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dated

outdated

coronavirus一词的音标在《新牛津》和ODE3e中都不对劲,跟牛津官网的不一致。
.png

词形 → 其多种发音 → 不同词典选择不同的编码标准 → 形成音标。这个过程有多个步骤,随便找个步骤比如众多口音挑好一个确定建模,开始选择符号这一步,人家已经选好映射规则写给用户了。

可以看到,不同符号通过不同的方式解码,最终指向了同一个单词的同一个音。

很巧的是,光考虑这一个步骤,已经消除了其“不对劲”。其他步骤的比较就不赘述了。

个人更倾向于相信朗文而不是魏建锋。
此外时文出现不太严谨的表达我的觉得没问题。词典尤其是学习词典,对常用语言加以规范而不是单纯描述记录,我觉得更没有问题
所以,我觉得朗文做得对。魏建锋哗众取宠。

However, it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for some stative verbs to be used with progressive tenses. Stative verbs such as want, like, love, hate and think are sometimes used in informal language to describe a state at a particular moment, or a state that continues for a period of time: • Why are you wanting a new phone when your current one works perfectly well? • What shall we do tonight? I’m thinking bowling. • I’m loving the weather today! Other stative verbs that can be used this way include prefer, remember, taste and understand.

Excerpted from another renowned learner’s dictionary

LDOCE 此处提到了两点,这个释义时的understand

  1. 允许配 do
  2. 只能配 do,配 be 的 be understanding 是错的

存在其他释义时的 be understanding, 表示富有理解力的。而非正在进行明白理解。

其第一点如果是推荐而非正确,是可以记录的。推荐稳定的一致用法,沟通无更多成本。

其第二点如果是不推荐而非错误,也是可以的。人们不选择它可能是因为它用的少,可能是因为它不对。但少用和错误是不同的。这里画了个x 个号。

新出现的现象,可能是取舍,减少语言精确性,节省时间用在其他地方,所以类似 idiom 的义,而占用的符号,重新用更普遍的规则替换成了 正在明白理解,用了共性,非常的省劲简单,我个人是很喜欢统一的用法,而讨厌与普通规则二义甚至取代否定统一用法的偏用。

ing 还用在其他地方,跟形容他是猪。一样,是一种省略,可能指体型可能指智商可能指心态好。是用一个事物来表示其含有的诸多特性中的一个。 ing 这个持续进行过程还有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的特点,可以自由不遵守旧规则而活用。上面的 understanding 的活用规则的组合实例化,顶替掉了原先错误的用法。

至于表达 understand 中的明白了这个含义,明明跟ing 不冲突啊,一个表结果一个表过程,所以表结果的义当然不能用 be understanding。但表示正在弄明白尝试理解,才能用 be understanding, 这样两条规则可以共同存在,都可以是对的,魏拿另一个规则中的可以来否定这个规则中的不可以,是逻辑错误的。

而LDOCE这个语法记录,非常有迷惑性,它的限定作用域是只能在这个义下不能用 ing ,而表过程的义下的口语中用是不错的虽然不推荐,更粗的义比如富有理解力,be umderstanding 更是

1 Like

还没见过哪本词典是完美的,也不会有完美的词典。

对于一楼的现象,我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问了几个问题:

英语母语者在表达“正在弄明白或尝试理解”时一般怎么说?

英语母语者有哪些表达方式在口语中很常见但却不符合英语语法?

作为ESL学习者应该学习这些表达方式使自己显得更地道吗?

请详细说说词典编撰的描述主义和规定主义。作为ESL学习者更适合其中哪种类型的词典?

最后有一小段没截进去,大意是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阶段所需要的词典也不一样。

以上供参考

标题没有强调记录“过时信息”,我误解成是给词典挑毛病了

删楼不会改变其他楼层序号。而且频繁编辑和删除楼层,说明在发贴的时候就没有想清楚,把公共空间当成个人的临时笔记空间,对读者可能不太友好?毕竟这里是freemdict而不是freenotes。你可以试着多用用手机里的备忘录,好的观点需要沉淀积累

1 Like
  1. 想让一个事物好,就会想挑毛病。
  2. 想居高临下自我张扬,也会想挑毛病。

可能有时候我是第二种让Sunny大哥想批评我。

其实还有更多种,我看到好多帖的发言有很多逻辑的问题,所以顺便在这个帖子里分享一下基本的几个概念:一和多种可能,唯一的是各人选择而不是对错的数量要求,分类的条件多样性,否定的条件要素数量和关系,名义意形音有无入出等等概念的区别和混淆、什么时候为了经济性可以混可以舍什么时候要区分要明示。知道了这些制约关系,很多问题是不言自喻的,不用具体分析,套模板123检查就查出问题了。

不过应该没啥用,得一对一回帖才能纠正。放这帖也没人看,为什么这么做还一个原因是看到你不潜水了,所以你有兴趣的帖子我就讨论讨论,其他大部分的事,如曾经我不明白的 freecomic 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明白了后基本没什么事没有发言的欲望。

其实就是挑毛病啊,你没理解错,自信点,我的Sunny大哥 。 挑毛病的过程中,知道了那一页的 知识点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为什么存在、不存在会有什么问题、自己缺少了哪些知识点等等。不断的交互斗争才能长水平,只是看几个字只记住了字。比如读书时背了一堆历史政治的词,那后面是个体系。

举的 0001,有的是LDOCE范围内可以改的,改它或者改用户使用它时的用法。有的是它的弱项,对它本身来说没什么用,但暴露出自己选用词典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应该找哪些进行补足。还有的毛病找了就是浪费生命,比如不影响理解时的typo。当然影不影响各人也有各人的要求。

好吧,楼层的问题我是记错了,我隐约记得是有这个问题,不过编下号还有别的作用:可以有利于数量的掌握和整理的不漏。

垃圾也有作用和适用的地方。过程式还是分类索引式? 我说的少了,会有人追问发私信。说的多了,会有人觉得 TL DR。说的抽象会有人说我风格装大师,说的自带分类加重方便跳过有人说我像机器人,看来还是不说比较好。笔记的过程性的每一步很可能是推出问题不可缺少的,而整理后只能靠背和各人理解水平了。暴露信息就是最大的善意了。

最后回到这个 0001 问题,看前言、对比两个词典才能知道 这里的没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有问题、为什么没问题,其他情况没问题又是什么规则异在哪里,即作用域、作用法则、依赖的哪几个要素没有考虑到、其他类似但不同是哪点不同。这背后还有很多我没往上记录,因为跟错误没啥直接关系,比如 understanding 凭什么加了ing是名词和形容词却不能用做进行时,它说它只能用来表状态,为什么不能表动作呢?

p → q, r → q. 现在有了q,原因的可能性太多了,频繁编辑可能是为了优化,不像一般帖子漏洞百出。删楼还可能是假定的不存在于是只值得删不值得永远存在。 freemdict是以dict为中心,dict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行的地方不打通,一次次的无知冒出来,帮还是不帮?

没错,是这样,Sunny大哥有这样的认识是很值得学习的。

有实据、能用到,就是辩论、分享。无实据只阐述个人情绪观点是 哗众取宠。

  • 论坛千万个词典,我用到的只有几个,剩下的一堆都没用,不是它们没用,是对我来说它们没用。所以不能因为个人不用而认为一个事物没用,那只是相对自己的定义域没用。

你第二点提到的加以规范和描述。能很好的辩论倒 魏 的论据,魏的论据说服性很低,因为那不是报纸用词、而是报纸引用的人的话,也是实例、且可以推测为教育程度少的情况的错误、而非语法正确的存在。

而魏举的例子说服性低,那换一个呢? 不能他错了、longman 就对了吧。所以要觉得longman 对,要给出论证,给出过程。

LDOCE 因为是 ESL 词典,且其 common errors 词典的语料库来自书面语和英式 BNC 两个,多重条件卡着的界限内,它最应该提出的是倡导,而非对错,它前言以及其他例子也有使用推荐等提示,不是只有对错,但它这里标记的就是 error。而有限集出发的推理可以列举什么是允许的,但不能列举什么是不允许的,因为它这个子集存在不允许,不代表全集不存在不允许。

全集为什么允许? present continuous - Can you use "understand" in progressive constructions? -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Stack Exchange 全集允许,而它说这样是错的而非标记成不推荐的,这样不算错吗?

1 Like