犜
陀[
狋狌ó
]
?
一块、一处叫一陀。 亦作
“陀儿”。
【例】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
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一
步儿一扇屏帏。(元·关汉卿《一枝
花·杭州景》;“屏帏”,有图画的屏
风,意谓有入画的景致。)
?
陀罗儿。形容数量很少。亦作
“陀儿”。
【例】
①
黄菊东篱栽数科,野菜西
山锄几陀。(元·曾瑞《端正好·自
序》)
②
量那些一陀儿寰土,经了些
前朝后代战争馀,俺从这劈开混沌,踏
破空虚。(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
坨[
狋狌ó
]
?
用于成块或成团的东西或人。
现代口语可儿化:一
~
茶砖
|
一
~
铅块
|
一
~
墨
|
一
~
年糕
|
一
~
红烧
肉
|
一
~
肉馅
|
一
~
面条
|
一
~
蛋糕
|
一
~
儿凉粉
|
一
~
牛肉
|
一
~
肠子
|
一
~
烂布
|
一
~
黄泥
|
几
~
煤泥
|
一
~
儿围观的人。
【例】
①
密匝匝那一坨,疏剌剌这
几窝。我这里对着青山倚着青山,
湛着清波。(元·贯云石《粉蝶儿》)
②
剔鸡有固定路数,从哪儿下刀,
刀怎么走,一招一式早被编成了程
序。厨子们练的就是这个程序。他
怎么练呢?他从冰柜里一下子搬出
三坨。一坨40斤,三坨120斤,共
70来只鸡他一口气剔完。(陈晓轩
《名厨小记》)
③
你们一坨人围在
那儿,偷偷商量的啥?
?
陕方言。 用于田地,犹“ 块 ”、
“处”。可儿化:一
~
田地。
【例】 这当儿,他漫无目的地瞧着
原上的雪景,辨别着被大雪覆盖着
的属于自己的麦田的垄畦,无意间
看到了一道漫坡里有一坨湿土。
(陈忠实《白鹿原》第二章)
驼[
狋狌ó
]
用同“坨”。用于成块或成团的东西。
【例】
①
耶律楚材独取书数部,大
黄两驼。(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宋理宗宝庆三年》)
②
你没看见,
退油丹都使了两驼!(李劼人 《大
波》第三部)
[
狋狌ó
]
古代计丝缕的单位。五丝为
。
【例】 羔羊之皮,素丝五
。(《诗
经·召南·羔羊》)
砣[
狋狌ó
]
用同“坨”。用于成块或成团的东
西:两
~
石头
|
一
~
肉。
【例】 船夫们甩掉裤褂,仅剩胯下
一条裤衩,跃入险滩急流中,迅速拉
紧纤绳,肩上套着纤绊,头深深埋下
去,一只手反转拉着纤绳,一砣砣的
肩胛肉凸出来,泛着美丽的紫铜色,
紧绷的纤绳上颤动着汉子们的阳刚
1 2 2 狋狌ó 陀坨驼
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