犌
【例】
①
路旁有大松树十数根。
(北齐· 魏收 《魏书 · 彭城三传》)
②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
溪。(唐·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
栽》;“栽”,秧苗。)
?
用于细长的东西。口语常儿化:
巨木万余
~|
一
~
木简
|
四
~
树枝
|
一
~
竹竿
|
一
~
芦柴
|
一
~
儿小木
棍
|
三
~
锹把儿
|
一
~
铁管
|
一
~
电
线杆
|
一
~
手杖
|
一
~
扁担
|
一
~
日
光灯管
|
半
~
儿蜡烛
|
一
~
蚊香
|
一
~
烟卷
|
一
~
铁丝
|
一
~
绳子
|
一
~
电线
|
一
~
针
|
一
~
琴弦
|
一
~
羽毛
|
一
~
肠子
|
一
~
神经
|
一
~
儿筋。
【例】 他摔断了六根筋骨,全身有
七个断裂点,从车窗里爬出来,硬是
立直身子步行几华里,赶到附近的
县医院去。(严阵《今天,谁是最美
丽的人?》)
?
港台称钥匙一把为一根:一
~
钥匙。
更[
犵ē狀犵
]
?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
更,每更约两小时:三
~
天
|
五
~
寒
|
四
~
时分
|
半夜三
~|
起五
~
,睡
半夜。
【例】
①
到十五日四更二唱丑初
始蚀,到四唱蚀既。(南朝梁·沈约
《宋书·律历志》;“既”,尽,完了。)
②
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
晁盖取出三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
弟:“权表薄意,切勿推却。”(明·施
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③
到四
更上下时间,素馅饺子已经捏成,于
是准备接神。(金受申 《老北京的
生活》)
?
旧时计算航程的单位。每更约
为水程六十里。参见“庚”。
【例】 自澎湖往,水程四更。自厦
门往,十一更。(清·俞正燮《癸巳
类稿》卷九)
庚[
犵ē狀犵
]
旧时计算航程的单位。 章太炎
《新方言 · 释地》:“行海者以更计
程,此即庚字。在水计庚,犹在陆
计传。”
埂[
犵ě狀犵
]
川方言。用于埂状物。
【例】 它并不很高,没有树木,远远
看起来只是一埂漫远的黄土丘陵。
(沙汀《淘金记》二)
工[
犵ō狀犵
]
?
用于玉。古代三玉为一工。
【例】 玄玉百工,大贝百朋。(西
汉·刘安等《淮南子·道德》)
?
表示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例】 春耕生产要加紧,早起三朝
当一工。(《闽西歌谣》)
弓[
犵ō狀犵
]
?
旧时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其
制历代不一。 古代以八尺或六尺为
7 7 犵ē狀犵
—
犵ō狀犵
更庚埂工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