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汉语量词,特别是现代汉语量词是极其丰富、发达的。普遍使用
量词,以增强语言表义的准确性、丰富性、形象性,是汉语区别于其他
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量”的概念,在汉语中是用词汇和语法手段表
现的,这同形态发达的西方语言多用语法范畴和词形变化的手段来表
现很不相同。因此,确切地理解和掌握汉语量词的含义和用法,是阅
读和写作所不可缺少的。
一
汉语量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古代汉语中,量词的数
量远比现在少得多,其中不少现已少用或不用,今人难明其义,这就成
了阅读古文的一个障碍。不少人由于不能确切理解古汉语量词的含
义,结果大大影响了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譬如,“金”是古代计算
货币的单位,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先秦时期,以黄金二十两为一
金,如《墨子·公输》中的“请献十金”的“金”;秦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的“金”;后来以银为货
币,一金指银一两,如张溥《五人墓碑记》中“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
函之”的“金”。而许多人不知“金”为量词,更不知其具体含义,想当然
地把“十金”、“千金”、“五十金”分别理解为“十两金子”、“千两金子”、
“五十两金子”,结果造成了理解上的错误。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