犔
【例】
①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说林训》)
②
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
酒,数脔獐肉。(北齐·颜之推《颜
氏家训·治家篇》)
缕[
犾ǚ
]
?
用于细丝状物:一
~
丝
|
一
~
游
丝
|
一
~
线
|
几
~
麻
|
一
~
头发
|
几
~
波纹
|
第一
~
阳光
|
一
~
灯光
|
一
~
云彩
|
一
~
朝霞
|
一
~~
山岚腾挪飘
逸
|
几
~
血痕。
【例】
①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
缕。(唐 · 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②
朝暾不与月云便,烘作晴空万缕
霞。(南宋·范成大《春后微雪一宿
而晴》)
③
梅檐滴溜,风来吹断,放
得斜阳一缕。(南宋 · 蒋捷 《永遇
乐·绿阴》)
④
碧天涯,几缕残霞,
渐听得珰珰的昏钟儿打。(金·董
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⑤
黄
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
烟,它是这里唯一的炊烟。(曹文轩
《孤独之旅》)
?
用于抽象事物:一
~
花香
|
一
~
幽香
|
一
~
奇寒之气
|
一
~
思绪
|
一
~
情思
|
一
~
柔情
|
一
~
忧郁
|
一
~
烦恼
|
一
~
笑意。
【例】
①
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
心,百种成牵系。(北宋 ·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②
他感到
充实,又排遣不掉那缕隐隐的乡愁。
(韩少华《继母》)
【申说】“缕”和“绺”的区别是:前
者既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
象事物,而后者只能用于具体事物。
同样用于具体的事物———细长的丝
状物,表现的情状也有区别:“缕”指
顺着排列的几根,含有轻柔、飘逸的
意蕴,而“绺”只是指许多根聚合成
一股而已。
寽[
犾üè
]
“锊”的古字。古代重量单位。一寽
重六两又大半两,三寽为二十两。
一说一寽为六两。
率[
犾üè
]
通“锊”。古代重量单位。一率重六
两又大半两。一说一率为六两。
【例】 黥辟疑赦,其罚百率,阅实其
罪。(西汉 · 司马迁 《史记 · 周本
纪》;“黥”,音
狇í狀犵
,古代的一种肉
刑,也叫“墨刑”。用刀刺刻额颊等
处,再涂上墨。)
锊[
犾üè
]
古代重量单位。一锊重六两又大半
两,三锊为二十两。 一说一锊为
六两。
【例】 (戈)重三锊。(《周礼·考工
记·冶氏》)
[
犾üè
]
同“锊”。古代重量单位。一
重六
两又大半两。一说一
为六两 。
1 4 1 犾ǚ
—
犾üè 缕寽率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