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 AI 的翻译更准确?

楼主要求体现居高临下,只能这么翻,哈哈。

无任何多余的提示词,只有五个字”翻译成中文“:
DeepSeek:
(总统认为)中国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开始。总统还让我转告大家,如果中国主动提出达成协议,他会非常慷慨,但他会优先考虑对美国人民最有利的方案。

DeepSeek R1:
总统认为,中国有意与美国达成协议,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启动谈判的适当方式。总统还特别指示我向各位传达:如果中方主动提出谈判意愿,他将展现出极大的善意姿态,但最终决策仍将以保障美国民众利益为最高准则。

阿里千问:
总统认为中国想要与美国达成协议。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始这个谈判。总统还希望我告诉大家,如果中国提出协议,他将非常宽厚,但他是为了美国人民的利益行事。
AI和所有的工具一样,我的观点是:你强,TA能让你更强;你弱,被谁替代不是替代。

那倒没有,只是用手头能用的不需要登录的免费AI过一遍,看看是什么结果。
手段的运用一定是基于目的,所有的工具都是”人造“的,所以不可能完美,因为人本身就不完美。双语翻译应该归属历史学的范畴,因此贯彻价值无涉非常困难。如果自己已经有了价值判断,那么如何提示AI输出,只不过是希望能得到符合自己预期价值判断的结果而已,这时AI就失去其工具的意义了。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工作生活、还有能够获取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一样,在不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立场很好理解,这些 AI 的翻译我确实不满意,但不是因为价值判断的问题,而是因为让我错过了这个单词可能包含的知识点,只有当我了解这个知识点之后,我才能更准确的判断这段话的含义。

1 个赞

其实追问的前提并不是翻译的好不好,而是读者/用户能不能读懂。这里包含了语义上的理解和专业上的理解。只要不理解就提问,让ai再解释。

就像老师讲课,学生听不懂就可以针对具体问题举手提问,然后老师可以再次讲解。老师可能会放慢速度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语义上),也可能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反思是否有讲错或者没有充分阐明的地方(专业上)。

不论是老师讲课,还是ai翻译,最终目的是听懂读懂。既然目的达到了,那回过头来,将对话过程提炼出来,或者据此对原文进行的再次翻译,结果一定是合适的。
————————————————————
ai翻译的不好,绝对不是因为它不能,而是它的(现有)能力没有充分调动出来。所以,一方面确实应该让ai学习更多东西,另一方面,就翻译而言,应该改善ai的作用机制,而前文所说的“追问”只是一种原始思路/解决方案。

1 个赞

”不满意“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且相当于目的而言,符合个体主义和单次主义原则。对AI的输出结果不满意很正常,一是你自己水平较高,二是AI作为工具所掌握的人类知识本身就是不完备的,这是TA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我也经常就某些词语或长句翻译,甚至一些语气上的细微差别和AI反复讨论。结果无非两种:你通过引经据典,坚持自己的意见,AI变得有些语无伦次,前后矛盾,最终你暗自窃喜,全身而退,甚至再暗戳戳地调戏AI一番;或者是你经过多方查证,最终接受(或暂时接受)AI的输出结果,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暗自庆幸,今天又提高了姿势水平。

现在的AI就是所谓的LLM,在某些领域很擅长,这些领域一定是自然科学相关领域。在目的论因果观领域(人的领域)AI表现的很弱智就太正常不过了,毕竟人自身都搞不定。
我对AI的态度是:AI的性质决定了TA的工具属性,发挥TA的擅长领域能让自己变得更强,毕竟,和电话那头的同好挚友讨论翻译问题,与自己跟AI对话,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1 个赞

确实这篇公众号文章理解是正确的。
涉中美关税谈判,别乱翻译!
有些不负责任的翻译在误导国内公众认知。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