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到底是什麽意思?

屠城一詞,在歷史類古籍中會經常看到。那麽,屠城具體指什麽呢?我查閲了相關工具書,有兩种解釋,一种是將某城市的人,包括軍隊、百姓全部殺光,另一種是指大規模屠殺軍隊和平民。這裏不貼具體的工具書了。
那麽,一,屠城到底是指哪種意思呢?二,中文語境怎麽出現如此表義不明晰的情况,以及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後面這個問題,我在閲讀古籍中經常碰到,感覺對閲讀理解作品造成較大困惑,當然這也跟我閲讀古籍的能力不足有關。)

您説得對,不能硬套辭書來定義。但很多古籍中提到屠城,並没有具體的情况,只是記載了屠城一事。所以,我暫時没有屠城的具體例子。

没看出列出的两种解释有啥不同。杀光,真的能“光”吗?都是形容而已。孟子言: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

新华字典,现汉,现汉规范,辞源的解释都是准确的。视人如牲畜,大肆屠杀,而非杀尽,杀光。如果真以杀光为标准,恐怕历史上所有的屠城都算不上屠城。

您用《诗经》来证明两种意思一样,不过是夸张形容。这在传统学术中也许没问题,但是作为工具书,如果屠城解释为杀光或大规模屠杀,意思还是很不一样的。所谓的屠城,不一定真杀光,那么,工具书就不应该解释为杀光,因为这非常不严谨。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