犔
两[
犾犻à狀犵
]
古代用于车辆。后作“辆”:革车三
百
~|
牛车千
~|
陪车几
~|
辎重二
千余
~|
车四千余
~|
之子于归,百
~
御之。
【例】
①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
百人,与受战于牧野。(《尚书·牧
誓序》)
②
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
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南朝宋·范
晔《后汉书·蔡邕传》)
【申说】 古代之车为两轮,故车
称“两”。
另见犾犻ǎ狀犵
。
辆[
犾犻à狀犵
]
?
用于车辆:一
~
车
|
一
~
汽车
|
一
~
摩托车
|
一
~
通勤车
|
一
~
摆渡车
|
几
~
自行车
|
一
~
三轮车
|
一
~
独轮车
|
一
~
手推车
|
三
~
儿童车
|
一
~
轮椅。
【例】
①
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
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
子都丢在地上。(明·施耐庵《水浒
传》第十六回)
②
天安门前的阅兵
行列里,开来了一辆辆中国制造的
轻坦克、水陆两用坦克和装甲车。
(陈祖芬《祖国高于一切》)
?
古代用于鞋,犹“双”:鞋一
~
。
【例】 平生能著几辆屐,长日惟消
一局棋。(南宋 · 周密 《浩然斋雅
谈·对偶》)
【申说】
①
古代的车有两个轮子,
故车论“两”(后作“辆”),如《诗经·
召南· 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
之。”现在,除了火车,不论有多少轮
子的车都论“辆”,甚至有轮轴转动
的手动纺车也以“辆”称,如“一辆纺
车”。
②
磁悬浮列车由机车和若
干节车厢组成,依照铁路专用术语,
其整体统称为“辆”而不叫“列”。
辆次[
犾犻à狀犵犮ì
]
复合量词。表示若干次中的辆数的
总和:出动车辆200~
。
量[
犾犻à狀犵
]
古汉语量词。
?
用于墨:梁科律:御墨一
~
,十
二丸;皇后妃一
~
,一百丸。
?
用同“
”。屐履一双叫一量:靴
一
~|
履一
~|
操一
~
不借(麻鞋)。
【例】
①
江淮之城,有败编自聚于
道,多者或至四五十量。(南朝梁·
沈约《宋书·五行志》;“编”,屐一类
东西。《晋书·五行志》“编”作“败
”。“
”,音
犼狌é
,草鞋。)
②
或有
诣阮,正见有蜡屐,因自叹曰:“未知
一生能著几量屐!”神色甚闲畅。
(唐·房玄龄《晋书·阮浮传》)
?
用同“两”。重量单位。
【例】 此则门当户对,要马百匹,黄
金千量。(唐《敦煌变文集·祇园因
由记》)
缭[
犾犻á狅
]
古代用于须发等,犹“绺”:发一
~
。
5 3 1 犾犻à狀犵
—
犾犻á狅 两辆量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