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硤石」

括地志:「底柱山,俗名三門山,在硤石縣東北三十里黄河之中。」

康熙字典「硤」:

【水經注】淮水又北徑山硤中,謂之硤石。【廣韻】硤石縣,亦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后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爲峽州。

中华大字典「硤」:

~石。縣名。唐置。初屬函州。後屬陝州。故城在今河南陝縣東南七十里。今爲~石關。亦名崤陵關。〔又〕:山名。《水經淮水注》:淮水北經山~中。謂之~石。〔在今安徽鳳臺縣西北二十五里〕。

汉语大字典「硤」:

④古州名。一作「峽州」。北周以拓州改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

百度两「硖石」,一河南「硖石」,一浙江「硖石」。

  • 河南「硖石」历史沿革: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崤县移治所于硖石坞,置硖石县,与陕县同归陕州,硖石乡境域属河南道。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硖石县为石壕镇并入陕州,属永兴军。

    金朝时期,废陕县又置硖石县,属金昌府。

    元朝时期,废硖石县,又置陕县,归陕州,属河南路。

    元朝、明朝、清朝时期设驿站。

    民国元年(1912年),称硖石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置硖石乡。

    1958年4月,归张茅公社。

    1961年4月,划建硖石公社。

    1984年4月初,改社为乡 [2] 。

  • 浙江「硖石」历史沿革:

    硖石街道历史悠久。 [2] 古称夹谷,因境内有东西两山夹峙而得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是长水县治。

    太康中(280——289)始属盐官县海宁古县名)。

    唐永徽六年(655)置硖石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海宁县治迁硖石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三月还治盐官镇后,硖石置区署。

    1949年6月县政府移治硖石镇,硖石建区政府和区属镇政府。

    2003年原硖石镇区拆分为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原石路乡和部分老镇区改建为硖石街道。市政府迁至海洲街道。

百度又有「硖州」、「峡州」

  • 硖州:

    硖州,古代行政区划名,北周改拓州置,唐宋延续,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而后称“峡州”。

  • 峡州:

    峡州,原称“硖州”,古代行政区划名,北周改拓州置,唐宋延续,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而后称“峡州”。
    峡州之地,在长江三峡之口,治夷陵(今湖北宜昌),明为夷陵州,即今宜昌。

汉语大词典无「硖石」、「硖州」, 有「砥柱」、「三門」

  • 砥柱:

    1.山名。又称厎柱山、三门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当黄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 三門:

    7.山名。一名三门山,又名砥柱。在河南陕县东北的黄河之中。其山有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三门,故名。

结论(以下均属个人猜想)

以汉语大词典准之,括地志「硤石」当属河南「硖石」

广韵误将河南「硤石縣」属浙江(据百度沿革,浙江「硖石」从未置州置县,俟再考),康熙延之

汉语大字典又延康熙,而删水经注引文,(淮水不走浙江显而易见),似乎有意规避?

中华大字典修正康熙错误,不收浙江「硖石」

百度「硖州」、「峡州」延汉语大字典

其實【廣韻】的解释已经非常清楚了,並不存在你所謂的「广韵误将河南硤石縣属浙江,康熙延之」的问题。「硤石縣。硤,亦州名。」而非「硤石,縣名,亦州名。」

【廣韻】〈硤〉侯夾切。硤石縣。亦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即其地。魏武於此置臨江郡,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周以居三峽之口,因爲峽州也。

  1. 硤石,縣名,亦作「峽石」,今属河南。

  2. 硤州,州名,亦作「峽州」,今属湖北。魏分置臨江郡,蜀改宜都郡,吳以後因之,梁兼置宜州,西魏改拓州,後周改「硤州」,隋大業為夷陵郡,唐武德改「峽州」。

  3. 硤石,鄉鎮名。位於浙江省海寧縣東北。地處贊山及紫微山之間,有河流經其中,為浙江省北部蠶繭、湖羊、黃麻等集散地。手工藝品則以「硤石花燈」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