犔
脩”,十条干肉。古代相馈赠的一种
礼物。)
?
古代用于两股相交的物品。
【例】 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
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
矣。(西汉·扬雄《法言·孝至》)
?
犹“匹”。古代用于布帛。四丈
为一两:锦二
~|
缇五
~
。
【例】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左传·闵公二年》;“鱼轩”,国君
夫人之车,以鱼皮为装饰。“重锦”,
细软的丝织品。)
?
计量单位。
(
1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
两,十六两为一斤:金一
~|
银
百
~
。
【例】
①
民间买绢一匹,至二三
千,绵一两,亦二三百。(南朝梁·
沈约《宋书 · 沈怀文传》)
②
鲁达
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老金,分付
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
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
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收留你!”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
(
2
)市制质量(重量)单位。
10钱等
于1两,
10两等于1斤(旧制16两
等于1斤):四
~
米饭
|
二
~
茶叶
|
二斤三
~
肉。
【例】
①
矿产以煤为主,他则有铁
锰铜锌金十余种,金三年产量高达
一万多两。(叶圣陶《日记三抄·内
蒙日记》)
②
他走出二里地,风刮
得紧起来,恰巧来到一座熟悉的村
庄,便想到金大娘小铺里喝几两酒,
暖暖气,然后赶路。(杨朔《霜天》)
【申说】
①
古代布帛,每匹四丈,
分作两段,两两合卷,故称“ 两 ”。
②
凡鞋袜必两只相配,故称“两”。
③
按习惯,“重二两”不能说成“重
两两”。
另见犾犻à狀犵
。
唡[
犾犻ǎ狀犵
,又音
狔ī狀犵犾犻ǎ狀犵
]
英制质量(重量)单位“盎司”的旧译
名。
1977 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唡”
(包括“英两”),改用“盎司”。
[
犾犻ǎ狀犵
]
古代用于鞋袜,犹“双”。亦作“两”:
履三
~|
龙虎缇履一
~|
芒鞋一
~|
袜一
~
。
【例】
①
拜表奉贺,并献文履七
,袜百副。(三国魏·曹植《冬至
献履袜颂表》)
②
一
草鞋,到处
行脚。(南宋·陆游《广慧法师赞》)
③
次早,娉又遣福叩门,持手简,送
青纻丝履一双,绫袜一
赠生。(南
宋·陈仁玉《贾云华还魂记》)
[
犾犻ǎ狀犵
]
同“
”。古代用于鞋袜,犹“双”:
麻鞋数百
~
。
【例】 青霄有路不须忙,便着
草
鞋归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
4 3 1 犾犻ǎ狀犵
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