英语】以外的几乎所有语言消失
4、希望【英语】学习【西班牙语】进一步演进,能砍掉废物s + 统一拉丁、希腊、法语词汇的【拼、写对应】
5、以上废话,看过算过,笑笑而已
2 个赞
Unik:
在此呼籲大家、倡議大家使用更加準確的詞語
然而楼主标题“爲漢字正名,請停止使用繁體中文!!!”完全不准确,你想说的是停止使用繁体中文这个称谓。
明明是中文,汉字,为什么要按照英文词的对应翻译?不是要体现历史的连续性吗,那就直接找出历史上如何称呼中文或汉字,而不是直接武断的下结论【使用“傳統中文”這個詞可以更好地反映這種歷史連續性和傳承意義】。
Unik
2024 年7 月 4 日 00:01
6
你說的非常正確,我在取這個標題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之所以還是用這個標題發出來,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讓更多的人點進來看
Unik
2024 年7 月 4 日 00:10
7
對,我非常認同你說的要從歷史中找出,之所以上面沒有寫上去是因爲每日編輯次數達到最大次數了,只能等一段時間才能編輯,我都編輯了結果發現不能發,現在還存在草稿箱中的 ,剛剛發現現在可以發,已經加上去了
而舉例英文是想說明英文中對兩者稱呼的區別比中文更加中立、理性、客觀、準確,按英文的稱呼更加能表達原本的意思而不會引人誤解,而把 Traditional Chinese翻譯成繁體中文都沒有做到翻譯中最基本信的要求,更不用說達和雅的要求了。
現在是英文的稱呼更加貼近原本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中文這邊的稱呼並不那樣靠譜,也就是說老外的叫法比我們的叫法更加科學,他們是完全理解對了的,不知道這樣說你能體會到那種意思不
也有人講「正體中文」。不過這情況也不少見,就是原本只有A的時候沒問題,但後來出來一個B,而且B的勢力很強大,就會反過頭來影響A了。
舉例來說,「網路」稱為「線上」,所以「網路聚會」就叫「線上聚會」。由於太常使用「線上聚會」這個詞,以至於衍生出「線下聚會」,也就是以前的「人與人碰面的聚會」。
問題是,以前沒網路時,「聚會」就是「聚會」,根本不用區分,後來出現「網路」了,而且「網路」的勢力很強大,就反過頭來影響原本的「聚會」這個詞了。
你講的「中文」也是一樣,原來根本沒區分,「中文」就只有一種中文,後來中文簡化了,出現「簡體中文」一詞,而且十四億人都在用,就反過頭來影響「未簡化的中文」了。
因此,到底要如何稱呼呢?實在有點頭疼。我傾向「正體中文」、「傳統中文」,但有時候也懶得管,隨它去吧,叫「繁體中文」也不會怎麼樣。
至於「線下聚會」一詞,就真的很怪,我寧可叫「實體聚會」 。
1 个赞
匿名1709:
“线下聚会”多指线上认识的人到线下聚会。
那是有正确前后文的情况。现在我看到的是,就算是书面文字,很多也是用「线下聚会」一词,这就跟语言情境无关,已经成为习惯了。
匿名1709:
“台蛙”秀优越的讲法。
这词危险,有flaming(引火)的可能
最近看一本书才发现,现在多讲「钓鱼」(trolling),以前是用flaming这个字。
It’s OK to complain about stuff you don’t like, or have a disagreement with a fellow Internaut. But don’t let it get insulting and personal. That’s called “flaming,” and it’s no fun to get flamed. So don’t you become a flamer. (from Internet for Kids , 2001)
简体字绝大多数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是传承有序的手头字,或是民间创造而被广泛使用的俗字,一些字的年代并不比Traditional Chinese短,所以还是照旧为好。
1 个赞
胡羁子
2024 年7 月 4 日 03:30
12
臺標也是規範過的字型。和古時候高自由度的用字習慣並不一樣。比如「眾」帖合文字學材料,但「衆」纔是更多見的。剩是後起俗字,賸乃至𦫂纔更被視爲正宗。「為」是手寫體,「爲」纔是多見且帖合材料的字形。臺標不俗不正,遠遠承擔不起「傳統漢字」的名頭。陸標用新字形、俗字太多,也不行。港澳用字則相對更「俗」。
我帖个鏈接 《學生字典》用字與當代繁體字標準比較 - 知乎 (zhihu.com)
這个字形是民國早期的一種標準和當代繁體字比較。可見用字標準一直在遷移中,今天的臺標、港標較之「簡化字」,自然傳承性強,但把時間拉得長些,卻是很新的「標準」。所以說,我支持用臺標稱呼台灣的漢字標準,但不支持直接用「傳統漢字」作爲名號。
胡羁子
2024 年7 月 4 日 03:43
13
就我觀察到的當代有人使用的「繁體字」標準有這麼幾種:
廣韻用字標準(基本以廣韻字頭爲準,區分欱、喝)、合理字標準(追求本字)、「新」簡化字標準(不同於大陸的簡化字型)、台標(分正規台標和非正規台標,即台灣公文內外的用字標準)、港標、陸標(没見過完全使用陸標者)以及混合用字。其實比起港台,中國大陸的繁體字愛好者的用字習慣明顯多元,於我看來更有趣。樓主說「停止使用繁體中文」,未免過於專斷。實在講,我一點不喜歡「繁體字」這个名號,但若交流對象是没有專業背景、特別興趣者的話,我並不會排斥這个稱呼——說白了,你糾纏別人不關心的東西幹嘛。人的精力有限,樓主可以自己排斥這个稱呼,但無力改變別人怎麼想。
你去「矯正」別人的習慣,引來的多是反感。
另外,樓主的標題中有三个歎號,這給人的印象不佳,讓人覺得是來吵架的,希望注意。
中文的简体化字和繁体字都表达的同一个意思,都是中文。内容是一样的,正如现在对小男孩,可叫靓崽、娃儿、崽儿,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一样。语言本来就是用来表达思想、沟通联系用的,只要大家能听懂意思,没有被曲解,就行了。我不是学语言的,也不是文学青年,只是一个喜欢多看看世界的人。此话题听起来就很别扭,很难过。所以在此别过。
为此站所制作的辞典正名,请停止使用 “盗版侵权”,要说 “资源再利用”!!!
Unik
2024 年7 月 4 日 04:30
19
是這樣的,認同你所說的,那其實到底如何稱呼這個問題,其實英文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就是以Traditional Chinese 和 Simplified Chinese 來稱呼,中文也可以直接用,這幾個單詞想必就是上過小學初中的百姓都應該知道其中的意思,中文也可以就這樣直接稱呼。
1 个赞
Unik
2024 年7 月 4 日 04:34
20
你說的也是正確的,確實如果有些簡化字論年代可能比Traditional Chinese還久遠,有些是在古代就已經不用了的上古文字,然後簡化字拿來重新用了 ,當然也有些是新造的,也有草書楷化來的,反正簡化字來源不止一種,而是多種來源。
至於你說的照舊那更是正確的,就應該沿用從古至今的稱呼,以正俗字來稱呼,那肯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爲從古至簡化方案頒佈以前都是這樣稱呼的,繁體字是簡化方案頒佈以後才這樣叫的。
1 个赞
Unik
2024 年7 月 4 日 04:43
22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