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劃}}分 劃破 圖畫 {{c2::畫}}押 划船 {{c1::划}}算 "「划」讀音hua2,意義爲「撥水前進」、「合算」。「劃」讀作hua2時,意義爲「戳傷」,讀作hua4是意義爲「分界」、「設計」。「畫」基本意義爲「繪畫」。" "滷汁 {{c1::滷}}肉 鹵素
{{c1::鹽}}巴(盐)、鹼(碱)" "「滷」特別作爲一種烹調方法,「鹵」用作其他意義或化學元素。" "萬年{{c1::曆}} {{c2::歷}}" "曆」作「曆」,與歷史有關用「歷」。" "發財 {{c2::發}}送 頭髮 令人{{c1::髮}}
{{c2::撥}}(拨)、撒{{c2::潑}}(泼)、{{c2::廢}}料(废)" "
與毛髮有關用「髮」,其餘意義爲「發」" "船隻 {{c2::隻}}言片語 {{c1::只}}有 僅只" "「隻」用作量詞,「只」爲副詞「僅」。
上述用法爲臺標
只zhi3① 从“口”,象征“气向下引之形”,用作语气词。《說文》:“語巳詞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凡只之屬皆从只。”《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② 用作副词,表示仅仅(后起义)。唐韓愈《過始興江口感懷》:“憶作兒童隨伯氏,南來今只一身存。”③ 也用作助词,类同“着”。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摺:“這襆頭呵,除下來與你戴只;這羅襴呵,脫下來與你穿只。”
隻zhi1,参见。① 鸟一隻。引申为一个。又为单。② 量词。
隻shuang1:通“雙”。一对。《史记·龟策列传》:“玉椟隻鸡,出于昆山。”《穆天子传》卷二:“于是载玉万隻。”郭璞注:“双玉为瑴。”陈逢衡补注:“萬隻之隻,即古省雙字。玉必以雙獻。”
祇qi2:① 地神。② 大。③ 通“疧”。病。
祇zhi3,旧读zhi1:副词,只,仅仅。字亦作“祗”“秖”“秪”“衹”。
只、祇等皆借用作副词仅仅。祇字借用作此义可能更早。《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祇自尘兮。”大陆以“祇”为仅仅义的繁体。个人以为唐宋以后和小说中可能多用“只”,现港台以“只”为仅仅义。
" "{{c1::臺}} 高臺 電視臺 寫字{{c2::檯}} {{c3::颱}}風 兄台 天{{c4::台}}山 五臺山 臺灣" "與「平地」有關用「臺」,與「櫃檯」有關用「檯」,與「颱風」有關用「颱」。「台」爲罕用字,兄台應作兄臺,台爲習慣用法。"
祭{{c2::壇}} 論壇 {{c1::罈}}子 酒罈
"「罈」爲一種容器,其餘意義爲「壇」。" "{{c1::複}}製 重複 反{{c2::復}} 恢復 {{c3::覆}}蓋 傾覆 翻雲覆雨 反覆無常" "表示重疊意義用「複」,表示往返意義用「復」,表示「翻倒」、「遮蓋」用「覆」。" "{{c1::儘}}管 儘量 極盡 自{{c2::盡}} 盡頭" "「儘」用於「放開」、「最大限度」之意。其餘用「盡」" "{{c1::干}}戈 干涉 干擾 干預 乾燥 {{c2::乾}}杯 骨{{c3::幹}}  版榦" "「干」本意爲盾牌,意義與武器有關。「乾」意義爲「水分少」。「幹」意義爲「主幹」或爲動詞。「榦」特別用於「版榦」"
 {{c3::並}}且 兼{{c2::併}} 吞併 并州 兼容{{c1::并}}包
"「併」特比用於「合併」之義,其餘一般作「並」。" "
叮{{c1::噹}} 噹啷 {{c2::當}}然 當年 應當
遮擋(挡)、檔案(档)、藥鐺」(铛)、褲襠(裆)
" "「噹」用於擬聲詞,其餘用「當」。

部首:金 部- 13 畫-共 21 畫
注音一式:(一) ㄉㄤ (二) ㄔㄥ 
漢語拼音:(一) dāng (二) chēng 
釋義:
(一) ㄉㄤ  
參見「鋃鐺」、「鐺鐺」等條。
(二) ㄔㄥ  

1.古代一種有腳的鍋。如:「茶鐺」、「藥鐺」。
2.現在通用的平底淺鍋,用來烙餅或炒菜。"
志向 {{c2::志}}氣 雜{{c1::誌}} 日誌
"與記錄有關用「誌」,其餘用「志」。" "辭彙 {{c2::彙}}編 彙報 匯合 {{c1::匯}}" "「彙」爲「相同種類聚集成的東西」,「匯」傾向於「水流匯合」一動作。" "{{c3::系}}統 {{c1::係}}數 干係 關係 聯繫 維{{c2::繫}} 繫鞋帶" "「係」強調「關係」,「系」爲一個整體,「繫」與連接有關。" "{{c1::臟}} {{c2::骯}}" "「臟」讀音zang4,意義爲「身體器官」,「髒」讀音zang1,意義爲「不乾淨」。" "盪漾 盪滌 動{{c1::盪}} 掃{{c2::蕩}} 放蕩 蕩然無存 蕩氣迴腸" "與「洗滌」、「搖動」有掛用「盪」,其餘用「蕩」。" "不勞而獲 {{c1::獲}}益 收{{c2::穫}}" "「獲」一般用於動詞,「穫」一般用於名詞。" "採集 博採眾長 丰采 神{{c1::采}}奕奕" "「採」用於動詞,其餘用「采」。" "鍾情 {{c2::鍾}}愛 鐘鼓 掩耳盜{{c1::鐘}}" "「鍾」意義爲聚集,「鐘」爲一種樂器。" "{{c1::飢}}餓 饑荒 {{c2::饑}}" "「飢」意義爲「吃不飽」,「饑」意義爲「穀物不熟」。" "{{c1::丰}}采 丰姿 豐富 五穀{{c2::豐}}登 張三{{c3::丰}}" "表示「美好的容貌的姿態」用「丰」,其餘一般爲「豐」。" "{{c1::了了}}之 了無牽掛 明{{c2::瞭}} 瞭解 一目瞭然 {{c3::瞭}}" "「了」意義爲「完畢」、「完全」。「瞭」讀作liao3時意義爲「明白」、「清楚」,讀作liao4時意義爲「遠看」。" "慰藉 藉口 憑{{c1::藉}} 借住 借題發揮 {{c2::借}}刀殺人" "「依賴、假借、草墊」之意用「藉」,其餘一般用「借」。(習慣用法區別)" "{{c1::克}}服 以柔克剛 千克 攻{{c2::剋}} 剋扣 剋夫" "與「戰勝」、「約束」、「傷害」有關意義用「剋」,其餘用「克」。" "{{c2::准}}許 不准 準備 標{{c1::準}}" "「准」只用於「允許」意義,其餘用「準」。" "{{c2::吁}}短歎 呼籲 {{c1::籲}}" "「呼喊﹑請求」用「籲」,讀音yu4,「歎氣」用「吁」,讀音xu1。" "吊車 上吊 {{c1::弔}}唁 弔喪" "「弔」只用於「祭奠死者」相關意義,其餘用「吊」。" "飯糰 糯米{{c1::糰}} 團{{c2::體}} 社團" "與「食品」有關用「糰」,其餘用團。" "困擾 {{c2::困}}局 貧困 睏意 {{c1::睏}}" "「睏」特指「瞌睡」,其餘用「困」。" "{{c2::布}} 發佈 佈置 擺佈 遍{{c1::佈}}" "「布」爲「紡織品」,其餘用「佈」。" "御馬 {{c1::御}}用 防{{c2::禦}} 抵禦" "與「抵抗」有關用「禦」,其餘用「御」。" "{{c1::斗}}米 車載斗量 {{c2::}}爭 戰鬥(*" "「斗」爲一種容積計量單位,「」表示「爭」之意。
1708dòutuwH都豆切,去候,端。部。
遇合。説文:“鬬,遇也。”國語周語下:“,將毁王宫。”又特指星相擊。史記天官書:“歲星入月,其野有逐相;與太白,其野有破軍。”裴駰集解韋昭曰:“星相擊爲鬬。”
争鬥,戰鬥。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吕氏春秋蕩兵:“争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引申爲競賽,比賽。史記項羽本紀:“吾寧智,不能力。”晏殊漁家傲:“人貌與花相艷。”
1707dòutuwH都豆切,去候,端。部。
争鬥,戰鬥。説文:“鬥,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孫子虚實:“敵雖衆可使無。”按,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云:“卜辭鬥字皆象二人相搏無兵杖也,君殆誤。”
" "樂曲 {{c2::曲}}直 酒麯 大{{c1::麯}}"
「麯」與釀酒有關,其餘用「曲」。
"{{c2::松}}樹 雪松 輕{{c1::鬆}} 肉鬆/松" "「松」爲一種樹木名詞,「鬆」與「緊」相對、" "澱粉 沉{{c2::澱}} 海淀區 白洋{{c1::淀}}" "「淀」之意義爲「淺水」,其餘用「澱」。" "纖維 光{{c2::纖}} {{c1::縴}}" "表示「細小」用「纖」,讀作xian1。表示拉船用「縴」,讀作qian4。" "{{c1::致}} 致敬 精{{c2::緻}} 緻密 別緻 雅緻" "與「細密」、「意趣」有關用「緻」,其餘用致。" "{{c2::蔑}} 蔑視 誣{{c1::衊}}" "表示「血污」、「誹謗」用「衊」,其餘意義用「蔑」。" "仇恨 報仇 {{c2::讎}}校 {{c1::仇讎}}" "與「校對」有關用「讎」,其餘用「仇」。" "隆冬 冬暖夏涼 {{c1::鼕鼕}}" "「鼕」爲鼓聲擬聲詞,其餘用「冬」。" "老少咸宜 {{c1::鹹}}" "「鹹」意義與「淡」相對,其餘用「咸」。" "前仆後繼 {{c2::仆}}街 奴{{c1::僕}} 公僕 風塵僕僕" "「仆」意義爲「跌倒」,讀音pu1,「僕」爲「供人使喚的人」,讀音pu2。" "宿舍 村{{c3::舍}} 退避三舍 {{c2::捨}}棄 {{c1::舍}}我其誰 不舍晝夜" "「捨」讀作she3,用於「放棄」意義,其餘用「舍」,讀作she4,古文亦同「捨」。" "簽名 {{c2::簽}}證 標籤 書{{c1::籤}} 牙籤" "「簽」用於動詞,表示「題字題名」,其餘用「籤」。" "{{c1::摺}}紙 摺扇 存摺 {{c2::折}}斷 折腰 折服 打折 損兵折將" "與「叠」有關用「摺」,與「斷」有關用「折」。" "{{c1::几}} 幾乎 幾個" "「几」只用作「茶几」。表示「幾乎」、「幾個」意義用「幾」" "開闢 {{c1::闢}}謠 另闢蹊徑 精{{c2::闢}} 辟邪 鞭辟入裏" "「闢」用於「開墾」、「駁斥」意義。其餘用「辟」。" "{{c2::奸}} 狼狽爲奸 強{{c1::姦}}" "「姦」只用於淫亂之意,其餘用「奸」。" "游泳 上游 {{c1::遊}}戲 遊蕩" "「游」與「水」有關,其餘用「遊」。" "傭人 雇傭 {{c1::傭}}兵 {{c2::佣}}" "「傭」爲「僕役」,讀音yong1,「佣」爲「中間人」,讀音yong4。" "{{c1::甦}}醒 甦生 復甦 嚕{{c2::囌}} 蘇州 屠{{c3::蘇}} 蘇俄" "「甦」與「醒」、「恢復」有關,「囌」用於「嚕囌」(囉唆),其餘用「蘇」。" "迴合 {{c1::迴}}光返照 迴旋 迴避 {{c2::回}}答 回族 回絕" "與「旋轉」、「返迴」有關用「迴」,其餘用「回」。" "臉面 麪條 {{c1::麪}}" "「面」意義爲「臉」、「外表」,「麪」爲小麥磨成的粉。" "{{c1::曏}}者 嚮導 {{c2::嚮}}往 嚮晦 方{{c3::向}} 意向 向晚 向背 向來" "「曏」表示「從前」,「嚮」表示「引導」、「傾向」,其餘用「向」。" "夥同 {{c1::夥}}伴 小夥子 {{c2::伙}}食 包伙 傢伙" "「伙」只用於「伙食」、「工具」相關意義,其餘用「夥」。" "馥郁 {{c1::郁郁}}乎文哉 鬱結 憂{{c2::鬱}} {{c3::鬱}}金香 鬱悶 鬱郁" "與「文采豐盛」、「濃烈」有關意義用「郁」,其餘用「鬱」。" "樸素 純{{c2::樸}} 質樸 {{c1::朴}}刀 朴姓 朴硝" "表示「原本的」意義用「樸」,其他音義用「朴」。" "{{c1::硃}}砂 近朱者赤" "「硃」用於與「硃砂」有關意義,其餘用「朱」。" "區別 {{c1::彆}}" "「彆」讀音bie4,與「彆扭」有關,其餘用「別」。" "席捲 {{c1::捲}}土重來 花捲 試卷 卷帙 讀萬{{c2::卷}}" "「捲」表示彎曲,讀音juan3,其餘用「卷」,讀音juan4。" "{{c1::矇}}騙 矇蔽 矇混 濛濛細雨 涳濛 {{c2::懞}}直 蒙受 蒙昧 啓蒙 蒙古" "表示「欺騙」、「猜測」、「盲」用「矇」,表示「細雨」用「濛」,表示「老實」用「懞」,其餘意義用「蒙」。" "征服 遠{{c1::征}} 徵兵 徵收 {{c2::徵}}兆 特徵 徵詢" "與「召集」和「蹟象」有關用「徵」,與「遠征」、「討伐」有關用「征」。" "絕症 癌症 對症下藥 {{c1::癥}}" "「癥」爲一種「腹中結硬塊的疾病」,讀音zheng1。一般病症用「症」,讀音zheng4。" "善惡 {{c1::噁}}心 二噁英" "「噁心」用「噁」,其餘一般用「惡」。"

{{c1::注}}意 注入 關注 註冊 {{c2::註}}釋 命中註定
"與「記錄」有關意義用「註」,其餘用「注」。
段注說文" "{{c2::哄}}騙 哄孩子 起鬨 一{{c1::鬨}}而散" "與「眾人喧鬧」有關用「鬨」,讀音hong4,其餘用「哄」。" "參與 參數 內参 海参崴 人{{c1::蔘}} 黃金蔘" "「蔘」表示一種植物,其餘用「參」。" "張燈結{{c1::綵}} 綵頭 剪綵 彩票 五{{c2::彩}}繽紛" "表示「五彩的絲織品」用「綵」,其餘用「彩」。" "{{c1::占}}卜 占星 {{c2::佔}}領 佔據" "與巫術有關用「占」,讀音zhan1,其餘用「佔」,讀音zhan4。" "{{c1::慾}} 慾火 貪欲 暢所{{c2::欲}}言 震耳欲聾" "「慾」只用於「情慾」有關意義,其餘用「欲」。" "駐紮 包紮 安營{{c1::紮}}寨 扎針 {{c2::扎}}花 掙扎" "表示「纏束」、「軍隊屯駐」用「紮」,其餘用「扎」。" "{{c1::熏}}陶 利慾熏心 臭氣熏天 {{c2::燻}}" "「燻」特指一種烹飪方法,其餘用「熏」。" "贊助 贊同 {{c1::讚}}" "與「表揚」有關意義用「讚」,其餘用「贊」。" "嘗試 品{{c1::嚐}}" "{{c1::煙}}霧 菸草 香菸" "「煙」用於一般煙霧,與「菸草」有關時用「菸」。" "周朝 眾所{{c3::周}}知 週歲 {{c2::週}}而復始 {{c1::賙}}" "與「週期」有關用「週」,濟助他人用「賙」,其餘意義爲「周」。" "書櫃 {{c1::柜}}" "表示收藏東西的傢具時作「櫃」,表示一種落葉喬木用「柜」。" "倖免 {{c2::倖}}存 僥倖 幸福 寵幸 慶{{c1::幸}}" "「倖」專指「意外地成功或避免」,其餘一般用「幸」。" "凶宅 吉{{c1::凶}} {{c2::兇}}殺 兇器 行兇" "與占卜吉凶有關用「凶」,與「殺害」有關用「兇」。" "{{c1::傑}}出 俊傑 傑作 狄仁{{c2::杰}}" "「杰」常用於人名,表示「出眾」用「傑」。" "針線 針鋒相對 {{c1::鍼}}砭 {{c2::鍼}}" "「鍼」用於以砭石製成的針,其餘均作「針」。" "悲慼 {{c2::慼慼}} 干{{c3::鏚}}羽旄 戚繼光 親{{c1::戚}}" "表示「憂愁」、「悲傷」用「慼」,「鏚」爲一種武器,其他意義用「戚」。" "{{c1::托}} 槍托 寄託 {{c2::託}}付 推託" "與「捧呈」、「承受」有關用「托」,與「寄」、「委任」有關用「託」。" "挨家挨戶 {{c1::捱}}" "表示「承受」、「拖延」、「抗拒」有關用「捱」,讀爲ai2,其餘用「挨」,讀爲ai1。" "挽救 力挽{{c2::狂}}瀾 輓聯 哀{{c1::輓}}" "與「哀悼死者」有關用「輓」,其餘意義爲「挽」。" "板栗 火中取{{c2::栗}} 戰{{c1::慄}} 不寒而慄" "表示「因恐懼而發抖」用「慄」,其餘意義用「栗」。" "鍊鐵 淬{{c2::鍊}} {{c1::煉}}乳 修煉" "專指「熔鍊金屬」時用「鍊」,一般意義用「煉」。" "{{c1::鏈}} 鏈接 項鍊 金手{{c2::鍊}}" "「鏈」用作一般的「金屬繩狀物」,「鍊」專指首飾。" "麥穗 帽{{c1::繐}}" "「繐」用作「結紮成的裝飾物」,其餘用「穗」。" "一箭雙鵰 雕刻 {{c1::雕}}蟲小技" "「鵰」爲一種猛禽,與「雕刻」有關時用「雕」。" "樑上君子 鼻{{c1::樑}} 大梁城 梁朝 梁山" "與「橋樑」、「棟樑」有關用「樑」,其餘意義爲「梁」。" "上升 一升水 旭日東{{c1::昇}} 歌舞昇平" "「昇」字帶有濃烈喜慶氣氛,其餘用「升」。" "搖擺 {{c2::擺}}放 裙襬 下{{c1::襬}}" "表示「衣服下緣的部分」用「襬」,其餘用「擺」。" "沉積{{c1::岩}} 岩漿 巖壁 中空成{{c2::巖}}" "「岩」只用於「岩石」相關意義,其餘用「巖」。" "老孃 爹孃 {{c1::孃}}家 姑娘 {{c2::娘}}子 婆娘 舞娘" "「孃」意義爲「母親」,其餘用「娘」。" "{{c1::殭}}屍 殭蠶 僵硬 {{c2::僵}}局 李代桃僵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殭」意義爲「不腐朽的屍體」,其餘用「僵」。" "醫藥 良藥 芍藥 藥到病除 花{{c1::葯}}" "「葯」特指「花的雄蕊中貯藏劃分的部份」,其餘用「藥」。" "蠟燭 蜂蠟 石蠟 {{c1::蜡}}" "「蜡」只用於「蜡月」。
周曆十二月
夏商周曆法不同" "出入 出道 一{{c1::齣}}" "占卜 卜辭 蘿{{c1::蔔}}" "大同 {{c1::衚}}" "板塊 老{{c1::闆}}" "大汗淋漓 淋漓盡致 灕江 {{c1::灕}}水 籬笆"
法術 白{{c1::朮}} 兀朮
"{{c1::崙}} 加侖" "秋季 {{c1::鞦}}" "千萬 鞦{{c1::韆}}" "窗簾 珠簾 酒{{c1::帘}}" "表示旗幟狀的標識用「帘」。" "尼姑庵 {{c1::菴}}" "「菴」只用作「菴藹」,讀作an4。" "屍體 {{c1::尸}}位素餐" "「尸」表示「主持」、「佔用」。" "胡人 {{c1::胡}}亂 衚衕 鬍鬚" "「衚」只用於「衚衕」,「鬍」只用於「鬍鬚」。" "數據 根據 拮{{c1::据}}" "「据」只用於「拮据」。" "建築 築巢 擊{{c1::筑}} 鞏固 鞏氏" "「筑」爲古代一種樂器,其餘用「築」。" "誇大 誇獎 {{c1::夸}}" "「夸」見於古文和專有名詞。" "蘋果 白{{c1::蘋}} {{c2::苹}}縈 食野之苹" "「苹」、「蘋」爲兩種不同的植物。" "{{c1::嫋}}娜 餘音嫋嫋 {{c2::裊}}" "與「嬌柔」、「婉轉」有關用「嫋」,其餘意義用「裊」。" "{{c1::闇}}昧 愚闇 偏信則闇 棄{{c2::暗}}投明 暗號 暗示 黑暗" "與「愚昧」有關意義用「闇」,其餘用「暗」。" "{{c1::衝}} 衝突 俯衝 {{c2::沖}}牛奶" "與「撞擊」有關用「衝」,與「水流」有關用「沖」,「冲」見於古文。" "表達 表示 代表 手{{c1::錶}}" "「錶」用作「鐘錶」,其餘用「表」。" "球杆 旗杆 電線杆 筆{{c1::桿}} 杠桿 大腸桿菌" "表示細長的棍狀物,「杆」讀音gan1,傾向於較大的,「桿」讀音gan3,傾向於較小的。" "銅鑑 印{{c1::鑑}} 借鑒 鑒定 明{{c2::鑒}} 鑒賞 殷鑒不遠" "用於「鏡子」、「圖章」意義時用「鑑」,其他引申意義均用「鑒」。" "{{c2::搜}}身 搜尋 蒐集 {{c1::蒐}}羅 蒐購 春蒐" "「搜」意義爲「尋找」,與「聚集」和其他意義有關用「蒐」。" "獎盃 冠軍盃 世界{{c1::盃}} 茶杯" "「盃」特別用於「獎盃」" "{{c1::剷}}除 鏟子" "「剷」用作動詞意義" "{{c1::釦}} 扣押"
「釦」表示衣服上的結
"唸書 {{c1::唸}}經 思念 繫念" "與「讀」相近意義用「唸」" "牀杠 {{c1::槓}}刀" "杠 槓通
「杠」特別用於「牀杠」" "廣泛 泛舟 泛藍 {{c1::氾}}" "表示「漂浮」「顯現」用「泛」,表示「大水」用「氾」" "覈實 覈對 {{c1::覈}}算 考覈 果核" "與「校對」相關意義用「覈」" "艱鉅 鉅變 {{c1::鉅}}鹿 鉅/巨款 鉅/巨貪 鉅/巨富 鉅子" "「鉅」與金屬有關,或用於固定名詞區別
鉅巨通" "{{c1::价}} 貴价 盛价 價格" "表示僕役用「价」

部首:人 部- 4 畫-共 6 畫
注音一式:(一) ㄐㄧㄝˋ (二)  
釋義:
(一) ㄐㄧㄝˋ  

善。《說文解字.人部》:「价,善也。」《詩經.大雅.板》:「价人惟藩,大師維垣。」

介紹。《廣韻.去聲.怪韻》:「价,昭价也。」

舊稱僕役為「价」。如:「小价」、「貴价」。《宋史.卷二五八.曹彬傳》:「鄰道守將走价馳書來詣。」" "傢俬、{{c1::傢}}具、傢伙" "「傢」爲「家」某些意義的分化字" "大局 侷促 {{c1::侷}}" "表示「狹小」用「侷」" "柺杖 鐵柺李 {{c1::拐}}" "與「柺杖」有關用「柺」" "{{c1::絃}} 琴絃 續絃 箭在{{c2::弦}}上 弦月" "「絃」專指樂器" "{{c2::嘩}}啦 譁然 喧譁 {{c1::譁}}眾取寵" "擬聲詞用「嘩」" "{{c1::淒}}涼 悽慘 {{c2::悽}}楚 悽惻" "傾向於悲慘用「悽」,寒冷用「淒」" "涼蓆 草{{c1::蓆}} " "「蓆」特指涼蓆。席可代蓆,反之不可" "痠痛 腰痠 {{c1::酸}}" "肢體疼痛用「痠」" "{{c1::譟}} 譟詐 譟動 聒{{c2::噪}} 噪音" "壯大聲勢用「譟」" "{{c1::嚥}} 嗚{{c2::咽}} 咽喉" "「嚥」用於「吞嚥」之意" "癒合 治{{c1::癒}} 愈演愈烈" "「癒」表示恢復" "{{c1::淩}}氏 以強凌弱" "「淩」作姓氏" "{{c1::燬}} 燒燬 詆{{c2::譭}} 譭譽參半 譭棄" "與「燒」、「熔」有關用「燬」。「譭」表示「污衊」。" "青苔 {{c2::苔}}原 苔藓 蒜{{c1::薹}} 蕓薹 菜薹" "「苔」爲「附着在地面上的真菌藻類共生體」,「薹」爲「中央部分所長出來的莖」。" "養家{{c1::餬}}口 糊塗" "「填飽肚子」用「餬」。" "{{c1::牴}}觸 牴牾 抵抗" "「牴」本意爲「有角的獸類用角碰撞」,引申爲「衝突」。" "體恤 憂國{{c1::恤}}民 撫卹 {{c2::卹}}金 振窮卹貧" "「卹」用作「撫慰」「賑濟」,「恤」用作「憂慮」「憐憫」。" "廕庇 封妻{{c1::廕}}子 綠樹成{{c2::蔭}}" "表示「庇護」「父祖恩澤」用「廕」。" "香皂 皂莢樹 青紅{{c1::皁}}" "「皂」專指肥皂。" "蕓薹 {{c1::蕓}}香 芸芸衆生" "「蕓」只用作「蕓薹」。" "揹黑鍋 {{c1::揹}}負 脊{{c2::背}}" "「揹」作動詞,表示「負荷」,讀陰平聲。" "車伕 轎伕 腳{{c1::伕}} 夫妻"
「伕」指「出苦力的人」。
"遺蹟 事蹟 奇蹟 {{c1::跡}}" "「蹟」特指「前人留下的事物」。
兩字通" "{{c1::廠}}(厂)、{{c1::廁}}(厕)、{{c1::廄}}(厩)、{{c1::廂}}(厢)、{{c1::廚}}(厨)、{{c1::廈}}(厦)、{{c1::廝}}(厮)" "{{c1::沒}}*没)" "{{c1::著}}着)" "{{c1::決}}(决)、{{c1::沖}}(冲)、{{c1::況}}(况)、{{c1::減}}(减)、{{c1::湊}}(凑)、{{c2::盜}}(盗)、{{c2::羨}}(羡)、{{c2::淒}}(凄)、{{c2::涼}}(凉)、{{c2::淨}}(净)" "
{{c1::護}}(护)
" "{{c1::寶}}(宝,*寳)" "{{c1::獻}}(献)" "{{c1::繭}}(茧)" "{{c1::淚}}(泪)" "{{c1::竊}}(窃)" "" "{{c1::竈}}灶)" "" "{{c1::郵}}(邮)" "{{c1::傘}}(伞,*繖)" "{{c1::眾}}(众,*衆)" "{{c1::塵}}(尘)" "" "{{c1::陰}}(阴*)、{{c1::蔭}}(荫)" "{{c1::竄}}(窜)、{{c1::攛}}(撺)、{{c1::鑹}}(镩)、{{c1::躥}}(蹿)" "{{c1::噩、鱷}}(鳄,*鰐)" "今港臺以“鱷”為正體,大陸以“鰐”為正體。“噩”“咢”是不同的隷變形式。" "{{c1::釁}}*衅)" "" "{{c1::諠}}*喧)"
諠也作喧。“喧”同“吅”,表示惊呼。《说文》:“吅,驚嘑也。从二口。”《集韵·元韵》:“吅,《說文》‘驚嘑也’,亦作喧。”
諠亦通諼。 
"黽(黾)、{{c1::鼇}}擲鯨吞(鳌,*鰲)、{{c1::鼈}}(鳖,*鱉)
{{c2::繩}}索(绳)、{{c2::黿鼉}}(鼋)、蒼{{c2::蠅}}(蝇)" "
鼇擲鯨吞áo zhì qínɡ tūn 比喻文辭氣勢磅礡,跌宕起伏。
黿鼉yuán tuó 大鼇和豬婆龍" "{{c1::汙}}*污)" "臺灣以“汙”爲正,大陸以“污”爲正。" "{{c1::滾}}*滚)" "《康熙字典》:“袞,《篇海》與衮同。按《說文》,衮,从衣公聲。《廣韻》《集韻》並作衮。《干祿字書》以袞爲正,以衮爲通。今依《說文》。”" "{{c1::靦}}腆(腼腆)"
《王力古漢語字典》:
靦tian3:① 人面之貌。《詩·小雅·何人斯》:“爲鬼爲蜮,則不可得,有靦面目,視人罔極。”毛傳:“靦,姡也。”馬瑞辰《通釋》:“靦與姡皆人面之貌。”② 羞慚。《宋書·徐湛之傳》:“靦然視息,忍此餘生。”又爲不知羞慚。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八:“靦,考聲云:‘謂不知慙也。’”《文選》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獨靦顏惜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靦mian3:【靦覥】疊韻聯綿字。害羞貌。元·王實甫《西厢记》一本一折:“未語人先靦覥,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或作“靦腆”。
 
臺灣《異體字字典》:
 “靦腆”:心中羞澀,難為情而表現於顏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未語人前先靦腆(與《王力古漢語字典》不同)。”亦作“腼腆”、“愐㥏”、“緬覥”、“緬靦”、“靦靦”。
 《王力古漢語字典》無“腼”字,亦無“腼腆”;臺灣《異體字字典》有“腼腆”,但無“腼”字。估計是疊韻聯綿字偏旁趨同,而出現了“腼”字。 
"{{c1::冪}}*幂)" "
“幂”爲“冪”“幎”之異體。《說文解字·巾部》作“”,云:“幔也,從巾冥聲。”今考《廣韻·入聲·錫韻》云:“幎,亦作幂。”《正字通·巾部》亦云:“幎,亦作幂。”《經典文字辨證書·巾部》則云:“幎,正;幂,通;B00945-001,別。”按“幎”、“幂”二字部件全同,特“巾”字位置移異耳。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幂”字為“幎”字之異體。
 《康熙字典》“冪”“幂”並列,皆為“冂”之或體。
" "
{{c1::槨}}*椁)
" "二字同。 臺灣以“椁”爲異體。" "涌(*湧)、踊(*{{c1::踴}}" "臺灣四字均爲正體,互通。 " "{{c1::災}}*灾)" "雁、{{c2::鴈}}{{c1::贗}}(赝,*贋)" "
“雁”楚文字,齊魯文字“。從“隹”,從“人”,“厂”聲,本義為候鳥。候鳥形狀略似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於游泳和飛行。古文中另有“鴈”字,即是“鵝”。
《説文》:“鴈:䳘也。从鳥、人,厂聲。臣鉉等曰:‘从人从厂,義無所取,當从雁省聲。’五晏切。”
“鴈”“雁”兩字常互用於古文,學者多以“雁”為鴻雁,“鴈”為家鵝。《說文》:“雁: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臣鉉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昬禮用之,故从人。’五晏切。”
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鴈”字下云:“許(慎)意隹部雁爲鴻雁,鳥部鴈爲䳘。……今字雁、鴈不分久矣。”
 “雁”“鴈”二字又借爲“假的,僞造的”之義,此義後作“贗”。“贋”爲晚起字。
" "{{c1::詠}}*咏)" "{{c1::爾}}(尔)、{{c1::璽}}(玺,*壐)、{{c1::邇}}(迩)、{{c1::彌}}(弥)、{{c1::獼}}(猕)" "{{c1::麗}}(丽)、{{c1::儷}}(俪)、{{c1::灑}}(洒){{c1::曬}}(晒){{c1::驪}}(骊)、{{c1::鸝}}(鹂)" "
区分洒、洗、灑:
洒,从“水”,“西”声,本义为洗涤,为后世“洗”之本字,今“洒”又作为“灑”的简化字,意谓把水或其他物质散开。《说文》:“洒,滌也。从水,西聲。古文爲灑埽字。先禮切。”段玉裁注:“洒,涤也。下文云:‘沬,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今人假洗为洒,非古字。……”
洗,本义为洗足。《礼记·内则》:“足垢燂汤请洗。”甲骨文象在桶中洗“止”。
灑,《说文》:“汛也。从水,麗聲。山豉切。”“汛”的本义是洒水,季节性的涨水为晚起义。《新唐书·房玄龄传》:“玄龄敕子弟汛扫庭唐。”
《论衡·讥日》:“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形垢。”“沬”是洗面。“洗涤”的意义本写作“洒”,后来“洗”的词义扩大,由“洗足”变为一般意义的洗涤,就替代了“洒”。“洒”则多用于“洒sa3水”之义。
总结:现在,洗就是洗涤;表示洒水义时,洒是灑的异体(大陆和港台都定灑为正字,洒为异体),但在表示洒家一词时,洒为正体。
" "{{c1::棄}}(弃)" "" "{{c1::確}}(确)、确"
 确que4:《說文》:“礊(ke4,堅硬)石也。从石,角聲。臣鉉等曰:今俗作確,非是。胡角切。确或从㱿。”又指多石而貧瘠的土地。又有角逐、爭取的意思。《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從賊,關弓與我确?” 
 確:從“石”,“隺”聲,表示堅固、堅硬。引申為真確。 
 《王力古漢語字典》:二字溪匣旁紐,藥屋旁轉。在堅确這個意義上二字同源。《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釋文:“李云:堅貌。”《說文》:“确,礊也。”又:“礊,堅也。”按,《說文》無確字。 
二字通,臺灣以確爲正體
"{{c1::殺}}(杀)、{{c1::剎}}(刹)、{{c1::鎩}}(铩,鎩羽而歸)" "{{c1::隊}}(队)、{{c1::墜}}(坠)" "{{c1::憑}}(凭,憑藉)、凭(凭欄)" "憑爲後起字,凭爲本字" "從(从)、{{c1::慫}}(怂)、縱(纵)、{{c1::聳}}(耸)、{{c1::蹤}}(踪)" "从爲從本字" "達(达)、{{c2::撻}}(挞)、噠(哒)、躂(跶)、{{c1::韃}}(鞑)" "
足球,繡{{c1::毬}}
"
球:① 美玉。② 玉磬。今借作毬,如足球,羽毛球。
毬:一种游戏用具。今一般写作球。
浩浩滔天,下民其{{c1::咨}} {{c2::諮}}諏 二字通,咨爲本字。今多用於公文。古文通諮,也表感嘆義 "栖、棲" "二字同,臺灣以棲息爲正。栖爲後起字" "號(号,呼號、號碼)、号" "号爲本字,號爲後起。今多用號,不用" "虧(亏)、亏(yu2,同于)" "幺(yao1么,幺妹、幺麼小丑),麼(么,什麼)" "“幺”“麼”裏的“幺”都可寫作“么”,其實是一個字,可能是書法異寫或者就是俗字。" "聖(圣,聖人)、圣(ku1,義同掘)" "
聖下爲壬非王" "{{c2::葉}}{{c1::叶}}韻(xie2" "xie2,同協,叶韻" "个(*箇)、個(个,*箇)、雲南{{c1::箇}}舊市、乾{{c1::涸}}" " 現在港臺以“個”爲正字,以“箇”“个”爲異體。" "兒(儿)、儿(人的古文奇字)、倪、霓、睨" "聽力、{{c1::听}}(yin3)然、客{{c2::廳}}" "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爲得也" "{{c1::蠱}}(蛊) 虫 虺" "蟲虫二字通。臺灣以蟲爲主。 
虺本字爲" "{{c1::洼}}{{c1::窪}}地、低{{c2::窪}}、坑坑{{c2::窪窪}}" "{{c2::姜}}氏、蔥{{c1::薑}}" "{{c1::勝}}利 胜鍵" "
胜ㄒㄧㄥ(今臺灣讀ㄕㄥ),《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聲。一曰:不孰也。桑經切。”《說文》以為“胜”專指狗的脂肪的氣味。凡肉不熟也有腥臭之味,故亦稱為“胜”。後來多用“腥”表示腥臭之義,“腥”行而“胜”廢。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經典膏胜、胜肉字通用‘腥’為之而‘胜’廢矣,而‘腥’之本義廢矣。”(腥本義爲豬肉中像米粒的息肉)
“胜”用作本義的例子如南宋羅泌《路史·遂人氏》:“乃教民取火,以灼以焫,以熟臊胜。”
“胜遇”是鳥名,《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現在用作化學名詞“胜鍵”時讀作sheng1。胜鍵:組成多肽鏈的胺基酸之間,乃藉前一個胺基酸的羧基與後一個胺基酸的胺基脫水,而形成一種共價鍵,並連結起來,這種鍵稱為“胜肽鍵”。也稱為“肽鍵”。
" "隸(隸書)、隶(dai4,同逮)" "{{c1::沾沾}}自喜、{{c1::沾}}邊,雨露均{{c2::霑}}{{c2::霑}}" "{{c2::嶺}}{{c1::岭}}巆、{{c1::岭}}" "岭ling2:① 山深貌。見《廣韻》。岭巆,疊韻聯綿字。山深貌。② 岭嶙,疊韻聯綿字。石聲。漢·揚雄《蜀都賦》:“叩巖岭嶙。”" "{{c1::範}}圍、{{c1::范}}仲淹" {{c1::荐}}饑、{{c1::薦}}席、毛遂自{{c1::薦}}、{{c1::薦}}居 今二字通,習慣用法不同
薦本義爲獸所食之艸,後借爲推薦之薦。
荐本義爲草蓆,假借爲推荐之荐。又假借爲頻度,相當於一再。
荐饑:連年災荒,作物歉收。《左傳.僖公十三年》:「冬,晉荐饑,使乞糴于秦。」《國語.吳語》:「天奪吾食,都鄙荐饑。」也作「洊饑」。 "
種、种
"
 種:從“禾”,“重”聲,本義為植物的種子。 
 种chong2:姓。東漢有种暠。字書亦釋爲“稚也”。
墨{{c1::瀋}}未乾 {{c1::瀋}}陽 {{c1::沈}}氏 {{c2::沈}}淪 {{c2::沉}}重 {{c2::沉}}淪 沈(不作姓氏時)、沉通 "{{c1::黨}}{{c1::党}}項族、倜{{c1::儻}}、{{c1::党}}氏" "朋黨之意從䣊借,本義爲不鮮" "兵不解{{c1::医}}{{c1::醫}}、蔭{{c1::翳}}" "医(一、)盛弓弩箭矢的器具。
醫:救死扶傷之醫" "{{c1::亟}}待、{{c2::極}}" "亟ㄐㄧˊ
緊急、急切。如:「亟待解決」、「需款孔亟」、「亟望甘霖」。《戰國策.齊策三》:「可以令楚王亟入下東國。」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屢次、每每。《左傳.隱公元年》:「亟請於武公。」《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
极爲罕用字,本指驢背上用以馱物的架子。今所謂馱鞍" "{{c2::壩}}、沙坪{{c1::垻}}" "《重訂直音篇·土部》亦云:“壩:音霸。障水堰。垻:同上。”“壩”正,“垻”異,明矣。另“垻”字於“蜀人謂平川為垻”一義,仍當獨立為正字。
《漢語大字典·土部》云:“我國西南地區稱平地或平原為‘垻’。”音ba4。
垻爲西南方言字" {{c2::塗}}抹 {{c1::涂}}氏 口{{c1::吃}} {{c1::喫}}飯 "今喫罕用
口吃
注音一式:ㄎㄡˇ ㄐㄧˊ
漢語拼音:kǒu jí 中国音(ji2)
釋義:
說話不流利,常有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無為,少耆欲。」《三國演義》第一○七回:「艾為人口吃,每奏事必稱『艾……艾……』。」也稱為「結巴」。
吃 言蹇難。從口,气聲。“中国”音從俗ji2" "{{c1::厲}}聲呵斥、年{{c1::邁}}、鼓{{c1::勵}}、磨{{c1::礪}}(砺)、牡{{c1::蠣}}(蛎)、{{c1::躉}}售市場(趸)、{{c1::蠆}}芥(虿)" "蠆芥(ㄔㄞˋ ㄐㄧㄝˋchài jiè)刺鯁。比喻心胸有所梗塞。《文選.張衡.西京賦》:「睚眥蠆芥,屍僵路隅。」
躉售市場(ㄉㄨㄣˇ ㄕㄡˋ ㄕˋ ㄔㄤˊdǔn shòu shì cháng):大量批發商品的市場。" "燕子{{c1::磯}} 肌肉 字字珠{{c1::璣}}  蟣 {{c1::仉}}氏 {{c2::畿}} {{c2::嘰嘰}}喳喳
{{c2::譏}}諷" "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地。「采石磯」「燕子磯」;以石激水,引申為激動。《孟子.告子下》:「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1.蝨的幼蟲。《說文解字.虫部》:「蟣,蝨子也。」清.段玉裁.注:「蝨,齧人蟲也。子,其卵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夫博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2.水中蛭蟲。《爾雅.釋魚》:「蛀,蟣。」晉.郭璞.注:「今江東呼水中蛀蟲入人肉者為蟣。」
仉(ㄓㄤˇzhǎng) 姓。孟子仉氏。见张萱《疑耀》卷一。按:仉氏春秋黨氏之族。黨,音掌。参阅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 "钁、鐝兩字同" "钁,① 大鋤。② 挖掘。《說文》:“钁,大鉏也。从金,矍聲。居縛切。”" "{{c2::襪}}{{c1::袜}}" "袜胸古代指袜胸,女子所穿兜肚,如“錦繡淮南舞,寶袜楚宮腰" "{{c1::氈}}" "{{c1::運}}數(运){{c1::鑽}}空子(钻){{c2::墳}}墓(坟){{c2::償}}(偿)" "{{c1::認}}識(认){{c1::糧}}粮){{c1::瓊}}漿玉液(琼){{c1::窯}}窑)恐{{c1::懼}}(惧)、通衢" "" "{{c1::躍}}(跃) 塑{{c2::膠}}(胶)基{{c3::礎}}(础){{c4::竅}}(窍){{c5::覈}}" "{{c1::選}}舉(选){{c1::蝦}}米(虾){{c2::幫}}(帮){{c2::瘧}}(疟)" "" "{{c1::燉}}(炖)橋{{c1::墩}} {{c2::礬}}頭(矾)補丁(补)、店{{c2::鋪}}△舖" "礬頭ㄈㄢˊ ㄊㄡˊfán tóu
山水畫中山頂上的石堆。因其形狀如礬石頂部的結晶,故稱為「礬頭」。宋.米芾《畫史》:「巨然少時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清.王士楨《池北偶談.卷一二.談藝二.記觀宋牧仲書畫》:「〈洛神賦全圖〉,卷長丈許,山用礬頭,餘皆丹碧。」" "{{c1::燦}}爛(灿) 璀{{c1::璨}} {{c1::徹}}(彻) 
{{c2::噸}}之重(吨){{c2::階}}梯(阶){{c2::嚇}}退(吓)
{{c3::遲}}鈍(迟)春{{c3::筍}}(△笋)
{{c3::虜}}{{c3::擄}}" "" "{{c1::慮}}、過{{c1::濾}}{{c1::膚}}(肤)、{{c1::洶}}(汹)
{{c2::驚}}(惊)、{{c2::犧}}(牺)、土{{c2::塊}}*凷)
{{c3::屆}}時(届)舂税ㄔㄨㄥ)、樹{{c3::樁}}(桩)" "" "{{c1::懇}}切(恳)、開{{c1::墾}}
絜、{{c2::潔}}(洁)、(jí)
戶門、飛揚{{c3::跋扈}}{{c4::滬}}上、妒忌" "{{c1::擔}}憂(担)、担(通撣,担一担土)、{{c2::膽}}氣(胆)
" "担 ① jie1【担撟】雙聲聯綿字。高舉,放縱,引申為所願高遠。《楚辭》戰國·屈原《遠遊》:“欲度世以忘歸兮,意恣睢以担撟。”王逸注:“縱心肆志,所願高遠。”
 dan3 ① 擊。見《廣韻》《釋詁》。② 拂。見《玉篇》。
胆① tan2 徒干切。後起字。口脂澤。見《廣韻》。
 ② dan3 同“膽”。《正字通·肉部》:“俗以胆為膽”。
" "{{c1::遠}}行、花{{c1::園}}{{c1::轅}}
{{c2::鄰}}里 {{c2::憐}}憫 {{c2::伶}}人 {{c2::遴}}選
{{c3::諡}}號 謚" "謚(本字) 諡
。大説文分别諡﹑謚,以“諡”爲“行之迹也”,“謚”爲“笑皃”。姚文田嚴可均説文校議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都認爲“謚”字原無“笑皃”之訓,後人妄改“謚”爲“諡”,又依字林以“謚”爲笑聲竄入,且改“笑聲”爲“笑皃”。傳世典籍中“謚”“諡”混用,都是“行之迹也”一義。“謚”的笑貌﹑笑聲義無書證,據韻書讀音也應不同。
" "{{c1::億}}萬 回{{c1::憶}}
{{c3::遞}}、虎嘯猿{{c2::嗁}}(啼的古字)、搋" "嗁爲啼本字

1.
藏。如:「把錢搋進褲袋裡。」
2.用力搓揉。如:「搋衣服。」" "{{c1::仙}}**仚)、喬{{c1::遷}}(迁)、翩{{c1::躚}}起舞(跹)
{{c2::擬}}人 妨{{c2::礙}}" "仙爲僊*仚正字
" "{{c1::講}}{{c1::溝}}渠、購(购)、結{{c1::構}}{{c1::篝}}
{{c2::遘}}此大厄{{c2::媾}}合勾、句、魚{{c2::鉤}}" "冓”字本義是相遇,從“冓”聲的字又有曲義
“句子”或“章句”的意義通行後,原義為“鉤曲”的“句”又漸被改寫作“勾”。
《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一》:「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c1::憂}}心、{{c1::優}}秀、{{c1::擾}}
獶(獼猴
「猱」、「狨」)、{{c2::猶}}、猷、犹" "犹① you4,獸名。見《集韻·去聲·宥韻》。② you2,犬吠聲。見《龍龕手鑑·犬部》。《宋元以來俗字譜·犭部》“猶”下引《通俗小說》、《目連記》等作“犹”。

“猶”、“猷”本一字,本義是獮猴,一說是小狗(許慎)。甲金文作“猷”。謀猷、猶如、猶可等是“猶”的假借義。

猷1.謀略、計畫。《爾雅.釋詁上》:「猷,謀也。」《書經.君陳》:「爾有嘉謀嘉猷,則入告爾后。」
2.道理、法則。《詩經.小雅.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之。」漢.鄭玄.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
3.姓。如漢代有猷康。

猶 名詞
1.一種野獸,似猴而性多疑。《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
2.謀略略。通「猷」。《詩經.大雅.常武》:「王猶允塞,徐方既來。」
3.姓。如宋代有猶道明。

如同。如:「過猶不及」、「雖死猶生」。《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1.仍舊、還。如:「記憶猶新」、「言猶在耳」。《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2.尚且。《左傳.宣公十二年》:「困獸猶鬥,況國相乎?」" "雍、雝、擁(拥)、{{c1::臃}}腫、{{c2::癰}}瘡(痈)、{{c1::瓮}}牖繩樞*甕)" "雍、雝同字,雝爲本字" "{{c1::識}}別、{{c1::旗}}幟、{{c1::織}}補、{{c1::職}}
{{c2::熾}}熱{{c2::積}}極、{{c2::咫}}尺天涯枳、樴" "注意筆順18 19,“中国”地區規定寫法錯誤
除了這幾個字以外,其他以“只”爲聲旁的字,不要再類推成“戠”。像“枳”“樴”就是兩個不同的字,沒有被簡化合併。只有這幾個常用字被簡化成“只”。
枳zhi3
果樹名,果似橘而酸。説文:“枳,木似橘。”周禮考工記序官:“橘踰而北爲。”山海經西山經:“其實如,食之宜子孫。”
通“”。傷害。小爾雅廣言:“枳,害也。”孔叢子刑論:“率過以小罪謂之。”宋咸:“枳,一作疻,猶傷也。”
zhí

樁子。民國.章太炎《新方言.釋宮》:「樴者,識也。今揚州謂立木為表曰木樴子,立石為表曰石樴子。」
熾熱
注音一式:ㄔˋ ㄖㄜˋ
漢語拼音:chì rè
相似詞:酷熱、熾烈
相反詞:冰冷
釋義:
1.很熱、酷熱。如:「天氣熾熱」。
2.非常熱烈。如:「情況熾熱」。
" "{{c2::牽}}掛、{{c1::殲}}滅(歼){{c2::懺}}悔、陰陽{{c1::讖}}緯、韱" "戈字寫法應先點後撇,中国地區規定寫法錯誤
韱xian1:《說文》:“山韭也。从韭,㦰聲。息廉切。”" "{{c3::襄}}陽城、{{c1::讓}}步(让)、{{c1::釀}}泉
{{c2::壤}}{{c2::嚷}}
瓤、
{{c2::攘}}除奸兇、囊中之物" "注意襄與囊不同,所列字多從
ráng
瓜果中包連着子的部份,如絮而多汁。劉楨瓜賦:“藍皮蜜理,素肌丹。”傅玄瓜賦:“細肌密裏,多少瓣。”正字通:“瓤爲瓜中實,與犀相包連,白虚如絮有汁。本草謂之瓜練。”
" "{{c1::燈}}{{c2::鄧}}氏、" "shān地名" "{{c2::憲}}法(宪){{c1::釐}}(厘){{c1::廛}}
{{c3:: 叢}}林(丛,**藂)" "
叢”的本義當是草木叢生(湯可敬今釋)。朱駿聲疑“叢”从丵、聚省,會草木聚生之意。字亦作“藂”或“樷”,即“叢”之或體或異體字。可備一說。 
丛是叢的古文寫法
臺灣今在用厘米時不用釐
简化字保留了“廛”“瀍”“躔”等字,只将“纏”简化为“缠”,可能是因为“纏”比较常用。" "{{c3::養}}育、瘙{{c2::癢}}(痒)、潰{{c1::瘍}} {{c2::痒}}" "" "{{c1::節}}日(节)、癤子{{c1::櫛}}比鱗差
{{c2::畢}}業、{{c2::篳}}簬籃縷
{{c3::義}}{{c3::儀}}態、異{{c3::議}}、螞{{c3::蟻}}" "
jié
梳子、篦子的總稱。《說文解字.木部》:「櫛,梳比之總名也。」如:「巾櫛」。《詩經.周頌.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1.梳理。2.剔除。
篳:用荆條或竹子編成的籬笆等" {{c1::爺爺}}(爷爷) "{{c3::賓}}客、{{c3::儐}}童、{{c3::擯}}黜
{{c2::濱}}江、{{c2::嬪}}pín)、{{c2::繽}}
{{c1::檳}}榔、入{{c1::殯}}、兩{{c1::鬢}}斑白" "

部首:人 部- 14 畫-共 16 畫
注音一式:(一) ㄅㄧㄣˋ (二) ㄅㄧㄣ 
漢語拼音:(一) bìn (二) bīn 
釋義:
(一) ㄅㄧㄣˋ  

1.導引、接待賓客。《玉篇.人部》:「儐,出接賓曰儐。」《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命諸侯,則儐。」
2.擺設、陳列。《詩經.小雅.常棣》:「儐爾籩豆,飲酒之飫。」漢.毛亨.傳:「儐,陳。」
3.排斥。通「擯」。《戰國策.趙策二》:「六國從親以儐畔秦,令天下之將相,相與會於洹水之上。」《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主父偃)游齊諸子間,諸儒生相與排儐,不容於齊。」
(二) ㄅㄧㄣ  

敬。《禮記.禮運》:「祖廟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儐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

接待賓客的人。《聊齋志異.卷一.狐嫁女》:「公若為儐,執半主禮。」" "{{c1::瀝}}青、{{c1::瀝}}膽濯肝、{{c1::瀝}}酒、嘔心{{c1::瀝}}血
{{c2::櫪}}馬、老驥伏{{c2::櫪}}
晴天霹{{c3::靂}}" 櫪馬:馬廄中的馬。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唐.白居易〈續古〉詩:「櫪馬非不肥,所苦常縶維。豢豕非不飽,所憂竟為犧。」 "{{c1::擊}}節讚歎 、{{c5::頭}}(头)顱、人{{c4::質}}(质)
{{c2::櫃}}檯(柜)、{{c3::謄}}寫(誊)" "" "{{c1::糞}}土、 {{c2::鑿}}(凿)、{{c3::類}}(类)" "" "{{c3::趙}}氏(赵)、寺{{c2::廟}}(庙,*庿)、蜜{{c1::棗}}(枣)" "" "{{c2::陸}}地(陆)、{{c1::逵}}道、{{c3::際}}(际)遇" "逵
部首:辵 部- 8 畫-共 12 畫
注音一式:ㄎㄨㄟˊ
漢語拼音:kuí
釋義:

1.四通八達的大道。《爾雅.釋宮》:「九達謂之逵。」晉.郭璞.注:「四道交出,復有旁通。」《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漢.毛亨.傳:「逵,九達之道。」
2.水中可供交通的穴道。《山海經.中山經》:「(合水)多鰧魚,狀如鱖,居逵。」晉.郭璞.注:「逵,水中之穴道交通者。」《文選.郭璞.江賦》:「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逵傍通,幽岫窈窕。」" "{{c1::畝}}制(亩,**畞)、鋼{{c2::鐵}}(铁,*鉄)" "" "{{c2::蘇}}(苏)、{{c1::聲}}(声)音" "
 “耳”字的笔顺有两种,处于字的下方时往往最后一笔写竖,从“聲”的行书即可看出。楷书亦遵循这个原则。 " "遊{{c2::戲}}(戏)、引{{c1::導}}(导)、青{{c3::澀}}" "
澀 从水,歰声,本義爲不光滑。" "{{c2::競}}爭(竞)、{{c2::慶}}祝(庆)、這(这)、{{c1::邊}}界(边)" "" "{{c1::轟}}炸(轰)、學{{c2::習}}(习)、{{c3::飛}}行(飞)" "" "{{c1::興}}(兴)、{{c2::夢}}(梦)、{{c3::標}}記(标)" "" "{{c1::業}}{{c2::鄴}}氏" "
鄴:1.地名。春秋時齊邑,秦漢時改置縣。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臨漳縣境內。
2.姓。如漢代有鄴鳳。" "{{c2::亂}}{{c2::辭}}
{{c1::動}}作、{{c1::慟}}" "" "{{c1::惱}}羞成怒、{{c1::腦}}滿腸肥
{{c2::潛}}龍伏虎、鯨吞{{c2::蠶}}" "
腦滿腸肥:頭部豐滿,肚腹肥胖。形容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以致徒有外觀而實無內涵。語本《北齊書・卷一二・武成十二王列傳・琅邪王儼》。" "{{c1::靈}}丹妙藥{{c2::欞}}" "

釋義:

1.長木。《玉篇.木部》:「欞,長木也。」
2.門或窗檻、欄杆上雕花的方格子。同「櫺」。元.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平聲.青韻》:「櫺,通作欞。」唐.常袞〈貞懿皇后哀冊文〉:「輅升玉綴,軒𡙇珠欞
櫺檻línɡ jiàn 欄杆" "{{c1::縣}}市、{{c1::懸}}" "" "{{c1::牽}}強附會{{c2::縴}}繩、{{c2::縴}}" "
ㄑㄧㄢˋqiàn

拉船前進的粗繩" "{{c1::尋}}求、{{c1::蕁}}" "{{c1::劉}}氏、{{c2::瀏}}" "" "{{c1::歲}}比不登、污{{c1::穢}}" "" "{{c1::協}}作(协,**叶)、{{c3::叶}}、威{{c2::脅}}" "叶
部首:口 部- 2 畫-共 5 畫
釋義:
「協」的異體字。用於叶韻" "{{c1::幣}}{{c1::斃}}
{{c2::務}}實、{{c2::霧}}
{{c3::奪}}取、亢{{c3::奮}}" "" "{{c1::親}}戚、{{c1::襯}}{{c1::櫬}}
條件、{{c2::絛}}(绦,*縧)、洗{{c2::滌}}" "絛ㄊㄠtāo

用絲編成的繩帶。如:「絲絛」。《西遊記》第二回:「穿一領紅色衣,勒一條黃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約得百兩,使熔成一大錠,把一綜紅線,結成一絛,繫在錠腰。」" "{{c1::顯}}靈、潮{{c2::溼}}(*濕)、濕(水名)" "褱、{{c2::懷}}念、敗{{c2::壞}}
*瞏)、{{c1::還}}鄉、環球、䴉目、寰宇、丫{{c1::鬟}}{{c1::嬛}}" "
瞏爲本字
䴉目 水鳥名。
嬛佞xuān nìnɡ 轻佻巧黠。" "{{c2::適}}、适、仇{{c1::敵}}" "啇爲適古字

(一) ㄍㄨㄚ (二) ㄎㄨㄛˋ
(一) guā (二) kuò
釋義:
(一) ㄍㄨㄚ  

迅速。《說文解字.辵部》:「适,疾也。」
(二) ㄎㄨㄛˋ 又音 
(一)之又音。" {{c3::嚴}}酷 {{c2::儼}}然 {{c1::巖}}洞 "厭惡(厌)、{{c2::壓}}{{c2::靨}}、夢{{c1::魘}}{{c2::饜}}" "
靨輔面頰上的小酒窩。楚辭大招:“靨輔奇牙,宜笑嘕只。”也單用“靨”。班婕予擣素賦:“兩如點,雙眉如張,頽肥柔液,音性閑良。”
婦女頰上的妝飾物。杜甫琴臺詩:“野花留寶,蔓草見羅裙。”
yǎn
通“”。黑痣。朱彧萍洲可談:“視面多土色,耳不潤澤。”
靨靨星不明貌。温庭筠曉仙謡:“銀河欲轉星靨靨,碧浪疊山埋早紅。
靨飾yè shì:古代婦女臉上塗抹的裝飾
”的後起字。
飽。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蘇轍宿净土寺詩:“不知禪味深,但取饑腸饜。”
滿足。孟子梁惠王上:“苟爲後義先利,不奪不饜。”史記太史公自序:“天下患衡毋饜。”
厭惡。漢書叔孫通傳:“羣臣飲,争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上患之。知上益饜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作“厭”。
饜食:喫得過飽
" "{{c2::響}}聲 {{c1::饗}}" "饗
部首:食 部- 12 畫-共 21 畫
注音一式:ㄒㄧㄤˇ
漢語拼音:xiǎng
釋義:

1.以盛宴款待賓客。泛指供人享用。如:「宴饗」、「饗客」、「以饗讀者」。《公羊傳.莊公四年》:「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2.祭祀。通「享」。三國魏.曹植〈精微篇〉:「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
3.受用、享用。《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晉書.卷四.惠帝紀》:「豈在予一人獨饗其慶,宗廟社稷實有賴焉。」

祭禮。如:「大饗」、「饗禮」。《禮記.月令》:「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饗。」" "{{c3::態}}{{c2::罷}}免(罢)、{{c1::羆}}當道" "
羆:甲骨文。《說文》:“羆,如熊,黃白文。从熊,罷省聲。彼爲切。古文从皮。”
罷:从“网”,从“能”。《说文》指“罷”的本义是遣散有罪的人。此说与“罷”的构形关系不明确,恐非本义。张舜徽认为“罷”的本义是疲困。
態:《說文》:“態,意也。从心从能。他代切。㑷,或从人。”
襬:下襬,直襬(古代的家居常服;後指僧服)。 
 

老羆當道注音ㄌㄠˇ ㄆㄧˊ ㄉㄤ ㄉㄠˋ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釋義】北朝周將王羆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將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卻被敵人趁機偷襲。隔天清晨王羆被屋外的吵雜聲驚醒,便袒身赤腳,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而嚇退了敵人。典出北史・卷六十二・王羆傳。後因用以比喻勇將鎮守要塞。亦作「老熊當道」。
" "{{c3::帚}}{{c2::歸}}寧、{{c1::巋}}然獨存、掃、婦" "

帚:甲骨文字象“王帚”一类长叶植物(唐兰),因可束成扫帚,所以以它表示扫帚之义。甲骨文或于字中加“工”形,象置帚之架(罗振玉),一说“工”形是饰笔。甲骨文另有象扫帚之“彗”,参见“彗”。金文承袭甲骨文字字形而来。战国文字或加从“艸”旁,以表示帚由植物所造,《玉篇》:“菷,俗帚字。”
掃:从“手”从“帚”,表示持帚清洁之意。《说文》无“掃”有“埽”。“掃”和“埽”是异体。
 婦:甲骨文本来以“帚”表示,“帚”本指扫帚,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打扫清洁是妇女的职责,故用扫帚来表示妇女。后为明确其义,故又加上“女”旁。
" "山岡、{{c1::崗}}、剛烈鋼鐵、{{c2::綱}}" "
岡爲崗本字" "{{c1::聶}}氏、攝取、震{{c1::懾}}ㄓㄜˊ)、鑷子、{{c2::躡}}{{c2::躡}}腳(蹑)" "懾人心魄
注音一式:ㄓㄜˊ ㄖㄣˊ ㄒㄧㄣ ㄆㄛˋ
漢語拼音:zhé rén xīn pò
釋義:
令人心神恐懼。如:「看滾滾黃河驚濤拍岸,真是懾人心魄。」" "{{c1::蜀}}、特立{{c1::獨}}行、清{{c1::濁}}
{{c2::蠟}}燭、{{c2::觸}}碰、手{{c2::鐲}}" "
執(执)、{{c1::報}}復、牀{{c1::墊}}{{c2::摯}}愛、{{c2::蟄}}
" "" "{{c3::埶}}ㄧˋ)、園{{c2::藝}}(艺)、{{c2::囈}}
{{c1::熾}}熱、{{c1::勢}}力(势)、{{c1::褻}}" "埶
部首:土 部- 8 畫-共 11 畫
注音一式:(一) ㄧˋ (二) ㄕˋ 
漢語拼音:(一) yì (二) shì 
釋義:
(一) ㄧˋ  

種植。同「藝」。《說文解字.𠃨部》:「埶,種也。……《詩》曰我埶黍稷。」

技能。同「藝」。《集韻.去聲.祭韻》:「埶,一曰技能也。或作藝。」
(二) ㄕˋ  
同「勢」。《說文解字.𠃨部》「埶」字.清.段玉裁.注:「《說文》無勢字,蓋古用埶為之。」" "{{c1::豈}}有此理、{{c1::凱}}旋、{{c1::鎧}}
{{c2::愷}}悌君子{{c2::覬}}覦、白雪{{c2::皚皚}}" "" "{{c2::產}}(*産)、{{c2::鏟}}(铲子)、{{c2::剷}}、菩{{c2::薩}}
俊{{c1::彥}}(彦)、容{{c1::顏}}(颜)" "
彥:才德出眾者" "羅氏、{{c1::蘿}}蔔(萝卜)、嘍{{c1::囉}}(啰)、巡{{c1::邏}}(逻)
{{c2::鑼}}打鼓(锣)、{{c2::籮}}筐(箩)" "" "隹(zhuī)、增{{c3::進}}(进)、{{c2::雖}}然(虽)、{{c1::雞}}冠(鸡,*鷄)" "
雖,金文从“虫”,“唯”声,本义是象蜥蜴的一种爬虫类动物。《说文》:“雖,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后假借为雖然的“雖”。" "{{c2::闌}}(阑)、木{{c2::蘭}}(兰)、{{c2::攔}}截(拦)
{{c3::欄}}杆(栏)、腐{{c3::爛}}(烂)、無恥{{c3::讕}}
{{c1::瀾}}起伏、斑{{c1::斕}}(斓)" "" "{{c2::盧}}氏(卢)、葫{{c2::蘆}}(芦)、香{{c2::爐}}(炉,*鑪)
{{c1::廬}}(庐)、蠢{{c1::驢}}(驴)、{{c1::轤}}(轳)
{{c3::鱸}}魚(鲈)、{{c3::鸕}}鶿(鸬)、頭{{c3::顱}}(颅)" "
轠轤:連屬貌。繽紛往來,轠轤不絶
鸕鶿" "雚、雈、古{{c1::舊}}(旧){{c1::勸}}阻(劝)、{{c1::權}}衡(权)
{{c2::歡}}愉(欢)、{{c2::觀}}察(观)、{{c2::鸛}}(鹳)
{{c3::顴}}骨(颧)、{{c3::灌}}溉、瓦{{c3::罐}}、狗{{c3::貛}}(*" "雈也
guàn1水鳥名2芄蘭 huán同“”,荻
鸛鷒huān tuán
ㄑㄩㄢˊquán
眼睛下方,腮上突起的部分。如:顴骨" "
堇、詠{{c1::歎}}(叹)、悲{{c1::嘆}}(叹)、{{c1::漢}}朝(汉)
{{c2::艱}}難(艰)、困{{c2::難}}(难)、猗{{c2::儺}}(傩)
{{c3::攤}}(鋪開暴曬。喻表现自己。)、{{c3::灘}}塗(滩)、{{c3::癱}}瘓(瘫)
僅僅(仅)、覲見(觐)、謹慎(谨)、瑾瑜
" "
段玉裁注云:“按:嘆、歎二字,今人通用……依《說文》則義異,歎近於喜,嘆近於哀,故嘆訓吞歎,吞其歎而不能發。”據此,則“哀嘆”“感嘆”“仰天長嘆”“嘆息”等語詞,宜用“嘆”;“吟歎”“詠歎”“歎賞”等詞,宜用“歎”。
 另,歎是古代一种诗歌体裁。如乐府诗集收有《古遺歎》《昭君歎》等是。

儺祓nuó fú 驅逐疫鬼,祓除災邪。
ㄋㄨㄛˊnuó

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柔美的樣子。參見「猗儺」條。猗儺:柔順的樣子

瑾瑜:美玉;賢才
" "{{c1::喬}}(乔)、{{c1::橋}}樑(桥)、華{{c1::僑}}(侨)
{{c2::轎}}(轿)、天{{c2::驕}}(骄){{c2::嬌}}弱(娇)
{{c1::蕎}}麥(荞)、{{c1::矯}}健(矫)" "

部首:艸 部- 12 畫-共 16 畫
注音一式:ㄑㄧㄠˊ
漢語拼音:qiáo
釋義:

植物名:蓼科蕎麥屬,「蕎麥」之古稱。參見「蕎麥」條。大戟科大戟屬。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莖高四十至九十公分,具乳汁。葉橢圓形至披針狀橢圓形。總苞片四至七枚輪生,繖輻四至七枚,大戟花序單生二歧分枝頂端,具淡褐色腺體。蒴果球形。根可入藥。《爾雅.釋草》:「蕎,邛鉅。」晉.郭璞.注:「今藥草,大戟也。」也稱為「大戟」、「京大戟」。" "{{c1::齊}}人之福(齐)、{{c1::齋}}(斋)藥{{c1::劑}}(剂)
{{c2::擠}}兌(挤)、懸壺{{c2::濟}}世(济)、{{c2::薺}}菜(荠)
{{c3::臍}}(脐)、{{c3::躋}}身(跻)、{{c3::霽}}威(霁)
{{c4::齏}}粉(齑)、齎(赍,△賷△賫" "齊人之福注音ㄑㄧˊ ㄖㄣˊ ㄓ ㄈㄨˊ拼音qí rén zhī fú【釋義】有一齊國人有一妻一妾,出門後必酒足飯飽而歸,並告訴妻妾是與富貴者飲食。後妻妾尾隨其後伺察,始知其夫乞食於墳間祭祀者。典出孟子・離婁下。後以齊人之福譏諷男子有妻又有妾。如:「中國古代男子大都妻妾成群,坐享齊人之福。」

齏粉ㄐㄧ ㄈㄣˇjī fěn
碎成粉屑。指粉身碎骨。《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而一朝齏粉,孩稚無遺。」《新五代史.卷三○.漢臣傳.蘇逢吉傳》:「史公一處分,吾齏粉矣。」也作「虀粉」。

霽威:息怒

ㄐㄧ
1.贈送。《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齎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
2.拿、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於是齎牛酒詣道真。」
3.挾抱、懷持。如:「齎志以歿」。南朝宋.鮑照〈代蒿里行〉:「齎我長恨意,歸為狐兔塵。」" "
侖(仑)、(崑{{c1::崙}},昆仑)、{{c1::論}}語(论)
{{c2::輪}}(轮)、{{c2::倫}}常(伦)、{{c2::掄}}材(抡)
{{c3::圇}}(囵)、{{c3::淪}}陷區(沦)、{{c3::綸}}扉(纶)、癟(瘪)
" "
綸扉
注音一式:ㄌㄨㄣˊ ㄈㄟ
漢語拼音:lún fēi
釋義:
宮殿的門。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齣:「綸扉身踐,從來望實崇高。」
綸册,皇帝的册命 綸音,即帝王的詔令" "{{c1::倉}}庫、{{c1::創}}造、{{c1::搶}}劫{{c1::槍}}
{{c2::嗆}}{{c2::蒼}}天、{{c2::愴}}{{c2::滄}}
{{c3::戧}}{{c3::瘡}}疤、{{c4::艙}}門、踉{{c5::蹌}}" "" "
{{c1::鳳}}求凰、颱{{c1::風}}{{c1::諷}}刺、{{c1::瘋}}狂、山{{c1::嵐}}
{{c2::楓}}樹、{{c2::颯}}爽、{{c2::颶}}風、颼{{c2::颼}}(飕)
{{c3::飄}}飛、{{c3::飆}}
" "" "{{c1::區}}別、{{c1::驅}}車、{{c1::謳}}歌、{{c1::奩}}
{{c2::摳}}門{{c2::嘔}}吐、崎{{c2::嶇}}{{c2::歐}}陽修
{{c3::毆}}打、{{c3::嘔}}心瀝血、{{c3::慪}}、老{{c3::嫗}}
{{c4::樞}}紐、{{c4::鷗}}鳥、{{c4::軀}}" "" "{{c1::龍}}鳳呈祥、{{c1::隴}}、併{{c1::攏}}{{c1::蘢}}茸
{{c2::壟}}斷、喉{{c2::嚨}}{{c2::寵}}物、{{c2::龐}}大、玲{{c2::瓏}}
{{c3::朧}}、{{c3::聾}}{{c3::襲}}擊、{{c3::龔}}勝不屈
{{c4::籠}}、神{{c4::龕}}" "
龔勝不屈
漢朝忠臣龔勝,於王莽篡國後,不再出仕,堅守漢臣氣節。見《漢書.卷七二.龔勝傳》。

蘢茸注音一式:ㄌㄨㄥˊ ㄖㄨㄥˊ漢語拼音:lóng róng
叢聚的樣子。漢.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 "
{{c2::脈}}(脉,*衇)、{{c2::脈脈}}含情、{{c1::蝨}}子、{{c1::虱}}目魚
" "衇、脈爲𧖴變體,𧖴爲本字
臺灣異體字字典:“虱”字字義概同“蝨”,然一般寫“虱目魚”時,不用“蝨”字,故標準字體將之分化為二正字,“蝨”另收於常用字。按:此字兼為“蝨”之異體字。
" "{{c1::屜}}(屉*)、支{{c2::撐}}(撑)、狸{{c3::貓}}(猫)" "
屜:① 履中薦。《集韻》以之爲“屟”(xie4)的別體。② 抽屜。
按《王力古漢語字典》“屜”“屟”“屧”(xie4)都解作“履中薦”。《說文》作“屟”“从尸,枼聲。穌叶切”。段玉裁注:“即今婦女鞵(鞋)下所施高底。其字本音他頰切,轉爲他計切。今籢匱有抽屜,本即屟字。”
《王力古漢語字典》無“屉”字。《康熙字典》:“屉,《字彙》他計切,音替。鞍屉也。”《正字通》:“俗字。舊註他計切。音替。鞍屉。泥。”
" "
{{c1::攜}}帶(携)、{{c2::祕}}(秘)、{{c3::秈}}米(籼)
" "
秘,俗“祕”字。《类篇》:“兵媚切。密也。又蒲結切。香也。”《正字通》:“舊註俗祕字。按秘祕音義別。《轉注古音》:‘秘,蒲結切,香艸也。’”

部首:禾 部- 3 畫-共 8 畫
注音一式:ㄒㄧㄢ
漢語拼音:xiān
釋義:

一種稻米類型。葉片較寬大且長,色淡綠,莖稈較高。穀粒呈細長或扁形,穎上細毛少而短,米飯煮起來較為乾硬。秈稻一般學術上稱為「印度型稻」,其直鏈性澱粉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臺灣俗稱的「在來米」,即屬於秈稻類型的米。" "{{c1::豬}}(猪)、{{c2::瀦}}水(潴)" "
豕,象豬之形,普遍的特点是明显的腹部线条及微垂的尾巴,偶尔有字形在“豕”的颈上加上长而密的毛发。
豬,从豕,者声。古代“豬”“豕”相通,二字为方言之别。
水停積處。周禮地官稻人:“以畜水。”鄭玄:“瀦者,畜流水之陂也。”引申爲水停積。宋史河渠志一:“(星宿海)流出復,曰哈喇海。”
按,説文無瀦字,新附有之,云:“瀦,水所亭也。
" "{{c1::雋}}(隽)、{{c2::鐫}}刻(镌)" "
注音一式:(一) ㄐㄩㄢˋ (二) ㄐㄩㄣˋ 
漢語拼音:(一) juàn (二) jùn 
釋義:
(一) ㄐㄩㄢˋ  

言論或文句意味深長。如:「雋永」、「雋句」、「雋語」。

姓。如漢代有雋不疑。
(二) ㄐㄩㄣˋ  

才能過人的人。通「俊」。《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至武帝即位,進用英雋。」唐.白行簡〈李娃傳〉:「其年,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

傑出、出眾。如:「雋才」。《晉書.卷七九.謝安傳》:「萬字萬石,才器雋秀。」" "廛、糾{{c2::纏}}(缠)、{{c1::瀍}}{{c3::躔}}" "瀍
部首:水 部- 15 畫-共 18 畫
注音一式:ㄔㄢˊ
漢語拼音:chán

河川名。
躔度: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數。古人把周天分爲三百六十度,劃分若干區域,辨別日月星辰的方位


部首:广 部- 12 畫-共 15 畫
注音一式:ㄔㄢˊ
漢語拼音:chán
釋義:

1.古代城市中可供平民居住的宅地。《說文解字.广部》:「廛,二畝半也,一家之居。」《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2.店鋪。《禮記.王制》:「市廛而不稅。」漢.鄭玄.注:「廛,市物邸舍,稅舍不稅其物。」" "㒼爰{{c1::滿}}月(满)、隱{{c1::瞞}}(瞒)、
{{c2::蟎}}蟲(螨)、{{c2::蹣}}(蹒)" "
㒼爰:指簡冊。" "{{c2::兩}}(两)、{{c2::倆}}(俩)、車{{c1::輛}}(辆)、魑魅魍{{c1::魎}}" "" "{{c1::禿}}筆(秃)、{{c2::頹}}唐(颓)" "
中国視“禿”爲舊字形,港台以其爲標準字形。
" "{{c2::屆}}(届)、{{c1::茲}}事體大(兹)" "
茲事體大注音ㄗ ㄕˋ ㄊㄧˇ ㄉㄚˋ拼音zī shì tǐ dà【釋義】事情牽涉的範圍很廣,影響很大。今亦用為事情無法立即解決的推托之詞。如:「茲事體大,怎可如此草率?」亦作「此事體大」、「斯事體大」。" "{{c2::臥}}牀不起(卧)、雇(*僱傭(雇佣))、照{{c1::顧}}(顾)" "
僱並行" "{{c3::卻}}之不恭{{c2::腳}}掌(脚)
{{c1::盍}})、{{c1::蓋}}棺論定(盖)、{{c1::闔}}家(阖)" "
“盇”是“盍”的本字" "{{c1::屬}}(属)、{{c1::囑}}託(嘱)、{{c1::矚}}目(瞩)
{{c2::稟}}告(禀)、{{c2::凜}}冽(凛)、檁條" "

架在屋架或山牆上用以支承椽子或屋面板的長條形構件。" "亘、{{c1::亙}}古、永{{c2::恆}}(恒)" "
亘:gèng1説文以亙爲𣕲的古文,在木部。讀xuān
2亙的異體字" "{{c1::吳}}越(吴)、謬{{c1::誤}}(误)、{{c1::娛}}樂(娱)唐{{c1::虞}}
{{c2::隨}}遇而安(随)、{{c2::橢}}圓(椭)、{{c2::墮}}落(堕)
髓(*髄)、隋朝" "" "{{c1::虛}}空、廢{{c1::墟}}{{c1::噓}}寒問暖、小{{c1::覷}}
㥯、{{c2::隱}}士、{{c2::穩}}妥、毒{{c2::癮}}" "" "尌、{{c1::樹}}幹、{{c1::廚}}藝、{{c1::櫥}}櫃、{{c1::躕}}
{{c2::冊}}{{c2::刪}}除、{{c2::柵}}欄、蹣{{c2::跚}}" "
躕躊:猶豫
躊躇:1.猶豫不決 2.自得的樣子" "{{c1::溫}}潤(温)、{{c1::醞}}(酝){{c1::慍}}怒(愠)、氤{{c1::氳}}(氲)、{{c1::瘟}}神、{{c1::蘊}}
怱)、青{{c2::蔥}}、彙{{c2::總}}(总)、{{c2::聰}}" "
慍怒
注音一式:ㄩㄣˋ ㄋㄨˋ
漢語拼音:yùn nù
釋義:
怒恨、生氣。《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聊齋志異.卷一.青鳳》:「生隱躡蓮鉤,女急斂足,亦無慍怒。」

悤爲匆本字" "{{c1::奧}}祕、澳門、{{c1::粵}}語(粤)、棉{{c1::襖}}(袄)嶴嶼(岙){{c1::懊}}惱、{{c1::噢}}咻" "
噢咻
注音一式:ㄩˇ ㄒㄩˇ
漢語拼音:yǔ xǔ
釋義:
因痛苦而發出的呻吟聲。《廣韻.上聲.麌韻》:「噢,噢咻,病聲。」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瘡痛呻吟之聲,噢咻未息。」

嶴嶼注音一式:ㄠˋ漢語拼音:ào
水邊、島嶼。
  ❍ 清 陳鍾祥《金絡索·高青書太守珠海歸帆曲柬心泉秀東兩公子》套曲:“煙塵境宇清,嶴嶼巡防警。”
" "彔、{{c1::綠}}柳(绿)、抄{{c1::錄}}(录){{c1::剝}}皮(剥)、俸{{c1::祿}}(禄)、{{c1::碌碌}}無爲" "
ㄌㄨˋ
釋義:

雕刻木材。《廣韻.入聲.屋韻》:「彔,刻木也。」" "來往(来)、蓬{{c1::萊}}(莱)、{{c1::睞}}(睐)" "
眄睞
注音一式:ㄇㄧㄢˇ ㄌㄞˋ
漢語拼音:miǎn lài
釋義:
1.眄,斜視;睞,旁視。「眄睞」指環顧。《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南史.卷一二.后妃列傳下.陳後主張貴妃》:「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2.眷顧。唐.劉長卿〈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詩:「顧予尚羈束,何幸承眄睞。」" "{{c1::夾}}{{c1::俠}}客、{{c1::峽}}谷(峡,*陜)、{{c1::狹}}窄、豆莢、要挾、{{c1::浹}}旬{{c1::愜}}意(惬)、{{c1::郟}}室、臉{{c1::頰}}" "浹旬jiā xún 一旬,十天。
郟室ㄐㄧㄚˊ ㄕˋjiá shì
釋義:
東西廂。大門兩側左右的房子。《大戴禮記.諸侯釁廟》:「郟室,割雞於室中,有司亦北面也。」
ㄐㄧㄚˊjiá
釋義:

1.郟縣:縣名。在大陸地區河南省省境中部,許昌縣以西。
2.郟山:山名。在大陸地區河南省洛陽縣北。也稱為「北邙山」。
3.姓。如春秋時鄭國有郟張。" "{{c1::實}}際(实)
{{c2::喪}}家之犬(丧)
曾經、{{c3::層}}巒疊嶂(层)" "" "{{c1::時}}令(时)、{{c1::蒔}}花養卉(莳)、{{c1::鰣}}魚(鲥)
{{c2::晉}}(晋)
{{c3::雜}}(杂,*襍)" "

部首:艸 部- 10 畫-共 14 畫
注音一式:ㄕˊ
漢語拼音:shí
釋義:

1.移植、分種。《說文解字.艸部》:「蒔,更別種。」清.段玉裁.注:「今江蘇人移秧插田中曰蒔秧。」宋.楊萬里〈插秧歌〉:「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2.種植。如:「蒔花養卉」。《文選.左思.魏都賦》:「水澍粳稌,陸蒔稷黍。」

參見「蒔蘿」條。" "{{c1::恥}}(耻)
{{c2::辦}}(办)、{{c2::辯}}稱(辩)、髮{{c2::辮}}(辫)、辨識、花{{c2::瓣}}
{{c3::寫}}字(写)、一{{c3::瀉}}千里(泻)" "" "{{c1::寬}}恕、{{c1::髖}}
爯、{{c2::稱}}
{{c3::壘}}、重巒{{c3::疊}}" "" "{{c1::帶}}(带)、阻{{c1::滯}}(滞)
{{c2::備}}用(备)、疲{{c2::憊}}(惫)
{{c3::應}}(应)、雄{{c3::鷹}}(鹰)" "" "㡭(ji4)、{{c1::繼}}承(继)、{{c1::斷}}壁殘垣(断)
奠、{{c2::鄭}}重(郑)、拋{{c2::擲}}(掷)
孫(孙)、{{c3::遜}}色(逊)、猢{{c3::猻}}(狲)" "" "{{c1::柬}}房、挑{{c1::揀}}(拣)、歷{{c1::練}}(练)、{{c1::煉}}丹(炼、*鍊)、鍛鍊
麥(麦)、{{c2::麪}}粉(*)、酒{{c2::麯}}*麴)麩䵃" "
麩䵃fū kuànɡ 麥皮

部首:麥 部- 4 畫-共 15 畫
注音一式:ㄈㄨ
漢語拼音:fū
釋義:

小麥磨成麵粉後所留下的皮殼、碎屑。《說文解字.麥部》:「麩,小麥屑皮也。」《太平御覽.卷八五三.飲食部.麩》:「五月五日至後,可糴麩,至冬以養馬。」也稱為「麩皮」、「麩子」。
柬房:舊時官衙中負責書札往來事宜的辦公處所。" "
奐(奂)、替{{c1::換}}(换)、{{c1::渙}}散(涣)、呼{{c1::喚}}(唤)、{{c1::煥}}發(焕)、癱{{c1::瘓}}(痪)
睪(yi4)、翻{{c2::譯}}(译)、{{c2::擇}}取(择)、演{{c2::繹}}(绎)、大{{c2::澤}}(泽)、{{c2::驛}}站(驿)、詮{{c2::釋}}(释)
" "" "亞、好{{c1::惡}}(恶)、{{c1::噁}}{{c1::堊}}(垩)、嘶{{c1::啞}}(哑)、茶{{c1::壺}}(壶)" "" "{{c1::會}}、市{{c1::儈}}(侩)、{{c1::劊}}(刽)、{{c1::繪}}圖(绘)、群英{{c1::薈}}萃(荟)、{{c1::膾}}炙人口(脍)、雜{{c1::燴}}(烩)
{{c2::嗇}}(啬)、高{{c2::牆}}嗇爿墙){{c2::薔}}薇、{{c2::檣}}傾楫摧" "
劊伍:劊子手之輩
雜燴
注音一式:ㄗㄚˊ ㄏㄨㄟˋ
漢語拼音:zá huì
釋義:
1.以各種菜餚燴製的菜。
2.比喻雜亂拼湊而成的事物。如:「這篇散文純屬雜燴,毫無章法可言。」
也作雜膾" "
{{c1::牀}}床)、就{{c1::寢}}(寝)、雄{{c1::壯}}(壮)、{{c1::莊}}子(庄){{c1::僞}}裝(装)
{{c2::奘}}(未簡化){{c2::狀}}態(状)、{{c2::妝}}容(妆)、高{{c2::牆}}(墙)
" "單(单)、鏖{{c1::戰}}(战)、邯{{c1::鄲}}(郸)、{{c1::撣}}塵(掸)、忌{{c1::憚}}(惮)
{{c2::彈}}跳(弹)、{{c2::嬋}}娟(婵)、{{c2::蟬}}鳴(蝉)、野獸(兽)
" "
撣塵
注音一式:ㄉㄢˇ ㄔㄣˊ
漢語拼音:dǎn chén
釋義:
洗塵、接風。《紅樓夢》第一六回:「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否?" "
買賣、疑{{c1::竇}}叢生(窦)、{{c1::讀}}書(读)、褻{{c1::瀆}}(渎)
{{c2::續}}(续)、{{c2::贖}}金(赎)、牛{{c2::犢}}(犊)、案{{c2::牘}}(牍)

" "" "{{c1::芻}}狗(刍)、{{c1::鄒}}屠(邹)、{{c1::雛}}鳥(雏)、{{c1::皺}}眉(皱)
{{c2::趨}}勢(趋)、文{{c2::縐縐}}(绉)" "
古國名。周武王所封,稱,也稱邾婁戰國時改稱,後爲所滅。故地在今山東鄒縣費縣滕州市一帶。説文:“鄒,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段玉裁:“時或云,或云邾婁者,語言緩急之殊也;時作鄒,時作騶,古今字之異也。”孟子梁惠王下:“鬨。”戰國策齊策五:“今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非也,則,此固大王之所以鞭箠使也,不足以王天下。”
顔濁鄒人名。“鄒”音 jù。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顔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衆。”張守節正義:“鄒,音聚。”

部首:糸 部- 10 畫-共 16 畫
注音一式:ㄓㄡˋ
漢語拼音:zhòu
釋義:

表面有皺紋的紡織品。如:「湖縐」。

有皺紋的。如:「縐紗」、「縐布」。
" "
軍{{c1::師}}(师)、雄{{c1::獅}}(狮)、{{c1::篩}}選(筛)
主{{c2::帥}}(帅)
" "" "東(东)、冷{{c1::凍}}(冻)、{{c1::棟}}樑(栋)、{{c1::陳}}列(陈)
聿(yu4)、書法(书)、{{c2::畫}}作(画)、{{c2::晝}}夜(昼)、毛{{c2::筆}}(笔)" "" "you2)、{{c1::謠}}言(谣)、{{c1::搖}}晃(摇)、{{c1::遙}}遠(遥)、{{c1::徭}}役、{{c1::瑤}}井(瑶)" "
珮:美玉製成的佩飾。" "{{c1::爲}}(为,*為)、{{c1::僞}}裝(伪)、{{c1::訛}}變(讹,*譌)" "
爲爲本字
譌爲本字
" "{{c1::愛}}恨(爱)、令{{c1::嬡}}(嫒)、{{c1::曖}}昧(暧)、噯(嘆詞)" "

部首:口 部- 13 畫-共 16 畫
注音一式:(一) ㄞˇ (二) ㄞˋ 
漢語拼音:(一) ǎi (二) ài 
釋義:
(一) ㄞˇ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感嘆語氣。明.汪錂《春蕪記》第一七齣:「噯!大丈夫一言契合,頸可刎,心可剖,有甚難說的心事。」
(二) ㄞˋ  

1.表示痛惜或懊惱的語氣。《紅樓夢》第七回:「噯!今兒偏偏來了個劉姥姥,我自己多事,為他跑了半日。」
2.表示驚訝的語氣。《老殘遊記》第七回:「噯!別哄我罷,我看你老很文雅,不能連這個也不知道。」" "㲋(chuo4)、兔
{{c1::毚}}chan2){{c1::讒}}言(谗)、{{c1::攙}}扶(搀)、饕口{{c1::饞}}舌(馋)" "
 chuò ㄔㄨㄛˋ
[《廣韻》丑略切,入藥徹。藥部。]
一種像兔而比兔大的青色的獸。

毚兔
注音一式:ㄔㄢˊ ㄊㄨˋ
漢語拼音:chán tù
釋義:
狡兔。《詩經.小雅.巧言》:「躍躍毚兔,遇犬獲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毚兔聯猭,陵巒超壑。」
" "{{c1::壽}}命(寿,*夀)、、運{{c1::籌}}帷幄(筹)、酬勞*醻)、
{{c2::濤}}(涛)、田{{c2::疇}}(畴)、{{c2::禱}}告(祷)、{{c2::鑄}}造(铸)、{{c2::躊}}躇(踌)" "
察:猶覆照。極言明察。

部首:巾 部- 14 畫-共 17 畫
注音一式:(一) ㄉㄠˋ (二) ㄔㄡˊ 
漢語拼音:(一) dào (二) chóu 
釋義:
(一) ㄉㄠˋ  

覆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二) ㄔㄡˊ  

1.蚊帳、帷幕。《南史.卷七○.循吏傳.孫謙傳》:「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2.舟車上的帷幕。《史記.卷二三.禮書》:「大路之素幬也。」唐.司馬貞.索隱:「幬,謂車蓋以素帷。」" "臤(qian1)、{{c1::堅}}硬(坚)、{{c1::豎}}子(竖,竪){{c1::賢}}明(贤)
{{c2::腎}}臟(肾)、鬆{{c2::緊}}(紧)、{{c2::鏗}}鏘(铿)" "" "齒(齿)、{{c1::齧}}(啮,**囓)、年{{c1::齡}}(龄)
{{c2::齙}}牙(龅)、{{c2::齟}}齬(龃)、{{c2::齜}}牙裂嘴(龇)
{{c3::齦}}(龈)、{{c3::齷齪}}(龌龊)、{{c3::齲}}(龋)" "齟齬
注音一式:ㄐㄩˇ ㄩˇ
漢語拼音:jǔ yǔ
相似詞:爭執
釋義:
牙齒上下不整齊。比喻彼此不合。唐.白居易〈達理〉詩二首之一:「誰能坐自苦?齟齬於其中。」《宋史.卷三九五.方信孺傳》:「既齟齬歸,營居室巖竇,自放於詩酒。」

齲病qǔ bìnɡ 即龋齿。俗称“蛀牙”、“虫牙”" "宁(zhu4)、{{c1::佇}}立(伫)、{{c2::貯}}存(贮)" "宁
部首:宀 部- 2 畫-共 5 畫
注音一式:ㄓㄨˋ
漢語拼音:zhù
釋義: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寧(宁)、{{c1::擰}}乾(拧)、{{c1::檸}}檬(柠)、叮{{c1::嚀}}(咛)
{{c2::獰}}(狞)、泥{{c2::濘}}(泞)" "" "
長(长)、爲虎作{{c1::倀}}(伥)、營{{c1::帳}}(帐)
{{c2::張}}旗鼓(张)、{{c2::賬}}簿(账)、{{c2::漲}}潮(涨)惆{{c3::悵}}(怅)、腫{{c3::脹}}(胀)
" "
賬與帳金錢義時通。賬簿=帳簿" "爭(争)、乾{{c1::淨}}{{c1::掙}}扎、{{c1::猙}}
{{c2::崢}}嶸、怒目圓{{c2::睜}}、鐵骨{{c2::錚錚}}
{{c3::箏}}、幽{{c3::靜}}" "" "冎、{{c1::過}}猶不及{{c1::撾}}鼓{{c2::剮}}
{{c2::萵}}苣、漩{{c2::渦}}、女{{c2::媧}}
{{c3::禍}}端、{{c3::鍋}}臺、{{c3::窩}}停主人{{c3::蝸}}" "

部首:口 部- 6 畫-共 9 畫
注音一式:ㄎㄨㄞ
漢語拼音:kuāi
釋義:

嘴歪斜不正。《說文解字.口部》:「咼,口戾不正也。」宋.陳善《捫蝨新話.上集.卷三.讀法華經得相法》:「脣不下垂,亦不褰縮,不麤澀,大瘡疹,亦不缺壞,亦不咼斜。」


部首:手 部- 13 畫-共 16 畫
注音一式:ㄓㄨㄚ
漢語拼音:zhuā
釋義:

1.鞭打、敲擊。如:「撾鼓」。《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仰見高閎,以策撾門。」
2.抓、抓住。《西遊記》第三三回:「就於雲端裡伸下手來,馬上撾人。」《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撾著了這一件,掉了那一件。」

窩停主人注音ㄨㄛ ㄊㄧㄥˊ ㄓㄨˇ ㄖㄣˊ拼音wō tíng zhǔ rén【釋義】藏匿罪犯或贓物的人。宋・洪邁・夷堅支志癸・卷二・李五郎:「為盜有求不愜,誣為窩停主人,訴于郡,不見察,故陷黨中。」" "{{c1::學}}校、{{c1::覺}}悟(觉)、{{c1::攪}}拌(搅)、嚳
{{c2::與}}、島{{c2::嶼}}{{c2::歟}}{{c2::舉}}手(举、*擧)、榮{{c2::譽}}(誉)" "

部首:口 部- 17 畫-共 20 畫
注音一式:ㄎㄨˋ
漢語拼音:kù
釋義:

人名。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為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 "{{c2::聯}}考、{{c1::關}}" "" "{{c1::樂}}{{c1::藥}}、葯(药yao4、閃{{c1::爍}}、瓦{{c1::礫}}" "
部首:艸 部- 9 畫-共 13 畫
注音一式:(一) ㄧㄠˋ (二)  
漢語拼音:(一) yào (二)  
釋義:
(一) ㄧㄠˋ  

1.白芷。《廣韻.入聲.覺韻》:「葯,白芷。」
2.參見「花葯」條。
(二)   
「藥」的異體字。


部首:石 部- 15 畫-共 20 畫
注音一式:ㄌㄧˋ
漢語拼音:lì
釋義:

小石頭。《說文解字.石部》:「礫,小石也。」如:「沙礫」、「瓦礫」。唐.柳宗元〈袁家渴記〉:「其旁多巖洞,其下多白礫。」" "䜌(luan2)、山巒、{{c2::孿}}生(孪)、{{c2::彎}}道、{{c2::欒}}、攣、{{c2::變}}{{c2::戀}}
{{c1::鸞}}鳥(鸾)、{{c1::蠻}}橫、海{{c1::灣}}{{c1::灤}}河{{c1::鑾}}旗" "
欒栱:屋架中柱頂承受梁木的曲木。


部首:手 部- 19 畫-共 23 畫
注音一式:(一) ㄌㄩㄢˊ (二) ㄌㄧㄢˋ 
漢語拼音:(一) lüán (二) liàn 
釋義:
(一) ㄌㄩㄢˊ  

1.牽繫、連繫。《說文解字.手部》:「攣,係也。」《易經.中孚.九五》:「有孚攣如,無咎。」唐.孔穎達.正義:「攣如者,相牽繫不絕之名也。」明.陸采《懷香記》第四○齣:「赤繩早攣雙踵,並締茲蘿。」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2.手、足因抽搐而彎曲不能伸直。《集韻.去聲.線韻》:「攣,手足曲病。」如:「痙攣」。《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冬十月,授楊彪光祿大夫」句下裴松之注引《續漢書》曰:「彪見漢祚將終,自以累世為三公,恥為魏臣,遂稱足攣,不復行。」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二) ㄌㄧㄢˋ 又音 
(一)之又音。

鑾旍luán jīnɡ 旗。❍ 《文選·謝瞻<張子房>詩人》:“鑾旍歷頽寢,飾像薦嘉嘗。”李善注:“鑾旍,鑾旗也。”


部首:鳥 部- 19 畫-共 30 畫
注音一式:ㄌㄨㄢˊ
漢語拼音:luán
釋義:

1.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說文解字.鳥部》:「鸞,赤神靈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鳴中五音,頌聲作則至。」《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2.繫在馬上的鈴鐺。通「鑾」。《楚辭.屈原.離騷》:「揚雲霓之晻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3.姓。如戰國時趙國有鸞繳。" "{{c1::勞}}動、捕{{c1::撈}}、嶗山、{{c1::嘮}}叨、旱{{c1::澇}}保收、{{c1::癆}}病(痨)" "" "{{c3::熒}}惑(荧)、{{c3::榮}}華、經{{c3::營}}、祖{{c3::塋}}{{c3::滎}}經縣
{{c2::瑩}}剔透、{{c2::螢}}火、{{c2::縈}}繞(萦)、
{{c1::鶯}}歌言語、崢{{c1::嶸}}{{c1::瀅}}渟 " "

部首:玉 部- 10 畫-共 15 畫
注音一式:ㄧㄥˊ
漢語拼音:yíng
釋義:

透明光潔。如:「晶瑩剔透」。《紅樓夢》第八回:「只見大如雀卵,燿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美石。《詩經.齊風.著》:「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琢磨、磨治。《周書.卷二三.蘇綽傳》:「及其剖而瑩之,馳而試之,玉石駑驥,然後始分。」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六.藝絕》:「開元中,筆匠名鐵頭,能瑩管如玉。」

縈繞
注音一式:ㄧㄥˊ ㄖㄠˋ
漢語拼音:yíng rào
釋義:
纏繞、環繞。《晉書.卷五五.潘岳傳》:「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文選.郭璞.江賦》:「觸曲厓以縈繞,駭崩浪而相礧。」" "
專業、{{c1::團}}、飯{{c1::糰}}{{c1::傳}}統、{{c1::轉}}世、{{c1::磚}}
" "" "{{c3::韋}}編三絕、{{c3::圍}}困、{{c3::偉}}岸、保{{c3::衛}}(卫,*衞){{c3::違}}
{{c2::緯}}、蘆{{c2::葦}}、名{{c2::諱}}
韌性、
{{c1::韓}}信將兵、{{c1::韜}}" "
衛衞二字同,且出現時代相同。" "{{c1::臨}}安 " "" "{{c1::鹽}}
{{c2::監}}{{c2::艦}}{{c2::籃}}襤褸{{c2::藍}}天、{{c2::濫}}{{c2::尷}}尬、{{c2::鑑}}(鉴,*)、花籠鶴{{c2::檻}}
{{c3::鑒}}(鉴,*)、{{c3::覽}}、{{c3::欖}}{{c3::攬}}、{{c3::纜}}" "
鑑爲本字,鑒爲變體。二字同意,一般用鑑,但習慣上“鑒諒”“鑒核”不寫作“鑑”。" "{{c1::肅}}、錦{{c1::繡}}(绣,綉){{c1::鏽}}(锈,**鏥){{c1::蕭}}索、長{{c1::嘯}}、排{{c1::簫}}(、瀟{{c1::灑}}(潇)、{{c1::淵}}(渊)" "注意筆順" "僉事(佥qian1)、勤{{c1::儉}}、寶{{c1::劍}}(剑)、危{{c1::險}}
{{c2::撿}}拾、鹼(碱){{c2::檢驗}}{{c2::殮}}殯{{c2::臉}}
{{c3::斂}}、眼{{c3::瞼}}{{c3::簽}}字、簽署、竹{{c3::籤}}、抽籤、書籤" "
皆。舜典:“曰:‘伯作司空。’”又大禹謨:“詢謀同。”
僉壬 小人。本作“憸壬”。參看“”字條。
僉事 後起詞。官名。代各州府的幕僚。
打穀器。方言五:“僉,之間謂之欇殳。”郭璞:“僉,今連枷,所以打穀者。”
按,説文僉字在亼部。
" "{{c1::餞}}行、{{c1::淺}}灘、{{c1::綫}}條(线,*{{c1::線}}
{{c2::錢}}、客{{c2::棧}}{{c2::殘}}破、{{c2::賤}}
{{c3::盞}}、信{{c3::箋}}{{c3::踐}}踏、風吹浪{{c3::濺}}" "
cán
通“”。説文:“戔,賊也。”段玉裁:“此與殘音義皆同。”周禮地官槀人:“掌豢祭祀之犬。”鄭玄:“雖其潘灡餘,不可褻也。”釋文:“戔,本亦作殘。”
jiāntsen集韻將先切,音箋,平先,精。部。
戔戔
衆多貌。:“賁於丘園,束帛戔戔。”白居易秦中吟詩:“灼灼百朶紅,戔戔五束素。”
顯現貌。南朝江淹劉僕射東山集學騷詩:“木瑟瑟兮氣芬蒀,石戔戔兮水成文。”
少貌。蒲松齡聊齋志異小官人:“戔戔微物,想太史亦當無所用,不如即賜小人。”

綫爲本字,線爲異體,線可作姓氏。臺灣用線不用綫
928xiànsjenH私箭切,去線,心。部。
絲麻(中古以後還有棉)制成的縷。亦作“”。説文:“綫,縷也…線,古文綫。”玉篇糸部:“綫,可以縫衣也。”陸龜蒙素絲詩:“爲補君袞,爲紘繫君桐。”公羊傳僖公四年:“中國不絶如。”
通“”。閹割。孫周卿水仙子山居自樂:“水碓裏舂來米,山莊上了鷄,事事休提。”
936xiànsjenH私箭切,去線,心。部。
用絲麻等製成的細縷。周禮天官縫人:“縫人掌王宫之縫之事。”
按,説文線爲的古文異體。
" "巠(jing1)、{{c1::勁}}{{c1::經}}典、脖{{c1::頸}}(颈)
{{c2::徑}}(*逕)、大有{{c2::逕}}庭、{{c2::莖}}{{c2::涇}}渭分明{{c2::輕}}
{{c3::氫}}化、不{{c3::脛}}而走、烴、{{c4::痙}}攣、羥(羟)" "
逕=徑
部首:辵 部- 7 畫-共 11 畫
注音一式:ㄐㄧㄥˋ
漢語拼音:jìng
釋義:

小路。通「徑」。《玉篇.辵部》:「逕,路逕也。」《莊子.徐无鬼》:「夫逃虛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逕。」唐.杜牧〈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1.至、到。唐.韓愈〈復志賦〉:「君之門不可徑而入兮,遂從試於有司。」
2.注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恆水又東逕藍莫塔,塔邊有池。」

直接。如:「逕至」、「逕寄」。《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備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肅逕迎之到當陽長阪。」《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留婆發跡》:「帶著三分酒興,逕往南門街上而來。」


部首:羊 部- 7 畫-共 13 畫
注音一式:(一) ㄑㄧㄤˇ (二) ㄎㄥ 
漢語拼音:(一) qiǎng (二) kēng 
釋義:
(一) ㄑㄧㄤˇ  

一種由氫、氧原子組成的原子團。參見「羥基」條。
(二) ㄎㄥ  

一種羊。《說文解字.羊部》:「羊名也,从羊巠聲。」" "堯、僥倖、百折不{{c1::撓}}、豐{{c1::饒}}{{c1::澆}}奠
餘音{{c2::繞}}梁、妖{{c2::嬈}}{{c2::曉}}事{{c2::燒}}
{{c3::鐃}}吹{{c3::翹}}楚、高{{c3::蹺}}{{c3::驍}}" "
澆奠
注音一式:ㄐㄧㄠ ㄉㄧㄢˋ
漢語拼音:jiāo diàn
釋義:
將酒灑在地上,祭拜死者或神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在王氏靈前拜了兩拜,哭了一場,備羹飯,澆奠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就同阿三到他哥哥厝基的所在,擺下牲醴,澆奠了酒,焚起紙錢。」


部首:金 部- 12 畫-共 20 畫
注音一式:ㄋㄠˊ
漢語拼音:náo
釋義:

樂器名,古代金屬擊樂器:青銅製,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用以止息擊鼓。《周禮.地官司徒.鼓人》:「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漢.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銅製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清史稿.卷一○一.樂志八》:「鐃,笵銅為之,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攪擾。通「撓」。《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 "婁、{{c1::僂}}{{c1::摟}}抱、{{c1::嘍}}
{{c2::屢}}教不改、絲{{c2::縷}}{{c2::樓}}臺、{{c2::數}}不勝數
銘肌{{c3::鏤}}骨痔{{c3::瘻}}、襤{{c3::褸}}{{c3::螻}}
{{c4::簍}}筐、抖{{c4::擻}}、骷{{c4::髏}}" "
銘肌鏤骨注音ㄇㄧㄥˊ ㄐㄧ ㄌㄡˋ ㄍㄨˇ拼音míng jī lòu gǔ【釋義】比喻深深感激,永誌難忘。北齊・顏推之・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亦作「刻骨銘心」。" "昜(yang2)、發{{c1::揚}}{{c1::場}}地(场,*塲)、{{c1::楊}}
{{c2::陽}}暘谷{{c2::腸}}胃、煬器{{c2::暢}}行無阻
{{c3::瘍}}{{c3::湯}}餅、{{c3::燙}}傷、{{c3::盪}}
{{c4::蕩}}{{c4::傷}}、殤" "

部首:歹 部- 11 畫-共 15 畫
注音一式:ㄕㄤ
漢語拼音:shāng
釋義:

未成年而夭折稱為「殤」。《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
煬器:爐竈" "{{c1::艸}}(草的本字)" "
今用草,漢已用草" "{{c1::鬥}}爭(*)、{{c1::鬧}}市、起{{c1::鬨}}
{{c2::鬩}}牆誶帚、抓{{c2::鬮}}、烏{{c2::龜}}" "鬩
部首:鬥 部- 8 畫-共 18 畫
注音一式:ㄒㄧˋ
漢語拼音:xì
釋義:

互相爭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兄弟鬩于牆,外禦其侮。」

鬩牆誶帚:
謂家庭內部爭吵不和。誶帚,指婦女吵罵。

1708dòutuwH都豆切,去候,端。部。
遇合。説文:“鬬,遇也。”國語周語下:“,將毁王宫。”又特指星相擊。史記天官書:“歲星入月,其野有逐相;與太白,其野有破軍。”裴駰集解韋昭曰:“星相擊爲鬬。”
争鬥,戰鬥。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吕氏春秋蕩兵:“争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引申爲競賽,比賽。史記項羽本紀:“吾寧智,不能力。”晏殊漁家傲:“人貌與花相艷。”
1707dòutuwH都豆切,去候,端。部。
争鬥,戰鬥。説文:“鬥,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孫子虚實:“敵雖衆可使無。”按,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云:“卜辭鬥字皆象二人相搏無兵杖也,君殆誤。”
" "門(门)字旁簡化" "
門(门)、們、閃、閆、閉、問、闖(闯)、悶、捫、閔、閏、閘、聞、閥、閣、閡、閨、閩、閭、閱、潤、憫、澗、閹、闍、閻、闡(阐)、燜、擱、闊、闋、櫚、闔、闕、藺、闞
jian1jian4(时间)、閒xian2(空闲)、閑xian2(闲邪存诚)、嫺(娴,*嫻)、癇(痫)、簡(简)
“间”是“間”的简化字;“闲”合并简化了“閒”“閑”。详细解释如下
。上古無“間”字。閒爲間本字,後代把讀 jiān(艱)和 jiàn(見)的寫作“間”,把讀 xián(閑)的寫作“閒”。“閑”的本義是栅欄,柵欄圍起的馬廄也稱閑,因音同,假借爲閒暇之閒。“閒”和“閑”不相通;只有在“空閒”的意義上有時寫作“閑”。
" "頁(页)字旁簡化" "
頁(页)、頂、頃、項、順、須、頊、頑、頓、噸、傾、頌、頒、煩、預、碩、領、頗、頡、頜、頦、頤、頻、頷、頹、穎、顆、擷、題、顎、顓、額、顛、瀕、囂、巔、顫、顴、顰、癲
注意:鬍鬚(胡须)二字上从髟(biao1表示毛发)。
本义是动物颏下赘肉,颏下胡须亦称胡,后加髟分化出鬍字。详见
本义是胡须,但后借作虚词,另造鬚表本义。详见
" "車(车)字旁簡化" "
車(车)、軋、軌、輓(挽,用车运输)、陣、連、庫、軒、斬、軟、軸、軲、轆、載、蓮、較、漣、塹、輒、輔、輛、嶄、漸、輦、輥、暫、輟、輩、鏈、褲、褳、輸、轡、輻、輯、轅、轄、輾、輿、攆、鰱、鏨、轍" "見(见)字旁簡化" "
見(见)、現、規、覓、視、硯、靚、覦、窺、覲、覷" 糸(mi4)字旁簡化 "
絲(丝)、噝、糾、紅、約、級、紀、純、紗、納、紛、紙、紋、紡、紐、紉、紂、紈、絝、紕、組、細、終、紹、紳、絆、絀、綁、絨、結、給、絝、絡、絕(绝)、絞、統、絢、絳、絹、綏、綰、緒、綾、綺、維、綿、綢、綽、繃(绷、*綳)、綜、綻、綴、緋、綹、綬、緞、緩、緝、編、緣、緬、緘、緲、締、縫、縟、縛、縊、縝、縮、縹、繆、繅、繚、繕、繳、繮、辮" "魚(鱼)字旁簡化" "
魚(鱼)、漁、魯、魷、擼、櫓、嚕、鰱、鯉、鯽、鯊、鯖、鯤、鯨、鮎(鲇、*鯰)、鮮、蘚、鰍、鰓、鰭、鰥、鱉(*龞)、鰾、鰻、癬、鱔、鱗" "烏(乌)字旁簡化" "
烏(乌)、嗚、塢、鎢" "鳥(鸟)字旁簡化" "
鳥(鸟)、島、鳴、鳧(凫、*鳬)、梟、鴉、搗、鴨、鴦、裊、鴕、鴛、鴿、鴻、鵓、鵑、鵠、鵝、鵲、鵡、鵪、鶉、鵬、鷂、鶴、鷲、鷸、鷺、鸛
"
馬(马)字旁簡化
"
馬(马)、馮、嗎、媽、罵(骂、*駡)、碼、瑪、螞、馳、駁、馭、獁、馱、馴、駕、駛、駐、駱、駝、駒、駟、駙、篤、駭、駢、騁、駿、騎、騙、驁、騷、驀、騰、驃、騾、騖、驟、驥" "金字旁簡化" "釗(钊)、銜(衔)、釘、針、鈔、釺、釣、釩、鈣、鈍、鈉、欽、鈞、鈕、鉗、鈸、鈴、鉛、鉢、鉀、鈾、鉑、鉚、銅、鉻、銀、銬、鋁、銑、銘、鉸、銨、銃、鋪、銷、鋥、鋰、鋤、鋒、銻、銳、銼、鋅、鎯、錯、鍺、錮、錫、錘、錦、鍵、鋸、錨、錐、鍁、錠、錳、鋃、鍥、鍬、鍛、鎂、鍍、鎮、鎳、鎦、鎬、鎊、鏡、鏢、鏰、鐐、鐙、鐮、鐳、鐲、鑔、鑲" "食字旁簡化" "
飯、飲、餛、飩、飪、飾、飽、飼、飴、餌、蝕、餃、餅、餉、餎、餓、餑、餒、餡、館、餜、餿、饃、餾、饈、饅、饉、饊、饌" "貝(贝)字旁簡化" "
貝(贝)、則、側、鍘、貢、財、貶、狽、唄、敗、販、貨、貪、貧、賞、賈、貳、貼、貽、貸、貿、測、惻、費、賀、鋇、賊、賄、賂、賅、賃、資、賒、賑、賭、賠、賦、賜、膩、贅、賺、賽、贈、贍、贏、贛
“負”,从人,从貝,表示以背载物。
負、賴、獺、懶、癩、籟
“員”上从圆形(“圆”的初文,亦是“员”的声符,以◎表示),下从“鼎”,鼎是古代的食器、祭器,鼎口多是圆的,故置圆形于鼎上,以会圆形之意,本义是圆形(林义光)。圆圈形和“員”字都是“圓”的初文。
員、圓、隕、損、塤、韻(*韵)、勛(勋、*勳)
假借“鼎”来表示,后来加“卜”(象卜兆)为意符,专门表示贞卜(占卜)的“貞”。
貞、偵、幀、禎
本义是赋税,引申为责任。
責、債、嘖、漬、績
“賏ying4”从二貝,表示颈项上的饰物。
嬰(婴)、罌、纓(缨)、櫻、鸚(鹦)
“賁ben1”从貝,卉声,表示饰物。
賁、噴、濆、憤
贊”从貝,从兟(shen1,进也),本义为导引宾客进见主人。
贊、攢
貫”金文作,从二“貝”从“丨”,象用绳穿起两个贝币之形。本义是贯穿钱贝的绳索,即钱串,引申为贯穿、贯通、串连、连结。
貫、慣
貴”的初文从相向的二“爪”从一中间有短横画的竖笔,“爪”象手形。象两手持一物之形。何琳仪认为会小物易弃之意,是表示遗弃的“遺”的初文。
貴、匱、遺、饋、潰、憒、聵、簣
suo3”《说文》:“貝声也。从小、貝。酥果切。”
鎖、瑣

可藉網路查詢甲骨文、篆文形體,以資參考,此處暫且不表。
" "言字旁簡化" "計、訂、訃、訐、訌、討、訕、訖、訓、訊、記、許、設、訪、評、訴、診、詞、訝、訛(讹、*譌)、訟、訣、訥、詁、詆、詛、詐、諂、詔、試、詩、詰、誠、話、誕、詢、該、詳、詡、詼、誆、誅、詣、詮、諍、詫、詭、罰、獄、滸、語、誘、說、誦、誑、誡、誣、誨、請、諸、課、誰、調、諒、談、誼、諉、諛、諾、誹、諄、謀、諶、謊、諫、謎、諦、諜、諧、諭、諳、謔、謁、謂、諺、儲、謝、謙、謐、謗、謹、謾、謬、藹、譙、譜、譚、譴、靄" "{{c1::閒}}雲野鶴 伯仲之{{c1::間}} 蕩檢踰{{c2::閑}} {{c2::閑}}邪存誠" "。上古無“間”字。閒爲間本字,後代把讀 jiān(艱)和 jiàn(見)的寫作“間”,把讀 xián(閑)的寫作“閒”。“閑”的本義是栅欄,柵欄圍起的馬廄也稱閑,因音同,假借爲閒暇之閒。“閒”和“閑”不相通;只有在“空閒”的意義上有時寫作“閑”。

閑邪存誠注音ㄒㄧㄢˊ ㄒㄧㄝˊ ㄘㄨㄣˊ ㄔㄥˊ拼音xián xié cún chéng【釋義】防止邪念滋生,以保存誠實之心。語本易經・乾卦・九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
蕩檢踰閑注音ㄉㄤˋ ㄐㄧㄢˇ ㄩˊ ㄒㄧㄢˊ拼音dàng jiǎn yú xián【釋義】行為放蕩,不受禮法的約束。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把他逼得房幃以內,生趣毫無,荊棘滿眼,就不免在外眠花宿柳,蕩檢踰閑。」亦作「踰閑蕩檢」。" {{c1::于}}氏 {{c2::於}}是 "。二字是同義詞。詩經尚書周易多作“于”,其他書多作“於”。有些書(如左傳)“於”﹑“于”並用,“于”常用於地名之前,其餘寫作“於”。但是動詞詞頭作“于”,歎詞作“於”,則不相混。
按《說文》本義爲烏鴉。作嘆詞若“於戲”讀嗚呼。
又音yū,爲姓氏,與介詞通用
一作介詞,二作詞尾,三作地名、姓氏
古籍於是是並用,多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